王春橋
2008年的國際金融危機暴露出許多重大問題,其中之一就是由于對消費者的金融欺詐和權益侵害行為,令公眾對金融體系的信心嚴重受損。因此,把金融消費者權益保護放在更加突出位置已經成為各國金融監管主體的共識。2015年11月,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于加強金融消費者權益保護工作的指導意見》,明確了金融消費者擁有財產安全權、知情權、自主選擇權、公平交易權、依法求償權、受教育權、受尊重權、信息安全權共八大權利,首次從國家層面對金融消費權益保護進行了具體規定。
金融消費者是金融市場的重要參與者,其合法權益必須得到堅決保護。過去,我國社會公眾的存款規模有限,投資需求不突出,加上金融體系不發達,金融產品類別少、結構單一,金融業與金融消費者關系相對簡單。隨著金融業快速發展,中國的廣義貨幣供應量M2從2000年末的13.25萬億迅速增長為2016年末的155.01萬億,居民投資理財的需求劇增。與此對應,金融產品種類日益多樣化,復雜性不斷增強,金融機構與消費者的信息不對稱情況不斷加劇。從e租寶、泛亞到中晉系大案,以及持續爆發的網貸平臺跑路潮,動輒涉及數千萬、甚至上百億元的資金,受害者遍布全國各地。金融消費者在購買服務中處于明顯弱勢地位,金融消費領域的糾紛案件此起彼伏,其中一些可能形成金融風險的導火索。
今年7月召開的第五次全國金融工作會議要求“堅持問題導向,針對突出問題加強協調,強化綜合監管,突出功能監管和行為監管”,標志著單純的“機構監管”將成為過去式,金融監管模式面臨重大轉變。有別于審慎監管對金融企業穩健運營和金融體系穩定的關注以及對公司治理、風險管理、資本充足狀況和流動性等方面的穩健經營要求,行為監管關注金融機構的具體業務行為問題及其市場影響,其核心目標是保障并增強所有金融消費者的信心、維護金融市場有序競爭秩序。這一方面體現了全球金融行為監管變革和發展趨勢對我國的影響;另一方面凸顯了國家強化金融消費者權益保護、促進市場誠信和規范金融機構行為的態度和決心。
開展金融消費權益保護工作,解決金融消費者最關心的現實問題,糾正損害金融消費者權益的各類行為,具有現實的重大意義。首先,保護金融消費者權益是后危機時代全球金融監管改革的重點內容;其次,它是維護金融穩定的重要環節。強化金融消費者保護,不僅有利于規范交易行為、減輕風險傳遞和擴散的危害,同時也將維護金融穩定的關口前移至金融產品、交易規則設計以及金融消費者教育等方面,能有效防范系統性風險累積;第三,它是提升金融服務功能的重要推手。金融機構在提供金融產品和服務時,必須站在消費者的立場,確保信息披露準確、權責分明而且通俗易懂,避免信息不對稱引發的爭端;第四,它是金融業穩健經營的重要制度,有利于引導金融機構形成“負責任的金融”理念,在追求商業價值過程中不斷強化內控,實現自身可持續發展。
保護金融消費者權益是行為監管最重要的目標之一。具體來說,針對一般消費者難以理解復雜金融產品和服務的實質內涵,容易遭受誤導性銷售和不公平交易的問題,行為監管要求金融機構從更多地關注自身的風險管控到真正地轉向消費者為中心,一切以消費者的利益出發來規范機構與員工的行為,維護金融市場的公平交易,進而提高服務實體經濟和有效防控風險的能力。在手段上,通過“介入式”“前瞻性”的干預手段來規范金融機構行為,達到減少市場不當行為、保護金融消費者的目的。行為監管機構通常采取牌照準入、業務限制和監管處罰等強有力的手段來減少市場不當行為。如英國金融行為監管局(FCA)和美國消費者金融保護局(CFPB)通過嚴厲的監管審查、執法行為和巨額罰款,針對不當銷售、操縱市場利率等不當行為的監管處罰事件常常見于報端,形成了“可信的威懾”(Credible Deterrence)。
當前,一行三會都設立了專門從事金融消費權益保護的部門,按照各自職責開展相關工作。如人民銀行認真貫徹國務院《指導意見》,于2016年印發了《中國人民銀行金融消費權益保護實施辦法》,明確了金融機構的經營行為規范,包括金融產品和服務的信息披露、個人金融信息保護、投訴受理和外部監督機制等內容。下一步,金融管理部門要從行為監管的原則和要求出發,緊扣維護消費者信心這一目標,堅持問題導向,采取前瞻性介入手段,不斷完善金融消費權益保護制度機制。一是按照國務院金融穩定發展委員會第一次會議的要求,統籌搭建覆蓋銀、證、保各領域的金融消費權益保護的制度框架。二是要求金融機構全面落實經營行為規范要求,如信息披露方面,要確保金融機構在提供金融產品和服務時披露準確、真實、可理解的信息,提供合理的投資建議,不欺騙和誤導消費者,不損害消費者利益;再如清理內部不合理的格式條款等。三是大力推進金融消費者教育和金融知識普及,探索將金融知識普及納入國民教育體系,提高消費者風險意識和自我保護能力。四是穩步開展金融消費者投訴受理與處理工作,在投訴受理中發現問題線索,據此開展監督檢查,對金融機構的不當行為進行處罰,責令糾正。
剛剛閉幕的黨的十九大把防范化解重大風險作為新時期的三大攻堅任務之一,金融管理部門承擔的防范化解金融領域風險的職責重大。開展金融消費權益保護是風險防范的重要一環,也是一項新的開創性的工作,需要金融管理部門不斷努力,努力拓展金融消費權益保護的新路徑。
(作者系中國人民銀行昆明中心支行黨委委員、副行長)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