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莉
摘 要 隨著“互聯網+”戰略的不停向前發展,科技互聯網技術的發展日新月異。人們在在平常生活中經常使用網絡,數字媒體等新興媒體得到需要的信息。新媒體的異軍突起給傳統媒體行業造成了不小的沖擊,媒介融合成為媒體行業發展前進的必經之路。電視臺記者在目前的情況下,只有積極探索新的采訪方法,才可以跟上時代的進步,作為媒體記者需要完善自我,實現進步和創新。本文基于大數據背景下對廣播電視臺記者的采訪特征及轉變來進行研究,并試圖找到一種有效創新的方式,以更好地適應新媒體時代帶來的變化。
關鍵詞 “互聯網+”;記者;創新
中圖分類號 G2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4-6708(2017)200-0011-02
互聯網時代,網絡出現在我們面前,特別是電腦,手機等電子產品得到廣泛的運用,可以使人們迅速掌握世界最全面的網絡資訊。新媒體時代發展的潮流是多樣化的媒介融合運用。對比于傳統的媒體,新媒體具有傳輸速度快速及傳播廣泛的優點。處于這種環境之下,廣播電視媒體正面臨著巨大的挑戰。為了適合新的環境,電視記者應積極采取改革創新的方式,要提升自身的綜合能力,也要讓電視采訪工作順利完成。
1 大數據背景下記者采訪方式的轉變
1.1 采訪速度更快
大數據時代下,信息傳播的速度越來越快,也很便利,包含電視在內的新媒體的發展,意為傳統媒體的發展模式已經不能滿足現有的需求,急需向全面媒體轉型,大數據時代下信息傳播更受歡迎,每個人都能作為發布者來發布傳播信息,記者在采訪中作為信息傳播者的壟斷優勢被打破,觀眾從以前單一的信息接收者到需要更深入指引的參加人士,電視媒體有很多不足之處,如信息傳播速度慢,觀眾不多。但正是因為新媒體多樣化的信息,觀眾也需要權威的信息和專業的介紹,所以這就突出了電視媒體信息具有信服力的優點。當出現一些重要的事件,觀眾們首先想到的還是從電視中獲取準確的資訊,因此各種媒介可以發揮自身的作用并且得到相互發揮。隨著電視記者具體工作方法和步驟產生了很多的變化,以前的記者采訪手法單一,全面媒體采訪的需要得不到滿足。所以記者必須適合媒體整合的需求,不斷創新,為適合電視臺的權威正規,需要對采訪手法及編輯手段進行創新。這也是為了適合網絡媒體速度和受眾的觀看行為習慣,記者一定要加快采訪速度,對節目制作步驟進行改進,這樣受眾才能第一時間得到正確可靠的信息。
1.2 溝通更加順暢
大數據背景下,網絡化和信息化讓傳統媒體的競爭格局產生了本質上的變化,傳統的信息傳播體系也受到了很大影響,并也產生了很大的變化。在目前的信息傳播期間里,大多數觀眾不僅僅是信息的接收者,所以為了越來越好地滿足廣大觀眾的需求,已向大多數觀眾呈現了記者采訪的整個詳細步驟,在此期間里,采訪記者能夠得到全球觀眾的反饋,電視記者在采訪期間里需要加大對采訪速度的控制以適應這些變化。另外,為更好地加大和全球公眾的溝通,除了實地報道外,電視新聞記者還應對有關新聞信息進行深入研究,并基于網絡來回復公眾提出的問題,達成與更多觀眾的廣泛交流。在媒體整合方面,電視新聞及時調整自己所處的位置,全面認識到自己不僅是對受訪者進行采訪,也是媒體和更多受眾有效溝通的橋梁,所以電視新聞記者不停提升自己的專業水平,仔細對待觀眾提出的問題進行解答,以促成兩者之間的溝通變得更加輕松。
1.3 采訪形式更加開放和包容
在此媒介融合的情況下,電視采訪活動更加開放,形式也變得越來越開闊和包容。采訪的人能夠基于運用手機,電腦和其他工具歲隨時隨地地收到觀眾的問題和評論,用網絡來直播,公眾可以在網絡上任意發表自己的觀點,無論是積極的還是消極的。隨著越來越多的開放綜合形式,越來越多樣化的訪談,工作模式的劃分可以基于采訪的環境,受訪者情況作出正確的調整,使采訪取得最好的效果。
2 大數據環境下記者采訪方式的創新策略
2.1 整合運用新媒體工具
媒介的整合運用是目前媒體發展的重要態勢,因此新聞采訪活動變得越來越高效和方便。網絡上的許多電視臺主動出擊,已經開始使用各種形式構建媒體出版平臺網絡,這符合時代發展的趨勢。在這種局勢下,對于記者的專業素養,職業定位也有更高的要求。因此新時期的新聞記者需要有一種網絡信息傳播的強烈意識,在采訪期間,不停地改進工作情況,使訪談更加有效,并且要把握受訪者的特點,感受到受訪者的心理變化。
記者在采訪期間里能夠針對目前場景的情況來合理使用新的媒體工具,而不是使用陳舊的攝影機。為了更好地信息發布和隨時采訪,可以使用DV、手機、平板等。利用各種媒體的融合,采訪的方法和形式可以更加地多樣化,記者也可以能夠依據實際情況,適當地選擇可以使用的媒介工具,讓采訪工作更加高效。媒體整合打破了團隊的分工界限。因此,在這種環境下,記者還應該適當使用微信、微博等信息溝通工具,快速地傳播信息。傳統媒體能否成功,是依據節目的質量和品牌來評判的。在當前新媒體整合環境的發展中,要想成功就得看信息傳播速度快否,以及信息是否更加地具有權威性,可靠性等。因此,記者在確定采訪方式的同時,還需要明確采訪內容的適用性,讓節目不但要符合電視廣播要求,而且可以適應網絡播出要求、網民收視習慣,基于熟練運用多樣的網絡工具,做一名全能型記者。
2.2 充分利用網絡資源進行采訪
廣播電視記者在采訪前能夠以網絡為媒介,提前擬定好計劃,全面認知采訪活動內容,簡要了解受訪者的具體背景,腦海里有初步的認識。在采訪之前,還應該對采訪對象進行簡單的溝通,為即將進行的采訪奠定基礎。在此期間廣播電臺的記者采訪的實時內容應向電視臺總部報告,并基于網絡在合適的時間及時發出正確的信息,整理保存好訪談的資料,返回到電視總部后編輯整理有關信息,最后以廣播電視臺的形式進行終極的報道。全面整體采訪展現了在大數據時代下一個廣播電視臺記者應具備的良好的業務素質。因為時間和空間的局限,廣播電臺和電視臺的記者也能夠基于遠程語音連線來進行采訪,然后基于網絡把采訪的信息整合之后發布出去。基于應用新媒體,節省了時間,也保證了新聞采訪的時度性,更好地反映了新媒體的優勢。endprint
2.3 提升自身采訪能力
新聞報道涵蓋社會各個方面,范圍廣闊,還包含一批高度專業性的領域,記者要全部都掌握才可以做好專業準確的報道。國家的重大事件,如兩會等,小至家長里短,這些都可以報道。這樣當記者遇見受訪者是某個專業領域的學者時,也能夠相互交流及正常溝通,產生共鳴。可以看出,記者不僅具有新聞學的素質和能力,而且具有心理學、哲學、文學、財務學等其他學科的知識。這樣才可以準確地進行采訪,與受訪者正確地交流,有話可說。
此外,記者不僅要有獨特的訪問深度,而且還要注重提高拍攝技巧,并要掌握各種信息共享設備,以滿足發布媒體信息的要求。與此同時,記者在采訪播報期間里,也需要考慮到問題的實質所在,保證高度的專業敏感度,根據情況適當了解公眾的心理,同時有效確定事件的嚴重與否,運用簡潔流暢的語言來報道新聞,讓新聞消息傳播效果變得更好。
2.4 轉變觀念
大數據背景下的記者需要注重改變傳統的價值觀,了解新的輿論情況,基于持續的研究,創新和采訪渠道,采訪形式,整體把握交流技巧,在工作中取得新進展。要真正轉變觀念認知輿論,第一記者需要認真提升自身業務素質,全面熟練的采訪技巧,新環境輿論,提高審查信息的能力并隨機應變,進行各種有效的采訪活動。當然,傳統記者當然不能滿足當前采訪時代的需求,也需要采訪記者有采編播的綜合能力,增強新聞的時效性,讓記者繼續自我完善,成為全面的綜合人才,加強與公眾的溝通。然后記者在完成這一信息的同時,還應根據觀眾反饋的信息,問題等進行報告和深入跟蹤分析,以滿足觀眾信息需求。
3 結論
在大數據的背景下,為了滿足時代的發展需要,電視記者要對采訪方式進行改進,使用新的媒體工具,全面運用網絡,迅速得到信息,并能夠基于網絡進行現場直播來與公眾溝通,彼此的陌生感也消除了,讓觀眾可以參與這個采訪活動,記者創新工作方法,來提升自身的專業水平,大大提升效率,時間也縮短了。要讓電視記者采訪的方式進行創新,記者的綜合能力得到提升,電視媒體才可以更好地發展,以便電視臺媒體能在新媒體時代占據重要的地位。
參考文獻
[1]李智剛.電視新聞記者在采訪方面的技巧[J].科技傳播, 2014(14):14-19.
[2]王卓遠.新媒體時代民生新聞類節目的創新探究[D].長春:吉林大學,2014.
[3]魏丹.媒介融合背景下電視臺記者采訪形式轉型芻議[J].新媒體研究,2015(8):11-12.
[4]付裕.全媒體時代之我見[J].記者搖籃,2015(1):39.
[5]李焱.媒介融合背景下電視臺記者采訪形式轉型分析[J].西部廣播電視,2016(9):140.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