仉淑霞
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的經濟取得了翻天覆地的進步,變化之大,舉世矚目;改革前沿的東部沿海城市,經濟發展更是突飛猛進,日新月異。作為一個在青島西海岸新區一線工作的服務業人員,對于全國和新區的服務經濟的發展變化,感受尤為深刻,現就新區服務經濟的發展淺談一二。
一、服務經濟成功案例體驗與借鑒
紐約是美國服務經濟的典型代表,服務經濟充斥著社會的每個角落,下邊通過具體行業體驗一下美國的服務經濟:
(一)金融衍生行業
紐約金融衍生工具成交量、外匯交易量、外國證券發行量占全球14%、16%、34%。有2900多家金融和外貿機構,整個上海金融機構僅為其一半。華爾街有50余國家的160余個外國銀行(上海僅20余家外國銀行),200余個國際銀行總部,金融業產出700多億美元,控制全球幾十萬億美元資產。
(二)傳媒產業
紐約是全美第二大媒體制作中心,其媒體娛樂業包括以下九大塊:廣播電視、有線電視、電影、出版、以地理位置為基礎的娛樂業、音樂、廣播、新媒體、廣告機構。媒體業每年營業收入超過540億美元,從業人員約為21.5萬人,占紐約市就業勞動力總數的6%。紐約擁有80多種有線新聞服務、4個國家級電視網總部、至少25家有線電視公司。
(三)中介服務業
紐約集中了美國10家最大的咨詢公司、35個全美前100位法律事務所、多家世界頂級證券公司和會計師事務所,以及219家國際銀行總部。美國6家最大會計公司中的4家、10大公共關系公司中的8個。紐約市約有20萬家企業從事專業服務業,其經濟總產出約占全市經濟產值的13%。
(四)文化產業
一是博物館。紐約的博物館超過130家。二是音樂劇,就像“好萊塢”與美國電影的關系一樣,一提起“百老匯”人們便想到紐約音樂劇。“百老匯”有39家大大小小的劇院,每年票房收入高達10億美元,是世界上最賺錢的劇院聚集區。三是NBA,美國四大職業體育組織的首富,年收入超過40億美元,以42種語言向212個國家直播賽事,7.5億個家庭觀看NBA賽事。
通過典型案例學習,深刻認識到服務經濟是現代經濟充分發展的社會經濟形態已成為全球經濟發展的主要趨勢。西海岸新區作為國家區域經濟戰略發展重要承載,必須研究服務經濟,大力推進服務經濟發展。
二、西海岸新區發展服務經濟的現狀分析
2016年,新區服務業加快產業轉型升級步伐,推進服務業重點領域發展,服務業在創新發展中繼續“領跑”全區經濟增長。
(一)總量穩步提升
全區服務業增加值完成1421.16億元,可比增長16.3%,占全區GDP總量的51.4%。服務業對GDP的增長貢獻率為58.7%,拉動GDP增長7.22個百分點,全區服務業地稅收入80.79億元,同比增長6.48%。服務業吸納城鎮新增就業6.5萬人,占全區新增就業人口的57.5%。
(二)結構持續優化
從服務業的增加值行業構成來看,批發和零售業實現增加值330.94億元;住宿和餐飲業實現增加值59.71億元;房地產業共完成增加值179.55億元;金融業增加值完成68.71億元;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增加值完成262.71億元;營利性服務業增加值完成259.19億元。
(三)服務業利用外資增長較快
全區實現服務業到賬外資8.3億美元,同比增長22%,占全年利用外資總額的51.9%;其中,金融、現代物流、現代商貿、信息科技、文化創意、健康養老、休閑體育等現代服務業實際利用外資1.5億美元,同比增長19%;新一代信息技術、高端裝備與材料、生物與健康、綠色低碳等未來戰略性產業實際利用外資2.2億美元,占全年服務業實際利用外資比重超過四分之一。
(四)產業環境不斷提升
年內新增規上服務業企業354家,新增企業數量連續三年居全市各區市首位。出臺了《關于印發青島市黃島區新引進項目租賃購置辦公經營場所補貼辦法的通知》、《關于加快旅游業創新發展的意見》、《關于推進科技創新發展的實施意見》等政策意見,服務業發展環境不斷優化。
三、西海岸新區發展服務經濟須重點突破產業領域
(一)推進“優勢”服務業發展
1、物流業。加快建設國際中轉樞紐大港、大宗商品貿易港,完善前灣港、董家口港集疏運體系,進一步增強港口中轉運輸、航運服務、航運市場、港口貿易等港口輻射功能,初步建成東北亞國際航運樞紐。以前灣保稅港區為依托,重點發展保稅物流、保稅加工、國際貿易、港航服務等產業,發揮董家口港深水樞紐港優勢,重點發展港航物流、保稅倉儲及轉口貿易,建設董家口國家大宗干散貨儲運中心和國家戰略能源物資儲運中心,打造國家深遠海開發戰略保障基地。主動參與“一帶一路”戰略,打造新亞歐大陸橋頭堡和經濟走廊重要節點。
2、旅游業。依托鳳凰島、靈山灣、瑯琊臺、藏馬山等度假基地,創新旅游開發模式,積極創建國家級旅游度假區、國家5A級旅游景區。強化政策驅動,抓好金沙灘啤酒城、東方影都萬達茂、紅樹林度假世界等大型旅游度假綜合體項目,引導旅游度假產業加快發展。挖掘特色小鎮旅游資源,大力發展鄉村旅游。引導成立旅游企業營銷聯合體,打造國際知名的度假旅游目的地品牌。
3、商貿流通業。圍繞打造山東半島高端消費中心,加快時尚消費、信息消費、旅游消費、文化消費、養老消費、教育消費等重點領域發展,構建現代商貿流通網絡,培育靈山灣、唐島灣時尚消費聚集區。運用現代經營理念和信息技術改造提升傳統商貿業,積極吸引國內外知名電子商務企業落戶,增強商品集散和輻射能力。推進新型消費服務體系建設,促進形成商品消費、旅游消費、文化消費等綜合消費模式。endprint
(二)推進“特征”服務業發展
1、影視文化產業。實施文化引領戰略,建設國家影視產業基地,依托靈山灣影視文化產業區,以青島萬達東方影都為龍頭,打造多環節的現代影視文化產業集群。積極創建影視會展品牌,集聚世界原創版權交易資源要素,引進和提升大型影視會議、展覽、論壇、文化交流交易活動,打造行業知名品牌。
2、科技研發產業。圍繞產業鏈部署創新鏈,圍繞創新鏈完善資金鏈,完善以功能為導向的股權類基金支持體系,引進一批科技金融專營機構,為市場主體提供多元化資金支持;圍繞市場鏈建設機制鏈,推進產學研協同創新,構建起更符合創新規律的科研管理體系。開展“區校(所)共建”,建設技術交易中心,培育技術經紀人隊伍,構建更加順暢的科技成果轉化體系。
3、會展業。加快推進中鐵世界博覽城、青島紅樹林度假酒店項目等會展綜合體建設,重點打造貿易投資綜合性博覽會、高科技和戰略新興產業展會和影視娛樂會展活動;大力開發高端會議旅游項目,吸引全國性行業協會、高端商務論壇、跨國公司企業年會和國際學術會議在新區召開;辦好青島國際啤酒節黃島主會場、青島鳳凰島(金沙灘)文化旅游節等節慶活動,提升新區城市形象和影響力。
(三)推進“要素”服務業發展
1、金融業。規劃建設財富管理園區,集聚財富管理機構,成立中國獨立財富管理行業協會。立足于為實體經濟服務,推進區域性金融中心建設。推進組建西海岸銀行、黃海銀行。加快引進保險、證券、基金、期貨、信托等法人金融機構和分支機構,支持駐區銀行機構升格。爭取金融領域先行先試政策。突破發展互聯網金融、科技金融、融資租賃等新型金融業態項目。深化金融與航運、貿易、大宗商品交易的聯動發展,大力發展涉海金融、藍色金融,增強金融對藍色經濟的輻射支撐作用。
2、軟件信息服務業。依托青島作為北方唯一大型國際海底光纜登陸站優勢,發展以業務流程外包和以軟件研發、信息系統運營維護為主的信息技術外包;著力發展知識流程服務外包,推動服務外包價值鏈從低端向中高端轉移。推進慧與大數據、清華同方智慧谷、山東聯通大數據等項目建設,培育軟件龍頭企業和品牌軟件產品,形成企業集聚,促進產業升級,實現新區軟件產業發展新跨越。
3、人力資源服務業。依托現有人才市場和人力資源市場規劃建設人力資源服務園區,打造多項功能于一體,各項設施較齊備,交通便捷,品質優良的人力資源服務業產業集聚區。大力引進國內外人力資源服務機構,發展人才招聘、派遣、管理咨詢、教育培訓、行政事務代理、職能外包等服務。加強職業技能培訓,引導教育培訓機構向專業化、市場化方向發展,鼓勵發展辦學起點高、理念新、符合產業升級要求、與國際接軌的各類專業人才培訓。
4、健康養老產業。優化醫療服務資源配置,積極引進國內外知名高端醫療資源,重點發展醫療服務、療養康復、養生健身、健康養老、健康管理、健康保險等健康服務業;深化醫療體制改革,探索建立健康導向型醫療保健服務體系;放寬市場準入,加大社會辦醫扶持力度,形成多元辦醫格局。促進健康養老產業集聚和園區發展,規劃建設靈山灣國際文化健康生態谷、青島藏馬山生命健康度假區,打造一批知名品牌和良性循環的健康養老服務產業集群。
(黃島區服務業發展局,山東 青島266400)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