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雄球
一所學校辦學質量的好壞,取決于教育教學這一中心工作質量的高低,而學校的后勤工作的質量如何則直接影響到學校的辦學質量。筆者認為,只要把“心、勤、細、前、儉、新、廉、度”這“八字”落實到位,便能較好地做好后勤工作,最終實現“全心全意為教育教學服務,為師生服務”的宗旨。
“心”,即時刻把“為教育教學服務、為師生服務”放在心上,做到時刻心系教育教學,心系全校師生。因此,后勤工作人員應想教育教學之所想,急教學之所急,對待師生要熱心熱情,服務要真誠,真正做到有求必應,服務到家。還要經常深入實際,全面了解學校概況,了解師生存在的實際困難,積極主動地和師生交心,為教師和學生排憂解難,多干好事,多辦實事。要做就做好,要做就做細,要做就做得讓自己滿意,讓大家滿意。讓動心、熱心、耐心、細心貫穿后勤服務的始終,并時刻防備分心、離心,這樣,也只有這樣才有可能將后勤工作做好。
“勤”,即腿勤、眼勤、手勤。要經常跑遍校園各處,檢查衛生保潔、水電、廁所等設施的使用效果,做到及時發現問題,及時解決問題。別看這些事情不大,工作無足輕重,卻是檢驗后勤人員敬業態度和工作能力的重要手段;而對于通過信息平臺或其他方式上報的問題,則要馬上安排相關人員了解具體情況,盡快解決,確實不能馬上解決的要耐心解釋,并積極尋求其他方式應急。此外,對于已解決的問題還應多動腦子,想想是否還有更好的解決方案,以便再次出現同樣的問題時能得到更快更好的解決。
“細”,即仔細。 后勤工作 宜“細”字當頭,不宜粗心大意。應從一些不起眼的小事做起,因為這些被稱為小事的工作卻不可小看,防止因小失大。例如具體工作中,水電的維修、固定資產的“位移”跟蹤、辦公用品的領用、教師學生用品的發放、會議會務及活動所需要做的瑣碎小事:如布置會場、抬桌子、搬凳子、音響設備調試等等,如果沒有做好這些不起眼的小事的準備工作,就無法保證大事的順利進行;再則,后勤工作小到紙筆墨、大到硬件建設,事無巨細,十分繁雜,表面上看似簡單的工作卻要耗費大量的精力和時間去完成。綜上所述,后勤工作宜“細”不宜“粗”。
“前”,即超前。后勤,名為“后”,實則為“先”,是其他各項工作的基礎和前提條件,俗話說:“兵馬未動,糧草先行”就是這個道理 。后勤工作的性質決定了其必須先行一步,超前準備。在日常工作中,我們一定要注意根據學校整體工作計劃,教育教學工作過程的轉換、各種活動的開展以及時令季節的變化,提前安排后勤工作,調動人力、物力、財力,做到服務工作主動、及時、有效。同時還要增強預見性,常規性的后勤工作可以超前準備,而對一些非常規性的工作,就需要我們多動腦筋,注意觀察,未雨綢繆,盡可能多一點“先見之明”,如開學前就要搞好整個校園的環境衛生,分好課本、作業本等資料,檢測好電教設施設備,清洗好飲水機,準備好教師工作用品;每次放假前,還要對各種設施設備進行檢查清理和摸底,以便做好下學期的補給、維修、調整工作,為新學期的后勤保障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礎。
“儉”,即節儉。具體地說是節約、是節省、是節制。新時期下辦學仍須節儉,雖不能因簡就陋,但也不能鋪張浪費。后勤工作人員,應從一支粉筆、一張打印紙,一滴水、一度電上節約起,能維修的堅決維修,能重復使用的絕不一次性使用。有效利用黑板報、標語、宣傳材料等形式,大力宣傳節約知識和身邊的節約事跡,不斷增強節約意識,從而在師生中形成良好的節約氛圍,如做到人走關燈、夏天空調設置26度或以上、白紙雙面打印等。要充分利用好學生值日生,加強日常檢查,及時通報情況,努力強化相關人員的節約責任,著力打造節約型校園。
“新”,即創新,要有勇于創新的精神。作為后勤管理者必須思想解放、頭腦靈活,要善于打破舊的管理模式,建立適應時代要求的新模式,要敢于出點子、敢于當參謀,不斷改革,不斷創新,以有力推動學校工作的發展。在信息數字化的新時期,數字化的后勤管理模式應逐漸走入校園,要利用計算機網絡技術,實現后勤工作的科學化和現代化,使之更好地為師生服務。如用網絡平臺進行設施設備問題的及時報修,運用計算機進行預算的管理、財產的管理、財務收支的管理等。與此同時,還要學習和掌握現代教育教學儀器的運用,學會安裝和調試現代教學設備;了解掌握前緣的教育教學設備,為學校裝備的更新換代提供決策性的意見。
“廉”,即清廉。在后勤工作管理中,要加強自身學習,提高政治思想覺悟,要始終堅持以身作則、廉潔奉公、不謀私利的原則,要自覺克服“常在河邊站,哪有不濕鞋”的多吃多占的“有理論”。要制定嚴格的規章制度,創設制度環境,讓制度去規范約束行為。還要帶頭執行財經紀律,秉公辦事,自覺抵制形形色色的不正之風。凡重要支出經校長辦公會集體決策,增大管理的透明度,充分利用校務公布欄、校園網等公布相關信息,接受廣大教職工的監督。
“度”,即制度。沒有規矩不成方圓,規章制度是確保各項工作正常開展的依據。我們應從人、財、物等方面建立和健全一套比較完整的、行之有效的規章制度。編制預算計劃應做到統籌兼顧,保證重點,照顧一般,盡量做到少花錢多辦事。還應健全審批制度,精打細算。例如,在管財方面,應制定《學校財務管理制度》、《后勤主任崗位職責》、《報賬員崗位職責》等;在管物方面,應制定《校產管理制度》、《財管員崗位職責》等;在管事方面,應制定《(學校實施)小額工程項目實施規定》、《自行采購管理辦法》等;綜合學校的各部門各科室的活動,還應制定《內部控制制度》,確保各項活動規范有序、科學高效進行。所有這些管理制度的制定和實施,都應使事事有章有法,件件責任明確,從而有力促進后勤工作的規范化,進而有效確保后勤工作的效率。
落實“八字”,看似簡單,做好不易。“心、勤、細、前、儉”是前提,“新”是關鍵,“廉、度”是保證,只要打好前提,抓好關鍵,做好保證,就一定能當好校長的“先行官”,師生的“后勤部長”,教育教學的“服務生”。
責任編輯 邱 麗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