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小平
建設幸福校園的初衷是傳播幸福,使師生在幸福的氛圍中工作、學習、生活。作為學校管理者,理應承擔起建設幸福校園的重任,積極探索可行路徑。那么,如何提高師生的幸福指數?學校管理者應牢記“兩優化兩提升,提高幸福指數”( “兩優化”指“優化管理體制、資源配置”,“兩提升”指“提升綜合素養、教育國際化”),定會收到事半功倍的成效。
一、優化管理體制
一所學校應該根據國家及區域的教育發展趨勢,從建設幸福校園的實際出發, 進一步優化管理體制,通過改革與創新進一步構建適宜和完善的教育管理體制,建設現代學校制度,提高學校治理能力,增強學校辦學活力。例如,近年來我校積極探索和推進了《教師星級積分晉階卓越績效評價體系》《學生星級自信陽光綜合素養評價手冊》,提高了學校自主內涵發展能力,也快速提高師生的幸福指數。
二、優化資源配置
(一)優化校園硬件建設
學校管理者,應該圍繞辦學理念,突破硬件瓶頸,牢記“創造優美校園環境,提高師生幸福指數”目標,科學安排,大膽創新,致力于各項硬件設施的改善與建設,努力挖掘社會資源,多方籌集建設資金,使教育教學環境得到極大的改善,學校辦學品味不斷上檔升級,促進學校健康良好發展。
(二)優化校園文化品味
如果一所學校立足校情,圍繞主題,科學規劃,建立健全校園文化制度,以建設優良校風、教風、學風為核心,加強校園環境、校園文化建設,開展豐富多彩的校園文化活動,就會形成自信陽光的幸福校園氛圍。
(三)優化“智慧校園”建設
隨著高科技的發展,數字化信息的普及,學校管理者應該借助數字化校園建設的契機,優化“智慧校園”建設,在設施設備和管理應用上再上一個臺階。以服務教育教學為中心,打造“智慧教育”為抓手,全面建成 “智慧校園”。
(四)優化教師資源配置
學校管理者在管理過程中,需進一步優化校內教師資源的配置,增強教師隊伍的生機和活力;需完善教師崗位聘任、評優評先、年度考核等制度體系,優化學科教師結構,確保不同學科專業教師結構合理,同步發展。
三、提升綜合素養
學校管理者若圍繞辦學理念,立足校情,突破軟件建設瓶頸,打造高效課堂,提升師生綜合素養,就會促進師生幸福指數的提升。
(一 )凝聚師生之心
學校管理者要管理好一間學校,關鍵在于凝聚人心,選取高效做法,統領思想,引領發展。
(二)開發快樂舞臺
科學利用時間與空間,積極開展陽光體育活動和藝術活動。通過開展陽光體育、藝術、師生社團 、“校園文化進社區”等活動,讓師生展示才華,增強自信, 收獲快樂。
(三)創造快樂德育
學生厭倦枯燥的道德說教,喜歡生動多樣的德育實踐活動。因此,學校應開展多姿多彩的德育實踐活動,通過自立、勞動、愛心、安全等體驗活動,讓學生在快樂活動中形成道德體驗,提高了德育實效。
(四)關注心理健康(略)
(五)構建快樂課堂(略)
(六)提升專業素養(略)
(七)享受職業幸福(略)
(八)克服職業倦怠(略)
(九)創建特色項目
管理者如果圍繞辦學理念,進行特色項目創建,就會讓師生獲得更多的成就感、幸福感。例如,我校圍繞“信心教育”,進行乒乓球、足球、傳統民樂等特色項目創建,促使師生更陽光、更自信,也有利于提升師生的幸福指數。
(十)重視親子關系
健康的親子關系鑄就孩子幸福的未來 。管理者應重視:和諧的家庭關系是親子關系健康的基礎;良好的溝通模式是親子關系健康的保證;健康的親子關系中父親母親各自把好角色定位。
四、提升教育國際化
學校管理者的眼光不能局限于國內,要放眼世界。以推進教育改革為動力,以拓展師生的國際視野為目的,學習借鑒先進教育理念和管理經驗,提升學校的教育國際化水平。深入開展國際理解教育,提高師生對多元文化和國際關系的理解,為師生參與國際交往和培養國際競爭能力奠基。加強與港澳臺地區的學校教育合作,力爭學校與國際友好城市學校結成姊妹學校,共建教育和科研機構,搭建網絡交流平臺。鼓勵師生參與國際交流和游學活動,吸引境外師生到學校交流。憑借這些平臺,也有利于提升師生的幸福指數。
總之,提高師生的幸福指數是學校管理的一個永恒的主題。若學校管理者重視了上述的觀點,校園里處處會留下了快樂的印跡,學校將成為學生幸福成長的樂土、教師幸福發展的舞臺!
責任編輯 羅 峰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