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成剛
【摘 要】化學是研究物質的組成、結構、性質、變化以及合成的一門學科,知識點非常繁雜,許多學生不能掌握學習要領,工夫下了不少,但成績始終沒有起色。于是不少學生反映化學難學,物質的性質、化學反應的現象、化學反應方程式總也記不住,化學反應的原理、物質結構的知識就成了天書。長此以往,日積月累,學習就沒有了興趣,更缺乏了動力。那么怎么樣才能學好化學呢?我結合中學化學教學的實踐就我們同學如何學好化學做一些初步探索。
【關鍵詞】化學學習;方法;化學素養
一、學會激發自己化學學習的興趣,培養自覺、積極主動地學習化學的熱情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是學習的直接動力,只有使自己對化學產生了濃厚的興趣,才能在課堂上認真聽課、積極思維,課后才會自覺主動地去鉆研、去探索。
那么怎樣才能激發自己的學習化學的興趣呢?首先,我們必須明確化學是一門非常實用的學科,它跟我們的日常生產和生活聯系得非常緊密,我們的衣食住行、生活環境處處有化學,我們要善于發現化學現象,并努力用自己學習過的化學知識去解釋有關問題;其次,我們要珍惜每次動手實驗的機會,認真觀察、記錄實驗現象,培養動手能力;再次,上課時要認真觀察老師的演示實驗,要對化學現象多問一些為什么,有疑才能激趣。只有學習化學的興趣提高了,學好化學才有了前提和基礎。
二、學會用對比、聯想、歸類的方法學習物質的組成、性質、制法和用途
化學知識中既蘊藏著奇妙的規律性,同時又包含著豐富的特殊性。對比、聯想、歸類的方法有助于我們掌握事物的內在規律和特殊性。
1.我們要學會用類比的思維方法。
“對比”是記憶知識、掌握知識及應用知識的重要學習方法之一。只有比較,才能區別物質的組成、結構、性質、制法、實驗現象的異同點,才能清楚化學概念的內涵和外延。
2.我們要學會“聯想”的思維方法
中學化學包含了七個主族元素、部分過渡元素的單質及其化合物,物質多,知識面廣,大多學生感到難記易忘。但只要我們掌握了“聯想”的學習方法,學起來就會得心應手,就能使所學知識易記難忘。
3.我們要學會“歸類”的方法
歸類的方法就是將某些屬性相似的物質按其組成、結構、性質、制法、用途進行分類這有助于我們熟練掌握并靈活運用化學知識。
三、學會用抓住典型的方法學習元素化合物知識
化學物質的種類非常繁雜,我們不可能也沒有必要一種一種去學習,只要找出其中的代表物進行學習,就可以窺一斑而見全豹,當然這種代表物和其余物質的性質也不可能完全相同,我們還要掌握他們的性質的特殊性和變化規律即可。例如,鹵素的學習,我們只要重點學習氯氣和含氯化合物的性質,其它鹵素的單質及其化合物性質跟它是相似的,但也有特殊性和遞變規律,那么特殊性和遞變規律也是要求重點掌握的;在烷烴的學習中,我們只要重點掌握甲烷的組成、結構和性質的學習,其它烷烴的組成、結構和性質跟甲烷都很相似,還需要我們掌握的就是它們性質的遞變規律;元素周期律的學習,我們只要對第三周期的元素從左到右的性質變化規律就可以推知其它周期元素性質的變化規律,我們只要對第四主族元素從上到下的性質的變化規律就可以推知其它元素族從上到下的性質的變化規律,而沒有必要一一去探究。
四、學會用建立模型的方法學習化學理論
化學理論非常抽象,雖然大多經過實踐的檢驗證明是正確的,但是我們看不見也摸不著,僅靠自己的想象和理解,難免不出差錯。我們如果建立簡單的模型來幫助我們去理解,復雜的問題就會簡單化。例如,我們在學習原電池理論時,可以以課本上的銅-鋅-稀硫酸原電池為模型,搞清楚并記住哪個是正極,哪個是負極,電流的方向、電子的移動方向、離子的移動方向,正、負極的電極反應式如何書寫等等。所有其它的原電池都和它相對照,問題就會迎刃而解。再例如,電解原理的學習,我們可以以電解CuCl■溶液作為模型;化學平衡原理可以以合成氨反應、二氧化硫的催化氧化反應、氫氣和碘蒸氣的反應為模型來理解化學平衡狀態、化學平衡的移動、化學平衡的影響因素以及勒夏特列原理;用甲烷、乙烯、乙炔的分子結構模型來學習雜化軌道理論等等。
五、學會用化學計算模式求解化學計算題
化學計算是中學化學的重點也是難點,計算題的類型多,牽涉的知識面很廣。但不管怎么繁雜,我們只要能夠掌握好每種題型的計算模式、掌握計算技巧,難點自然也就得到化解。例如,有關化學平衡的計算,大家要掌握好化學平衡的計算模式,列出“始”“轉”“平”的各物質相關的量,運用各種量之間的比例關系進行求解;在進行有關氧化還原反應以及電解的計算時,就要求我們要運用守衡思想來解題,如電子得失守衡、電荷守衡、元素守衡、化合價守衡;在有機物的燃燒計算中,我們要學會假設有機物的化學式,根據燃燒方程式,運用差量法進行計算等等。
六、優化學習環節,提高學習效率
不少學生只重視上課和作業,往往忽視其它環節,造成聽課效果差,作業時間長且錯誤率高的被動狀態。當天的課程結束以后,我們可以先嘗試回憶,這樣做有不少好處:①可以及時檢查當天聽講效果;②可以提高記憶力;③能增強看書和整理筆記的針對性;④能養成善于動腦筋的習慣。結合看課堂筆記和教科書,將老師的課堂教學內容進行系統復習以后我們再完成當天的作業。在做作業時要注意審題,要看得準確、分得清楚、聯得起來,要力求一遍對、速度快,同時還要求一題多解、一題多想,選擇最佳解法,探索解題的各種可能性,來培養自己的解題能力和綜合思維能力。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