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中醫文化歷史悠久,是我國歷史文化發展過程中非常重要的組成部分。弘揚中醫文化,推動中醫文化不斷向前發展,對增強國家和民族自信心有著重要作用。本文針對如何弘揚中醫文化、提高國家和民族自信進行分析,以期加深人們對傳統中醫文化的認識。
關鍵詞:中醫文化 民族自信 實現途徑
堅持弘揚和發展中醫文化,堅定民族發展自信,是我國社會主義文化建設發展過程中的重要內容,同時也是新時代發展形勢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重要組成部分。文化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發展的基石,文化的長遠發展使民族自信得以增強。黨的十九大報告就明確指出了:民族自信就是文化的自信。不斷推動社會主義文化的繁榮昌盛 ,是建立民族自信的重要渠道,同時這也是一個民族文化在發展過程中的基石。因此,我們要不斷堅定民族發展的自信心,貫徹我國社會主義特色的發展理念,形成強大的中國精神、中國價值以及中國力量。中醫文化是我國文化發展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具備比較強的發展優勢,作為我國獨有的優秀的文化資源,其對建立起我國民族自信有著重要的促進作用。
一、中醫文化在我國文化歷史發展中的地位
中醫文化是我國傳統文化非常重要的組成部分,具有獨特的發展優勢。作為優秀的文化資源,中醫藥文化是中華傳統文化體系的杰出代表。弘揚我國傳統中醫文化,對樹立起我國民族自信有著重要的推動作用。習近平總書記對我國中醫文化的發展非常重視,他曾說過:中醫文化是我國古代醫學發展的瑰寶,同時也是打開中華文明寶庫的鑰匙。對此,習近平總書記要求全黨同志充分重視中醫文化的發展,堅持中西醫學文化的有效結合,不斷發展我國中醫文化事業,真正實現我國中醫健康文化的創造性和創新性發展。堅持中醫文化自信的發展,是堅持中華文化自信的必要條件,對樹立民族發展自信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需要在最大程度上讓人們認識到中醫文化發展的重要性,不斷提高中醫文化在民族傳統文化領域的地位。
二、弘揚中醫文化,提升民族自信
(一)對中醫文化正本清源
在中醫文化的發展過程中,需要為中醫文化正本清源,樹立起對中醫文化發展的自信。我國中醫文化屬于傳統文化領域中比較典型的文化發展類型,它是我國傳統文化的寶貴財富,有效繼承了中華民族的傳統文化。作為中華民族的一員,我們應當為如此璀璨的中醫文化而驕傲,這是提高中醫文化發展自信的根本。中醫文化的發展,應當在堅持望聞問切、辯證治療模式的基礎上進行創新,最大程度的為人們解決疾病問題,為推動中醫學事業的發展不斷奮斗。同時,對中醫文化要敢討論、宣講,充分彰顯出自身對中醫文化發展的自信心、自覺性以及自強性,通過實際行動宣傳中醫文化。
(二)不斷推動中醫文化的創新發展
通過不斷創新我國中醫文化,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彰顯出中醫文化的獨特魅力。中醫文化歷經了幾千年的發展,這門起源于臨床實踐的學科,慢慢發展成為了臨床療效更加確切、用藥更加安全、服務體制更加完善、創新潛力更加巨大的現代醫學學科,其未來的發展空間十分廣闊。
為實現中醫文化的創新發展,相關中醫學研究人員必須繼承和發展我國中醫文化,堅持中醫藥的創新和發展,從歷代的中醫藥文獻記載中,不斷借鑒應用效果較為明顯的中醫學術經驗,并與時代同發展,實現中醫文化的創新發展。與此同時,需要分辨中醫文化的發展特點,多角度、多方向的不斷進行探索,找到中醫文化創新發展的新途徑。需要繼承中醫藥理、藥法、藥方以及一些比較特殊的治病方法,開展中醫學基礎理論的深入研究,對其中存在的一些疑難雜癥等進行分析,充分拓展中醫藥的應用和發展空間,不斷提高中醫藥的相關理論和臨床實踐水平。
(三)提升中醫藥的科技支撐
中醫文化的發展,其關鍵在于中醫藥科技的不斷深入發展,堅持創新性發展原則和發展思維,以現代化科技手段作為主要的方式。中醫藥研究工作通過“互聯網+中醫藥”的發展模式,為中醫藥服務建立起全新的互聯網發展平臺,對中醫古籍、傳統知識以及醫療診斷技術進行防護、搶救和整理,運用數字化技術處理中醫古籍等資料,充分保證古籍資料的完整性,方便相關人員的查閱,并且避免在查閱過程中對書籍產生的損壞。通過中醫文獻學家以及多媒體技術工作人員的有效協作,構建了相對完整的中醫古籍的資源數據庫和知識庫,充分保護了中醫古籍的數字化資源,實現了傳統醫藥炮制、鑒定技術的傳承,充分提高了中醫醫療水平。
三、結語
中醫文化作為我國傳統文化的主要內容,對建立民族自信有著極為重要的作用。相關研究工作人員需要從不同的角度來進行分析,并傳承這一優秀的民族文化,推動醫藥學的長遠發展,為構建以中醫文化為核心的現代中醫藥學奠定基礎。
參考文獻:
[1]張斯文.吳煥淦委員:發展中醫文化 堅定文化自信[N].中國中醫藥報,2018-03-12(002).
[2]馮凱.堅定中醫文化自信 推動中醫藥事業繁榮興盛[J].中國中醫藥科技,2018,(01):63+68.
(作者簡介:張博皓,保定市徐水區第一中學,高中學歷,研究方向:中醫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