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浩明
摘要:隨著我國信息通信技術快速發展,人們進入到大數據時代之中,不僅對人們的生活和工作產生較大的影響,而且也對人文地理研究與應用帶來較大的變化。筆者作為一名高中生,結合自己對這方面的一些認知,首先探討大數據技術為人文地理研究帶來的積極性作用,然后進一步探討大數據時代中人文地理研究發生的變化,最后結合大數據技術在人文地理研究中的實踐應用展開研究。
關鍵詞:大數據 人文地理 作用 變化 應用
當前大數據技術得到十分廣泛的應用,對各行各業的發展起到積極的促進作用,在人文地理研究之中也同樣如此,積極推進人文地理研究的改進與更新。為了能夠更好的應用大數據技術對人文地理研究提供幫助,需要對其帶來的變化有深入的了解,結合未來的發展趨勢,探究該技術在人文地理研究中的實踐應用。
一、大數據技術對人文地理研究產生的積極性作用
人文地理與我們的日常生活息息相關,加強對其研究能夠為我們帶來更好的生活環境,同時促進經濟可持續性發展,因此在現實生活中需要加強對人文地理的研究。而隨著大數據技術的廣泛應用,為人文地理研究產生較大的積極性作用,下面對其展開具體的探討。
(一)有助于提升研究的精確性
對傳統的人文地理研究展開分析,在數據收集和應用上十分困難,往往需要花費研究者大量的時間,而且收集到的數據信息存在著較大的局限性,尤其在及時性和動態性上較為缺乏,影響到最終人文地理研究結果的準確性。但是在大數據時代中,研究者借助大數據技術,能夠較為快速的收集到自己想要的信息,而且數據信息更加精細化,能夠更好的反映當前實際狀況,相關研究者不僅能夠拓寬研究的深度,而且能夠提升研究的準確性[1]。
(二)有助于對研究成果的再次應用
人文地理更加注重的是人文和地理之間的融合,二者保持高度的融合和協調性,才能有效促進區域建設的健康發展。而在以往的研究中,關于人文和地理的研究具有更高的獨立性,由于受到研究信息獲取不便的影響,使得對二者研究成果的應用存在較大的不足,人文色彩、文化因素、社會因素以及政治因素等與區域發展呈現出不相匹配的特點,進而影響到現代化城市建設工作開展[2]。在大數據技術之下,人文地理研究人員能夠較為快速的收集到相關研究成果,然后構建出相應的模型關系,對區域發展與個體之間的關系做更深入的研究,有助于人文和地理的高度協調。
二、大數據時代中人文地理研究發生的變化
在大數據時代下,通過對數據信息的靈活應用,讓人們對人文地理的研究產生出較大的變化,其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與其它學科之間的融合研究加深
在大數據時代背景下,不僅僅對人文地理學科帶來較大的發展和變化,而且也促進其它學科的發展,人文地理學科與其它學科之間存在的聯系逐漸加深,與其它學科之間逐漸呈現出融合性發展的趨勢[3]。在研究方法、研究內容等方面都出現巨大的變化,傳統研究所采用的框架結構逐漸被淘汰,在融合研究下涉及到的研究內容也進一步加深。
(二)人文地理研究方法發生變化
研究方法的改進與創新是促進人文地理研究快速發展的重要方式,在上世紀50、60年代,我國在人文地理研究中引入計量研究的方式,為人文地理研究帶來巨大的發展。同樣在當前大數據技術快速發展下,將大數據技術引入到人文地理研究中,以大量數據信息作為研究支撐,能夠為人文地理研究帶來更加廣闊的發展空間。
(三)人文地理研究更加重視人與自然
隨著現代城市化進程的不斷加快,由此引發的一些自然環境問題和人們生活居住問題也越發的突出。在關于人文地理的研究中,人、自然環境以及區域發展的協調,希望能夠通過研究構建出更為科學完善的生態結構體系。在以往的研究中受到數據信息以及技術手段的限制,在這方面的研究有著較大的局限性,而大數據技術的廣泛應用為這方面研究創造出良好的發展空間,因此人們在對人文地理的研究中也更加重視人與自然之間的和諧[4]。
三、大數據技術在人文地理研究中的實踐應用
當前大數據技術在人文地理研究中的應用已經十分廣泛,涉及到空間規劃、個人行為優化、區域經濟發展以及政策制定等多個方面,下面結合實際情況對這些方面的應用展開探討。
(一)大數據技術在空間規劃中的應用
在現代化城市建設、區域經濟發展的研究中都涉及到空間規劃,良好的空間規劃能夠對現代化城市建設、區域經濟發展起到積極的促進作用,大數據技術在空間規劃中表現出較強的優勢,將其應用于規劃建設中能夠更好的構建現代智慧城市。在當前大數據環境下,在城市之中可以通過各種監控視頻、傳感器設備以及SNS掌握城市發展運行的狀況,然后通過計算機設備將這些數據信息進行集合整理,從中獲取需要的數據信息,進而更加科學合理的展開空間規劃[5]。實質上當前國內關于這方面的應用已經較多,通過大數據應用實現對城市居民的出行模式和人口流動變化進行引導,從而更好的對城市交通和未來發展做出規劃,調整土地利用。
(二)大數據技術在優化個人行為上的應用
在對人文地理的研究中,通過優化個人行為產生的數據信息,也能夠對區域空間研究提供數據支撐。例如在當前的社會環境中,人們對移動終端的使用十分普遍,由此產生出大量的個體性數據,對這些個體性數據進行分析,能夠有效掌握區域范圍內人們的生活規律。對其展開深層次的分析,能夠反映出區域范圍內居民的日常生活狀態,反映出居民的相關需求,為區域空間環境規劃產生指導性作用,提高規劃的科學性和合理性,讓區域范圍內具備的功能空間得到優化改善。
(三)大數據技術在區域經濟發展方面的應用
大數據時代中,大數據技術逐漸發展成為促進經濟增長的主要技術手段,通過對大數據技術的靈活應用,能夠讓區域范圍內的生產企業展現出更強的競爭力,使其得到更好的發展,進而達到提升區域經濟發展的目的。例如:區域范圍內的物流企業將大數據技術應用在交通領域,能夠及時調整自身貨物運輸方案,在配送和運輸方面做出更加科學的決策,從而提升其競爭力,帶動區域范圍內物流行業的快速發展[6]。大數據為現代企業帶來了巨大的商機,關鍵還需要企業對其加以靈活應用,才能夠獲得更好的發展,進而帶動區域經濟增長,提升人民的整體生活水平。
(四)大數據技術在政策方面的應用
對于政策的制定往往是為了更好的解決現實問題,滿足更多人的實際需求,在這方面加強對大數據技術的應用,能夠從中獲取到更多及時可靠的數據信息,然后以此展開分析,才能夠更好的掌握區域范圍內人們的思想動態以及物質需求,為政策制定形成強有力的理論依據,提升制定政策的實際應用價值。例如:在對現代城市進行管理的過程中,通過對城市居民的居住信息、社交信息、出行信息等進行調查了解,在遇到一些突發性情況時(自然災害、疾病傳播),能夠根據相關的信息制定出更為科學的應急管理策略,提升政府在公共服務方面的質量。
四、結語
綜上所述,在大數據時代下,為人文地理的深入研究帶來較大的便利,將大數據技術應用在空間規劃、個人行為優化、區域經濟發展以及政策制定等方面,能夠讓區域發展更加科學合理,充分體現“以人為本”的發展理念,為人類社會更加健康發展產生幫助。
參考文獻:
[1]吳青霞.大數據時代的人文地理研究分析[J].科技風,2017,(23):56.
[2]胡曉荷,軍芳,楊晨,等.大數據時代的光榮與挑戰[J].信息安全與通信保密,2015,(06):18-19.
[3]甄峰,王波.“大數據”熱潮下人文地理學研究的再思考[J].地理研究,2015,(05):803-811.
[4]劉宏燕,周秀慧.人文地理與城鄉規劃專業定位與特色課程體系研究——以南京郵電大學為例[J].高等建筑教育,2015,(02):28-32.
[5]甄峰,秦蕭,席廣亮.信息時代的地理學與人文地理學創新[J].地理科學,2015,(01):11-18.
[6]甄峰,秦蕭,王波.大數據時代的人文地理研究與應用實踐[J].人文地理,2014,(03):1-6.
(作者單位:山東省青島第九中學2017級高二2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