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元末明初時期,話本劇為一些章回小說的出現奠定了基礎。在眾多的章回小說之中,《三國演義》的藝術價值無可比擬,特別是它高超的藝術成就?!度龂萘x》這部小說不僅在我國的文學殿堂中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其還推動我國小說進入到了新的歷史時期。本文將對《三國演義》的藝術成就進行簡要地分析,以期大家對其有一定的了解。
關鍵詞:《三國演義》 思想 藝術成就
《三國演義》不僅是我國最具成就的長篇歷史小說之一,也是我國章回小說的鼻祖?!度龂萘x》是作者在正史資料的基礎上,將其自身的生活經驗融入到小說之中,從而最終成就了這部偉大的作品。
一、《三國演義》的主題思想
《三國演義》主要敘述了從黃巾起義到西晉統一這一時間段的歷史故事。全書主要描述了魏、蜀、吳三個國家在軍事、外交、政治等方面的爭斗,通過這些爭斗來反映當時的黑暗社會,并以此來諷刺殘暴的統治者?!度龂萘x》第一回:“話說天下大勢,分久必合,合久必分”[1]。這句話便體現了作者反對分裂,主張和平統一的情感。
二、《三國演義》的藝術成就
我們都知道,雖說《三國演義》的主要內容是描寫三國時期的歷史故事,但是它并不完全是一部歷史著作,在整部作品當中我們可以看到作者在原有歷史故事基礎之上的藝術加工,因而它其實是一部非常經典的文學作品。經典的文學作品自然會擁有自己的藝術成就,《三國演義》的藝術成就體現在多個方面。
(一)塑造了鮮明生動的人物形象
在《三國演義》眾多的人物形象當中,作者能夠做到把每一個主要的人物形象都刻畫地性格鮮明、形象生動。例如:智慧化身的孔明,智勇雙全的周瑜,忠厚誠懇的魯肅,以“義”為重的劉、關、張等。一個個鮮活的人物形象構成了一幅絢麗多彩的畫卷。那么羅貫中又是如何做到這一點的呢?其主要是通過不同的故事情節,將人物的性格特征進行反復地渲染。例如作者描寫諸葛亮的出場,并不是直接地把他推到讀者的面前,而是通過他人的談論與推薦,讓諸葛亮這個人物蒙上了一層神秘的面紗。接下來劉備的三顧茅廬,作者著重描寫了諸葛亮的兩次不見,再加之臥龍崗的景色烘托,同時將劉備的求賢若渴通過張飛的急躁和粗暴表現出來,這些都能使諸葛亮的非凡才能和高潔的品質躍然紙上。作者就是通過這樣一個又一個的情節描寫,為我們留下一個又一個生動的人物形象。
(二)戰爭場面驚心動魄
《三國演義》中所描寫的戰爭場面多達四十場,每一個場面都可以用驚心動魄來形容。羅貫中擅長通過描寫交戰雙方的戰略戰術,并通過對交戰雙方的力量對比以及轉化其地位的方式,使戰爭場面的描述變得更加豐富多彩,同時也將戰爭中的復雜性與多樣性淋漓盡致地表現出來。例如在最著名的赤壁之戰中,最開始處于優勢地位的當屬曹操,但是由于孫劉的合作,加之諸葛亮、周瑜等人的計謀,促使孫劉聯軍在劣勢的情況下扭轉乾坤。赤壁之戰中描寫的最好的場面當屬火燒曹軍,黃蓋的詐降船乘風靠近曹操船只,緊接著火船借助東風之勢奔向曹軍。在這段情節中將黃蓋詐降、火燒赤壁寫得起伏迭宕,氣勢如虹。曹軍在熊熊大火之中四處逃竄,痛苦的哀叫聲此起彼伏,這些描寫怎能讓讀者不體會到驚心動魄的感覺呢?
(三)現實主義的創作方法
眾所周知,歷史演義的創作為了達到故事情節曲折離奇的效果,往往會在描寫正史資料的基礎上,加入大量的野史逸聞。而《三國演義》的創作確是以現實主義為主的。作者主要是通過擴展正史資料與民間傳說的方式對故事的內容進行描述,生動地再現了當時人物可能出現的言語行為,并將一些離奇的人物故事加以剔除,這才成就了《三國演義》現實主義的特點。但是也不能夠完全否定有些民間傳說由于千百年來眾人的加工創作,或多或少地會使人物的才能和品德大大地超過了歷史人物的本身。但這不僅沒有影響到《三國演義》現實主義的特點,反而使人物的形象變得更加的完整鮮明。
(四)語言簡潔明快
相比于傳記文學語言,《三國演義》的語言更加通俗化,這是我國長篇小說的一個創舉?!度龂萘x》的語言雅俗共賞,其用簡潔明快的語言為我們呈現出許多生動的片段。例如:諸葛亮在死前巡視軍營那一段,雖然只字片語,卻生動地刻畫了諸葛亮“鞠躬盡瘁”的忠臣形象[2]。
三、《三國演義》對后世的影響
《三國演義》對后世的影響可以從兩方面來說。
一是思想意識上,《三國演義》中存在著很多的理想人物,他們身上的道德品質和精神一直被后世人所推崇,例如諸葛亮的“忠”,劉、關、張三人之間的“義”。后世人民常常會效仿小說中劉、關、張“結義”的方式組成各種組織來進行斗爭。但是這種“忠義”的思想后期卻成為了封建統治者進行封建統治的武器。封建統治者們利用“忠義”思想中所蘊含的君臣之間片面的道德關系,即臣子忠于君王才是最好的報恩方式,成功地穩固住了自己的江山社稷。
二是文學創作上,《三國演義》是對宋元話本劇的繼承與發展,它的出現代表著歷史小說進入到了新紀元。自此以后,社會中產生了大量的歷史小說,從《開辟演義》到《清宮演義》,都或多或少地借鑒了三國演義的創作藝術,但是他們的成就還是無法超越《三國演義》。除此之外,《三國演義》中的故事也被搬到了大熒幕之中,并且深受觀眾的喜愛。三國演義不僅具有文學價值,也為后世帶來了很多的經濟價值。
四、結語
《三國演義》作為我國四大名著之一,它的藝術成就是顯而易見的,它對后世文學創作的影響也是不可磨滅的,相信在未來它還會繼續影響著一代又一代的文學創作者。
參考文獻:
[1]羅貫中.三國演義[M].人民文學出版社,2006.
[2]游國恩,王起,蕭滌非,費振剛.中國文學史[M].人民文學出版社,2008.
(作者簡介:張斕,黑龍江省鶴崗市一中,高中學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