鈕镠
摘要:隨著我國水彩畫的不斷發展,已經形成了東西方文化相結合的中國水彩藝術,其中王肇民的繪畫風格就具有其獨特的魅力。基于此,本文分析了王肇民繪畫風格的特點,包括靜物中的塊面感和靜物中的表現力,討論了王肇民繪畫風格的美學價值,包括構圖力量美、塑造力量美和生命力量美,探析了王肇民繪畫風格的影響,包括為廣東水彩畫藝術的發展奠定基礎和對廣東水彩畫的審美意識造成影響。
關鍵詞:王肇民 水彩畫 繪畫風格
我國著名水彩畫家王肇民的繪畫風格具有獨特魅力,將東方的繪畫觀念與西方的繪畫方法進行結合,衍生出了標志性的中國水彩藝術。王肇民的繪畫風格莊重大氣且堅實渾厚,運用多種繪畫技巧將水彩的豐富性體現出來,生動形象的將物象本質凸顯出來,通過繪畫風格來展現自己的內心感悟,具有其獨特的美學價值,為我國水彩畫的后續發展造成了諸多影響。
一、王肇民繪畫特點
(一)靜物中的塊面感
王肇民的水彩畫具有獨特的繪畫風格,在勾勒靜物時將其魅力充分的展現在畫中,以東西方繪畫技巧相融合的方式完成水彩作品。在王肇民的繪畫中,具有強烈的塊面感,應用多種色塊讓層次形成遞進,既有對比性,又有質感性,將每個物體的特點展現得淋漓盡致,屬于王肇民繪畫風格的特點。例如,《荔枝》是王肇民的代表作之一,將荔枝的紅作為主體色塊,輔助為綠、白和黑,整體的繪畫風格具有清晰的塊面感。利用色塊和外形的變化進行簡單的構圖,但是呈現出的效果卻不簡單,比如《荔枝》中的梯形花瓶應用了深色的花紋和直線的光斑,讓花瓶脫離平面感,還多了些許趣味性。王肇民繪畫風格的特點之一是其繪畫中所帶有的塊面感,簡單的技巧卻有著純熟的應用,讓整體構圖簡潔又大氣,體現了王肇民深厚的繪畫功底,讓其繪畫風格在作品中充分展現。
(二)靜物中的表現力
讓靜物中的表現力得以展現也是王肇民繪畫風格的特點之一,用其構圖的整體感和細節的豐富感處理繪畫作品,通過干練的筆觸展現作品的內在形式,給人帶來美的體驗。想要在繪畫中對靜物的表現力進行體現,就要求繪畫者本人能夠將自己的理解與情感融入其中,讓觀看者能夠與作品產生共鳴,從而實現展現繪畫作品內在的目的。例如,《水仙》是王肇民的繪畫作品之一,通過藍色和綠色的簡單色彩進行構圖,在整體呈現中體現出強烈的明暗對比,除了具有寫實意義的繪畫技巧,更重要的是其繪畫風格中所體現出的人文內涵。水仙具有易生存的特點,反映到人身上就是淡泊名利,這正與文人風骨相契合,在其繪畫的強大表現力中體現出王肇民本人的思想和態度,顯示了他對事業的追求與渴望。靜物中的表現力讓水彩畫具有生命力,并不只是展現某個事物,還將其精神內涵有所體現,讓水彩作品中的思想感情得到展現,耐人尋味的同時還散發著寂靜的美。
二、王肇民繪畫風格的美學價值
(一)具有構圖力量美
王肇民繪畫風格的獨特魅力體現在其美學價值上,構圖中帶來的美感就是其中一種,為整體作品的表現性和藝術性定下框架,在各種因素的制約和控制中展現其繪畫風格的構圖力量美。繪畫的構圖確定了作品的發展方向,作者在構思的過程中對整體進行構圖,讓畫面更加和諧和均衡。王肇民的構圖就可以讓人的注意力得到集中,不會偏于某一點,在空間劃分中具有科學性,讓每個元素都能夠在不突兀的位置上展現其魅力,講究“平面構成”的形式,注重色彩冷暖的構圖,進而為作品的完成奠定堅實的基礎。例如,王肇民的繪畫作品《靜物》就是將冷暖色彩進行充分應用的構圖,讓兩種色調能夠和諧的融合與繪畫作品中,將該作品改變為黑白照片的形式就會更加一目了然,突出繪畫作品的整體氣氛。王肇民的繪畫風格具有構圖力量美,帶給人們總結性的思考,讓其內部元素的空間配置具合理性,明確作品中的主次順序,體現出其繪畫風格的美學價值。
(二)具有塑造力量美
塑造力量美是王肇民繪畫風格的美學價值之一,通過畫筆的力度感來塑造繪畫作品的美感,展現其繪畫風格中的剛勁有力。繪畫作品的完成離不開筆法,無論是用筆的趨向或是姿態都會對落筆后產生的線條造成影響,王肇民的用筆就把握到了筆法的精髓,熟練使用大小筆觸,從而使用柔軟的畫筆完成了多變的作品,展現了其力量美。在繪畫作品的塑造中,其張力的凸顯離不開筆的張力,在正確的用筆中把握畫面的構成與組合。干畫法是王肇民習慣使用的繪畫技巧,使用這種筆法可以得到堅實、凝重的效果,保證其結構的有力性,突出塑造力量美。例如,王肇民的繪畫作品《石榴》屬于其畫水果的一個代表,在對石榴的描繪中,其結構類似于建筑,具有力量性和堅實性,石榴圓中帶方,在其對照中展現出其獨有的美學價值。塑造力量美更直觀的表達是柔中帶剛,王肇民在毛筆作畫中會將柔化的因素帶入到其中,不同于完全明確的強硬,比如塞尚的繪畫作品,王肇民的繪畫風格是通過柔化來對整個作品起到加強作用的。
(三)具有生命力量美
“把靜物當人畫”和“人當物畫”是王肇民對繪畫的理解,讓不具有生命力的物體被賦予品質,讓具有生命力的人落筆于形,體現出其繪畫風格美學價值中的生命力量美。在通常對靜物的理解中,靜物是冷漠且死板的,但是在繪畫中卻要賦予其生命力,在作畫者本身的心中就應當有與其對應的品質,才能繪出富有意致的作品。例如,王肇民的繪畫作品《荷花玉蘭》就是對殘花的繪制,用王肇民本人的話來說就是“畫其生命的變化”,鮮花可愛,殘花可憐,在王肇民的繪畫風格中更加喜愛畫殘花,這是因為殘花更能夠體現作品的生命力,展現其生命力量美。在繪制靜物時,王肇民會將靜物當做具有生命力的事物去畫,而當其與具有生命力的事物同時出現時,二者又會落根于形,從形的角度對物和人進行描繪,由形開始,由形結束,從形的角度來看出畫面的品質。王肇民的繪畫風格不會脫離出形,其美學價值也體現在其繪畫的生命力上,從形的角度探究事物的生命力,感受事物的美,是完成優秀繪畫作品的前提。
三、王肇民繪畫風格的影響
(一)為廣東水彩畫藝術的發展奠定基礎
王肇民的繪畫風格在其美術教學上得到了傳播,不同于其他教師,他認為繪畫風格是可以教的,讓學生們對他的繪畫風格進行了解并學習,為廣東水彩畫藝術的發展奠定了基礎。例如,黃增炎的水彩畫表現技巧就是在王肇民基礎上發展而來的,在融入自己理念的同時,繼承了王肇民繪畫風格中的深沉與渾厚,在其作品《模特與雕塑家》中,就可以看出王肇民繪畫風格的影子。王肇民繪畫風格的獨特魅力使得在畫壇得到了廣泛的傳播,讓諸多繪畫家受到了他的影響,包括廣州美術學院畢業的學生,甚至還包括不是弟子的其他繪畫家,可以說王肇民的繪畫風格為他們起到了引導的作用,又因為每個人不同的創作思想加以改進,形成了屬于他們自己的獨特繪畫藝術,影響了廣東水彩畫藝術的發展。在王肇民的影響下,許多繪畫家得到了發展,典型人物包括陳海寧等,他們的作品具有深刻的文化價值和精神關懷,讓觀看者的心靈得到感悟,達到與繪畫作品的共鳴,在平靜中蘊含深意,形成了具有獨特魅力的繪畫風格。
(二)對廣東水彩畫的審美意識造成影響
王肇民的繪畫風格不僅僅來源于國外的傳入,還包括我們民族的文化,這是基于我們本民族特色發展而來的繪畫風格,其建立對廣東水彩畫的審美意識造成了影響。吳冠中先生率先提出了“形式美”的概念,而王肇民所追求的形式美體現在繪畫中的民族性,從他個人的角度對我國傳統文化進行學習,從而展現了其繪畫風格的獨特魅力。王肇民強調民族風格的實踐離不開思想上的提高,在不斷學習中理解中國傳統繪畫作品的筆法和意境,吸收中國式的表現方法,創造出具有東方美的審美意識,這大大的影響了廣東水彩畫藝術。創作的過程就是審美對的過程,通過民族性展現精神性,讓繪制出的作品具有人文精神。將中國的傳統風格進行現代化的轉變,王肇民在不斷研究中建立起具有獨特性的審美意識,這對廣東水彩畫造成的影響是十分深遠的,在后續發展中多多少少會受到其審美意識的影響,延續其中的精華部分,給予其他繪畫家在探索形式方面足夠廣闊的空間。
四、結語
綜上所述,王肇民的繪畫風格獨樹一幟,在國內畫壇有著舉足輕重的影響,為我國水彩畫的發展有著重要的導向作用。從實際的作品中探析王肇民繪畫風格的特點,并對其美學價值進行深入分析,在構圖中感受穩定,在塑造中感受力度,在生命中感受靈魂,圍繞廣東水彩畫的發展和審美意識展開對王肇民繪畫風格影響的探析,了解王肇民繪畫風格的獨特魅力。
參考文獻:
[1]于婧.質感與量感的完美表達——王肇民寫實水彩藝術作品創作審美與表現研究[J].大眾文藝,2016,(20):122-123.
[2]韓爽.探析王肇民水彩的衍生成就[J].現代裝飾(理論),2016,(08):140.
[3]韓爽.探討王肇民水彩畫的基本特點[J].現代裝飾(理論),2015,(12):188.
(作者單位:青島大學美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