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建水
摘要:課程改革是教育改革的核心,也是實施素質教育的核心和實現高質量基礎教育的必有之路。中學體育課不僅是全面發展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而且是全面發展教育的重要手段,學生只有體制強健,精力充沛,才能順利地完成學習任務。因而把現代學習方式(自主學習、合作學習、研究性學習)引入中學體育課堂,以此來促進中學體育課堂教學效果顯得尤為重要。
關鍵詞:現代學習方式;自主學習;合作學習;研究性學習
學習方式是指人們在完成學習任務過程中的基本行為和認知取向,是學習新知識或解決問題時所采取的一貫方式,具有自主性、探究性和合作性等基本特征。引導學生開展自主、合作、探究、學習。使學生承擔起學習的責任,成為學習真正的主人,從而有效地激活學生封存的記憶,喚醒學生沉睡的潛能,完善學生的認知策略,改變、豐富與提升學生的情感、態度和價值觀,充分而辯證地彰顯教育教學的認知功能、情意功能、文化功能和社會功能。
一、研究對象和方法
(一)研究對象:初二學生
(二)研究方法:
問卷調查法:針對我校初二學生進行了發放問卷式的調查,調查范圍為部分初二學生110名,收回有效問卷106份,回收率為96.36%,并對收回的有效問卷運用統計方法對具體數據進行分類分析和總結,得出結論。
二、結果與分析
(一)把自主學習引入我校體育課堂教學
自主學習是一種學習方式,是由學生自己決定學習內容、學習方法、學習強度、學習結果評價的學習方式。作為個體終身學習生涯的一個片段,中學體育課堂必須使學生養成自主學習的習慣。學會自主學習,是學生進行終身學習以適應社會發展的必要條件。
(二)把合作學習引入我的中學體育課堂
合作學習具體包含以下含義:第一,合作學習是以小組活動為主體進行的一種教學活動;第二,合作學習是一種同伴之間的合作互助活動;第三,合作學習是一種目標導向活動;第四,合作學習是以各個小組在達到目標過程中的總體成績為獎勵依據的學習活動;第五,合作學習是由教師分配學習任務和控制教學進程的學習活動。
1.師生互動
在體育課教學過程中,從人道主義出發,從社會主義思想體系出發,以師生之間的相互尊重、互相合作為基礎,完全排除強制手段的運用,與學生建立一種親密的合作關系,從而推動體育課順利開展,教學目標順利達成。
2.生生互動
著眼于學生與學生之間的互動,把團體協作納入課堂教學,通過組織開展學生小組合作性活動來達成課堂教學目標,同時促進學生的個性與群體的協同發展,同學之間相互依賴共同完成教師給予他們的學習目標,在完成目標過程中不僅要對自己負責,還要對整個協作小組負責。
3.師師互動
教師之間在知識結構、智慧水平、思維方式、認知等方面存在重大差異,即使是教授同一課程的教師在教學內容處理、教學方法選擇、教學整體設計等方面的差異也很明顯。因而通過教師與教師之間就所教授內容的互動,教師們可以相互啟發、相互補充,實現思維、科研智慧上的碰撞,從而產生新的思想,使原有的觀念更加完善和科學。
4.全員互動
全員互動是把學生與學生、教師與學生、教師與教師、教師與學校、學校與家庭和社區、一般教育和特殊教育的全面合作,共同來推動課堂教學,處理好各種關系,讓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到課堂教學中來,共同完成體育課堂教學目標。
(三)把研究性學習引入中學體育課堂教學
研究性學習是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選擇和確定專題進行研究,并在研究過程中主動地獲取知識和運用知識解決問題的學習活動,它針對傳統課程與學生生活世界剝離的弊端,沖破科學疆域的束縛,努力向學生的生活和經驗回歸。
1.培養學生的探索與創新意識
引導學生在體育課堂學習過程中,以一種探索世界的心態,在深入了解學習內容后,從以下幾個環節入手:選題——成立課題小組——可行性分析——聘請導師——制定研究方案——形成報告——課題實施——結題。學生在這一過程中必須具有鉆研精神和不因循守舊的創新意識,能夠及時發現、撲捉學習過程中的新的信息,并及時將其轉化為研究論證的成果。
2.開發學生良好的意志品質和個性特征
人們在研究活動中總會遇到這樣或那樣的困難,是知難而進還是遇難便退;是孜孜不倦、鍥而不舍,還是蜻蜓點水,在很大程度上關系到個體的意志品質。教師要善于引導學生對研究目標、研究過程、研究結果進行思考、設計、預測、評估。
3.幫助學生養成自主和主動的學習習慣
使學生真正成為研究的主人,成為研究活動自覺的、積極的參與者,成為知識的主動探索者和發現者,成為自己主動建構與發展的主宰者,并在參與與研究的過程中實現自主性、主動性和創造性的發展。
4.培養學生合作意識和交往能力
在研究性學習中,例如:魚躍前滾翻在現實生活中的意義的研究過程中,要培養和發揚學生團隊合作的精神,幾個人分為一組,共同交流和分析研究信息和研究成果,在研究和探索中學會相互尊重、相互信任、相互關愛,共同完成這一課題。
三、結論
把現代學習方式融入中學體育課堂教學對于信息技術變革帶來的信息總量的急劇增長,知識更新越來越快,社會變化更加復雜的現代社會來說顯得尤為重要,我們要學會引導學生自主地探索未來的社會。
參考文獻:
[1]陳德琥,李本友編著.現代學習方式[M].合肥:合肥工業大學出版社,2009.4.
[2]毛振明主編.實用學校體育學[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9.8.
[3]章羅庚著.校園體育文化導論[M].長沙:湖南大學出版社,2009.3.
(作者單位:北京市第十八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