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社會老齡化加劇,我國康復、護理人才缺乏日益明顯,并且康復醫療資源總量不足,分布不均,地區間差距較大。為解決上述問題,2017年11月8日,國家衛計委發布《關于印發康復醫療中心、護理中心基本標準和管理規范(試行)的通知》(下稱《通知》)。其中明確提出“鼓勵社會力量舉辦康復醫療機構、護理機構,打通專業康復醫療服務、臨床護理服務向社區和居家康復、護理延伸的‘最后一公里”。
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要完善國民健康政策,為人民群眾提供全方位全周期健康服務。獨立康復醫療中心、護理中心是對醫院內設康復部門和護理單元的有益補充,是全生命周期健康服務鏈上的重要環節,推動其貼近社區、服務家庭,對于推進分級診療、促進醫養結合具有重要作用。
在本次發布的《通知》中,衛計委就康復醫療中心、護理中心設置工作提出了以下要求:
康復醫療中心、護理中心功能定位以貼近社區、服務家庭為主,對于推進分級診療、促進醫養結合具有重要作用。各級衛生計生行政部門應當高度重視,加強組織領導,完善配套政策,確保工作落實到位。
康復醫療中心、護理中心屬于獨立設置的醫療機構,依法獨立承擔民事責任。康復醫療中心、護理中心的設置審批權限由省級衛生計生行政部門按照《醫療機構管理條例》及其實施細則確定。鼓勵康復醫療中心、護理中心集團化、連鎖化經營,建立規范、標準的管理與服務模式。對申請舉辦集團化、連鎖化康復醫療中心、護理中心的,可優先審批。
各級衛生計生行政部門應當將康復醫療中心、護理中心納入當地醫療質量管理與控制體系,加強醫院感染防控等服務風險管理,嚴格落實相關專業管理規范與制度,確保醫療質量安全。
康復醫療中心、護理中心應當與區域內二級及以上綜合醫院建立協作關系,不斷提升醫療服務能力,確保醫療質量安全。有條件的康復醫療中心、護理中心可以采取家庭病床、巡診等方式提供上門服務。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