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玉丹
摘要:實踐教學在提升環境工程專業的學生的專業技術能力上有著顯著優勢。本文從教師和學生兩個角度,針對競爭激勵機制的建立、考評方式等方面對實踐教學考核評價體系的各個環節進行了設計,對開展實踐教學考核的途徑方法進行了調整。對于培養具備更好的實踐創新能力的環境工程專業人才具有重要意義。
關鍵詞:環境工程;實踐教學;創新能力;考核方式
1 專業實踐教學過程現狀
在我國,雖然教育部專門設立了環境工程專業建設指南,對環境工程專業的主干課程、基礎課程、實踐課程等做出了明確的規定,并設置了各種形式的實踐教學環節。然而很多研究表明,目前我國的教育理念尚未完全轉變,在我國許多高校中,因人設課的現象仍比較常見,且課程間缺乏聯系,重復現象比較嚴重,這種現象在實踐教學中更為突出。而各個實踐教學環節又比較分散、自成體系,尤其是實驗課程,更是相對封閉,缺少配合[1]。環境工程專業實踐教學牽涉的范圍廣、難度大,光靠專職教師很難完成,院系領導及相關職能部門都是影響實踐教學效果的重要因素。在實際教學開展中,教師容易偏重于書本、理論,這就造成了學生在知識體系完整度和實踐認知能力方面的欠缺。
2 設計目的
實踐教學不僅是高等學校培養人才的重要手段而且是創新能力培養的有效載體。傳統的實踐教學只是對學生在實驗的基本技能上進行了簡單訓練,而沒有創新能力的培養。對實踐教學考核評價體系建立的各個環節進行設計,對開展實踐教學考核的途徑方法進行調整,有助于學生在主動獲取信息和知識的過程中采取探究式學習方式,形成良好的專業素養以及專業學習習慣;可有效調動學生的主體意識,讓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與方案設計能力和創新意識獲得明顯提升,使教師與學生對于本專業的基礎課程、學習內容、學習目標、專業技能要求形成更為清晰的認識;提高學生在課上與課下的學習積極性與自律性;培養學生的耐心和實干精神,鍛煉同學的人際交往、溝通能力和社會實踐能力;為社會輸送真正具有實踐創新能力的專業人才。
3 考核方式設計的主要內容
3.1 建立多元細化的競爭激勵機制
要強化工程實踐能力的培養,就必須將實踐教學的各個要素作為考評指標來建立一個綜合評價體系,由此來評價學生的工程實踐能力。具體來說,環境工程專業學生工程實踐能力的多元評價因子,包括以下內容:基本實踐教學、校內實踐教學和校外實踐教學。將這三大類中的各個細化的評價因子納入到環境工程專業學生工程實踐能力綜合評價體系,最終評定學生的工程實踐能力成績,工程實踐綜合成績與學生的評優、評先和推免掛鉤,激發學生的積極性,來提高環境工程專業學生的工程實踐能力。
教師在課堂講授時將重點講解內容進行分解,只用1/4的學時進行專業知識點講授,設置課程實踐任務,提供給學生真實的項目背景和設計要求,鼓勵學生自己探索合適的設計方法,展開設計流程[2]。學生在課堂上能夠組織團隊進行設計方案的創作,開展團隊討論,在此期間,教師注重對學生實踐能力的觀察,按照指定的各項細化的能力指標進行考核評價,可對學生提高專業素質和技能起到一定的作用,但還有一定的改善空間。在調整實踐教學考核評價時,可考慮將評價與評學相結合、量化考核與模糊評價相結合。
3.2 學生設計,專業教師考評
讓學生來設計與課程相關的實踐內容,比如有些戶外實踐可能需要用到實驗室,而實驗室里有限的設備限制了實驗方法的選擇,因此,在將實驗課題下發至學生以前,教師首先將實驗室現有的主要設備列出清單發給學生,同時提出要求:①設計的方法應合理,選用的儀器應得當;②樣品前處理方法選擇合理,要考慮干擾的排除;③測定步驟完整;④準確給出結果計算公式。整個綜合性的時間過程,教師都要采取以“場外指導”為主的實踐指導方式,主要針對學生在實踐中出現的問題,指出解決問題的思路和一般方法[3]。教師在學生實踐的過程中考察學生的實踐設計的全面程度、能力的展現、實踐過程的完整性和綜合表現,最后根據實踐結果的不同而進行評定與考核。
實踐的結果可以讓學生來參與考核,實踐考核的成績分為實踐理論部分和實踐部分,分別占30%和70%,而實踐部分又可分為實踐預習(25%)、實踐操作(40%)和實踐報告(35%)三大部分。可以讓同學們自評也可以讓小組之間交換評定,獨立分組也可避免抄襲。總之不管這兩種方式如何進行,都可以讓學生去提出質疑、發現問題,更加規范的參加每一次實踐活動,提高學生學習的主動性,與實踐教師有進一步的直接交流[4]。
3.3 學生參與教師的考評
教師對學生在課程講授過程中所掌握的理論和技能知識進行評價只是考核評價的一個方面,學生還可在課程結束后通過教學目標是否達成、教學內容是否充實、教學方法是否得當和教學效果是否良好四個方面對教師進行評價。這樣教師就能夠掌握每次課程在教學中的優缺點,在今后的教學中調整教學的方式與進度,才能保證實踐教學的教學質量[5]。另外,可將實踐教學考核體系納入到教師的工作績效評價上。如將教師組織學生參與實際項目的設計方案或參加知識競賽等各種比賽等工作轉換成一定的課時,這樣既能夠充分調動教師參與實踐教學的積極性,又能促進教師提高專業水平與業務能力。
參考文獻:
[1]秦楊, 賈磊. 環境設計專業實踐教學改革方案開展后的成效與反思[J]. 湖北第二師范學院學報, 2015, (05): 93-95.
[2]戴春皓, 秦普豐, 彭慧, 等. 環境工程專業實踐教學過程新方案設計[J]. 教育教學論壇, 2015, (36): 118-119.
[3]周作明, 荊國華, 呂碧洪. 環境工程專業本科工程教育實踐教學改革研究[J]. 化工高等教育, 2016, (05): 15-18, 86.
[4]劉艷, 魏洽. 環境工程專業綜合性設計性實驗教學的改革與實踐[J]. 實驗技術與管理, 2007, (11): 131-133.
[5]陳紹華, 杜冬云, 孫杰. 民族院校環境工程專業學生工程實踐能力提升對策研究[J]. 物流工程與管理, 2015, (04): 179-180, 2.
黑龍江省高等教育學會“十三五”高等教育科研課題(16Q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