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 鑫,趙月秋
(江蘇聯合職業技術學院南京衛生分院,江蘇 南京 210024)
陶行知的生活教育觀認為,職業教育作為一種重要的教育類型,培養的是面向生產、建設、管理和服務第一線所需的技術應用型人才[1]。《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也提出“大力發展職業教育,著力培養學生的職業道德、職業技能和就業創業能力,以滿足經濟社會對高素質勞動者和技能型人才的需要”。但職業教育對象在學習上體驗了較多的挫敗感,進入學校后又接觸難度較大的醫學基礎課程,學習興趣低下,學習動機欠缺。傳統課堂教學中教師的關注點在于規定時間內教學內容的灌輸,卻忽略學生知識的內化過程及客觀評價目標的達成情況,不利于護理人才的培養。“教學做合一”思想為提高課堂教學有效性指明了方向,教與學的過程在“做”的環節中得到有機整合,學生在“做”的過程中明確知識的意義,以提升職業能力和素養。筆者將“教學做合一”思想運用于壓瘡的預防與護理中,收到了良好的教學效果,現介紹如下。
護理學基礎是護理專業的核心課程,它亦是一門橋梁性課程,通過基本理論、基本知識、基本技能的傳授,激發學生學習動機,提升臨床勝任力,為今后學習專科護理打下基礎。
2010年衛生部在全國大力推廣優質護理服務示范工程,醫院越來越重視提升患者生活護理品質,提出了“三短六潔”的管理要求,以提高患者的滿意度。皮膚和壓瘡管理是臨床護理的重點內容之一,臨床工作中要求“院內壓瘡發生率為0”,對護士評判性思維能力、解決問題能力、專業知識和技能提出了較高的要求。
壓瘡的預防與護理是教學大綱和護士執業資格考試要求學生必須掌握的內容。本次授課內容知識點分散且理論性強,學生缺乏感性認識。授課內容為壓瘡的定義、發生原因、好發部位、危險因素、預防措施、病理分期、治療與護理。學生很難找到知識點間的聯系,理解掌握難度大。
本次授課對象為我校高職護理二年級學生,均為女生,大多來源于南京周邊地區。此年齡段學生多以自我為中心,好勝心強,部分學生比較內向,不善溝通,學生的抗壓能力較弱,羞于在課堂上展示自我,不夠自信。從以往的教學經驗發現,學生對新鮮事物充滿好奇,但注意力易分散,自主學習能力弱,對于理論性知識的學習缺乏興趣,存在厭學情緒。
學生已經具備了一定的醫學基礎知識,如病理學、藥理學、生理學知識等;在前期課程的學習中已經接觸過皮膚的結構與功能、皮膚清潔護理方法等內容,為本次課的學習做好了知識鋪墊;已掌握翻身、背部按摩、臥有患者更換床單的技術,為本次開展“教學做合一”教學模式提供了保障。
選取高職護理二年級兩個班學生為研究對象,隨機將一個班作為干預組,采用“教學做合一”思想設計教學并實施,另一個班作為對照組,采用常規教學模式。兩組年齡、生源地、前期課程學習成績比較,無顯著性差異(P>0.05),具有可比性。干預組課前利用QQ群、微信等發放導學案,引導學生查閱相關資料自主學習,讓學生根據導學案中的學習任務預習相應教學內容,運用百度腦圖制作知識框架,利用圖書館和網絡查詢壓瘡預防和治療措施。
2.2.1 教學思想的確定 實踐教學是職業教育的核心,“教學做合一”讓學生借由“做”生發出新價值的行動和思考[2]。注重與生活貼合,學生可以借助自身經驗搭建知識框架,知識不再枯燥,不再平面化,而是有著立體的結構,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注重與臨床結合,讓學生把知識轉化為解決問題的鑰匙,體驗學習帶來的快樂,不斷增強自信;注重與職業契合,訓練評判性思維,不做被動接受知識者,成為主動思考者。教學設計充分體現“以問題為驅動,以工作任務為導向,以學生為主體”,激發學生的潛能,變被動學習為樂學、樂思、樂動,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2.2.2 教學內容的整合 陶行知特別強調學習書本知識必須與學生已有的經驗相聯系,教師必須做好學生學習的引導者[3]。備課中根據學生的特點、護士執業資格考試及教學大綱的要求,對教學內容做了如下處理:首先將知識點進行重新編排,按照臨床工作路徑梳理為:識別壓瘡—判斷分期—剖析原因—識別危險—采取措施進行課堂組織,利于學生對知識點的消化和吸收;參考2009年國際NPUAP(美國國家壓瘡咨詢委員會)、EPUAP(歐洲國家壓瘡咨詢委員會)壓瘡防治指南、泛太平洋地區壓力性損傷的防治臨床實踐指南和相關文獻,對教學內容進行拓展:如補充介紹NPUAP提出的壓瘡分期、濕性愈合理論、臨床不同類型敷料,使學生的知識盡可能向臨床延伸,滿足職業崗位對人才的需求。將已學習過的技能與本次課程理論知識有機融合,采用“教學做合一”思想設計教學并實施,讓學生體驗用所學知識解決臨床實際問題的成就感。
2.2.3 教學實施過程 將整個教學分為4個模塊,層層遞進,環環相扣,每個模塊都對上一模塊學習效果進行過程性評價,以小組競爭與合作形式完成模塊任務,見表1。
(1)自我效能水平測量:采用由梁宇頌[5]編制的學業自我效能感問卷,用于評價學生對實現既定目標能力及行為的自我認識。該量表共有22個條目,分為學習能力自我效能和學習行為自我效能兩個分量表,量表Cronbach's α系數分別為0.75和0.82。該量表采用5級評分法,即非常同意、同意、一般、不同意和非常不同意。
(2)壓瘡知識理論成績考核:課程結束后對兩組均采用在線理論知識測試,檢測其對重難點知識的掌握情況。
采用Excel軟件對數據進行雙錄入,將數據導入SPSS 17.0統計軟件進行分析,兩樣本均數間比較采用t檢驗。
干預組自我效能總分、學習能力自我效能得分及理論成績均高于對照組,但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學習行為自我效能得分干預組高于對照組(P<0.05),見表2。
教師要懂得學生的心理、問題、困難,了解他們的愿望、脾氣,把學習的自由交給他們[3]。傳統壓瘡課程教學理論性強,知識晦澀難懂,教師一言堂,學生課堂參與積極性不高。本次課程采用“教學做合一”的授課形式,運用導學案引導學生課前自主學習,將學生分為學習小組進行學習,在團隊合作氛圍中他們感到更放松,敢于表達觀點,提高了課堂參與度。在授課時,充分利用學生的心理特征,采用小組競賽制,既保證了學習任務的順利完成,也活躍了課堂氣氛,使學生思維更加活躍。學生對于理論學習大多比較厭倦,因此課堂中運用了游戲、手機答題、角色扮演等學生易于接受的形式開展教學,并且在課堂中充分運用激勵機制,采用精神激勵和一定的物質獎勵,創造機會讓學生體會學習的快樂和成功。通過問卷調查和考核發現,干預組學習行為自我效能得分高于對照組(P<0.05),說明運用“教學做合一”的思想設計教學并實施,有助于建立和諧的師生關系和活躍的課堂氣氛,促使學生學習行為的轉變。教師不再是課堂的主宰,而在教學中師生作為共同體,相互促進和提高。
當今社會的迅猛發展對醫療行業工作人員的服務質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再需要“書呆子”和機械操作工,而是具有獨立思考能力、能夠應對隨時變換的臨床工作的專業人才。以職業活動為導向,加強課程內容與實際工作的聯系,有助于訓練學生的評判性思維能力,增強學生的臨床適應性。在授課中對書本知識進行了一定程度的拓展,教會學生批判性地認識教材,學會辨證地認識事物。

表1 壓瘡預防與護理“教學做合一”教學模塊及任務
在教學過程中,不僅注重學習結果的評價,更注重學習過程的評價;不僅評價知識和技能的獲取,更注重對學生綜合素養的評價,構建多元的評價體系。同時,還注重階段性地對學生進行評價,評價形式多樣,有同學互評、教師評價學生課堂表現、臨床帶教教師評價學生制作的壓瘡電子健康教育單,評價形式有知識檢測、作業考核、完成學習任務等,便于教師全面把控學生的學習進程,隨時調整教學節奏。學生在學習過程中不再僅關注理論分數,更關注心理素質、團隊合作能力、創新能力的培養。
采用“教學做合一”思想設計教學并實施,讓學生在課堂中手、眼、腦并用,促進職業能力的提升,值得進一步探索。
表2 兩組自我效能得分及理論成績比較(±s,分)

表2 兩組自我效能得分及理論成績比較(±s,分)
組別干預組對照組t P自我效能總分3.36±0.48 3.14±0.55 1.45 0.15學習能力自我效能3.24±0.62 3.16±0.70 0.53 0.59學習行為自我效能3.40±0.53 3.14±0.48 2.20 0.03理論成績87.30±13.87 82.43±23.26 1.09 0.27
[1]錢菁.談陶行知教育思想對職業教育課程改革的指導意義[J].職業教育研究,2010(11):122-123.
[2]吳林秀,劉春斌,廖小瓊,等.陶行知“教學做合一”理論在高職護理專業心電圖教學中的應用研究[J].廣西教育,2014(31):72-73.
[3]張炳生,張東萍.陶行知教學思想探析[J].教育探索,2009(11):6-8.
[4]胡小芳.力學公式在壓瘡預防教學中的應用[J].護理研究,2010,24(13):1208.
[5]梁宇頌.大學生成就目標、歸因方式與學業自我效能感的研究[D].武漢:華中師范大學,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