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怡
【摘 要】傳統京劇是我國的國粹,它不僅歷史文化底蘊深厚,也具有很高的音樂審美價值,直到今天仍然煥發著光彩。研究傳統京劇音樂的審美特征,既是為了傳承我國優秀的傳統音樂文化,也是為了給當代的音樂創作提供啟迪和借鑒。
【關鍵詞】京劇;音樂;審美
中圖分類號:J818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7-0125(2017)23-0011-01
京劇作為一種集舞臺表演與說唱藝術于一身的傳統戲曲,其以獨特悠長的韻味、復雜多變的唱腔、神形兼備的表演、色彩斑斕的服裝、華麗夸張的化妝而征服了無數國人,并走出國門,在世界音樂藝術領域大放異彩。京劇誕生較晚,卻能在眾多傳統戲曲類型中脫穎而出,要歸功于其獨樹一幟的審美特征,研究傳統京劇音樂的審美階段和審美特征,對傳承我國優秀的傳統音樂文化和啟發當代音樂文化創作都具有重大意義。
一、傳統京劇音樂的審美階段
(一)“聽戲”階段。早期的京劇不論在表演形式上還是發聲特色上都與成熟時期的京劇有很大不同。大約在京劇誕生的十九世紀中期,一直到二十世紀初葉,京劇都是以“聽”為主的藝術。在那個時期,雖然京劇早已把說唱中的敘述體改為代言體,但敘述的成分仍然很重,甚至大于抒情的成分,這就決定了京劇必然以“唱”見長,在欣賞層面則以“聽”為主。
(二)“看戲”階段。在經過了初期的摸索嘗試以后,京劇在數十年的發展過程中逐漸成熟起來,舞臺表演的重要性提升了,表演者的肢體語言更加豐富細膩,面部表情更注重生動傳神,于是京劇便迎來了“看戲”階段。這一階段的代表人物是梅蘭芳,他為京劇表演帶來了非常多的創新元素。如他改變了某些傳統劇目的情節,創新了表演者的服裝、道具和化妝,發展了不少大戲中的舞蹈,大大提升了京劇表演的觀賞性。“看戲”階段從二十世紀初一直延續要現在。
(三)“品戲”階段。隨著京劇被作為國粹登上大大小小的舞臺,并開始向海外輸出,民眾對京劇認識程度的加深,京劇藝術自身的發展都要求這項傳統戲曲藝術進入新的階段,可以說,從改革開放以來,京劇就逐步進入了“品戲”階段。一方面,京劇在傳統戲曲中的地位空前提高,上升為國家層面的主流藝術形式,京劇的受眾更為廣泛,民眾對京劇的了解也更加深入,觀眾對京劇的欣賞從聽音、看形的層面升華到了品味京劇神韻的層面。另一方面,民眾的審美趣味與京劇藝術歷經兩個世紀的互動,京劇表演更能深入國人的內心,而民眾也不再把京劇僅僅看作一種藝術形式,而是視為一種傳統文化形態,在看京劇的時候能深入品味其文化底蘊。
二、傳統京劇音樂的審美特征
(一)鑼鼓的生機靈動。鑼鼓,也就是打擊樂,在很多人的認識里,京劇里的鑼鼓是“邊緣”的,其存在的價值就是為京劇演唱和音樂伴奏,但實際上,鑼鼓之于京劇的意義要比伴奏重大的多。第一,鑼鼓賦予了京劇表演生機與活力。由于打擊樂具有其他樂器演奏不可能具有的強節奏感特征,因此在京劇表演者情緒表達、情節起承轉合等方面,鑼鼓都起著畫龍點睛的作用。第二,鑼鼓賦予了京劇表演靈氣和生動。在京劇音樂中,舞蹈表演和聲樂表現是不可分割的,鑼鼓通過變化的節律,與表演者的舞步、動作韻律相吻合,營造出一種聲形一體的協調美,能給與觀眾極大的審美體驗。
(二)皮黃的纏綿雋永。京劇是在融合了徽調、楚調、昆曲、秦腔、京腔等戲曲藝術的基礎上,吸納民間俗曲的元素而形成的。由于它有兩大主要聲腔——西皮和二黃(簧),所以京劇又被稱為“皮黃(簧)”。西皮唱腔往往是由三四度乃至五六度的跳動來構成旋律的,音調相對高亢,適合表達起伏不平的或者是徘徊婉轉的情緒,風格清麗纏綿;二黃以級進音程為主,整體音區偏低,旋律以凝重平靜為主,適合表達憂郁傷感的情緒,風格雋永悠長。西皮與二黃在風格上的差異使得京劇唱腔聽起來錯落有致,剛健與柔美并存,兩者協調配合又使得京劇音樂聽起來平淡而又意蘊動人。
(三)唱詞的典雅華美。“唱、念、做、打”是京劇演唱、表演的四大基本功,而“唱”和“念”都是直接與京劇的臺詞有關的,因此,在京劇音樂藝術中,唱詞也是非常重要的組成部分。早期的京劇唱詞往往取材于民間的演義小說和話本,并融合了部分地方戲曲的臺詞精華,受封建時代民眾文化水平的制約,民間文學的語言和地方戲曲的唱詞常有粗糙鄙俗的地方。后來,隨著京劇逐漸在社會上流階層中“走紅”,更有文學和藝術修養的文人不斷對舊有的唱詞進行二次加工,將大量用賦、比興的寫作手法運用到京劇臺詞之中,又對唱詞的用字造句進行雕琢,最終讓京劇唱詞變得瑰麗華美,工整而富于節奏感,充滿了古典文學語言的美感。
三、結束語
傳統京劇音樂曾經長久地帶給了民眾美的體驗和享受,隨著京劇音樂與流行音樂的融合,京劇獲得了新的時代魅力。廣大京劇藝術工作者應深入研究、體悟京劇音樂的審美性質和特征,為京劇的持續發展貢獻力量。
參考文獻:
[1]熊露霞.傳統京劇音樂的審美特征[D].中央音樂學院,2002.
[2]熊露霞.京劇皮黃音樂的審美特性[J].戲曲藝術,2014,35(04).
[3]彭瑜.京劇打擊樂的節奏與結構特點[J].音樂藝術(上海音樂學院學報),2012(02).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