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德帥+陳杰
摘 要:大學生學習成績是檢驗大學培養效果的一項重要標志,部分學生成績不理想,積欠學分過多,甚至面臨留級、退學危險,主要原因是這些學生對大學生活目標不夠明確,學習意志不夠堅定,時間精力分配不合理、學習方法不正確等;為更好培養精英人才,江蘇大學能源與動力工程學院加強多措并舉,力圖標本兼治,扎實推進“學困生”幫扶工作探究力度,對“學困生”實施綜合性、創新性管理。
關鍵詞:高校;學困生;幫扶;
一、開展高?!皩W困生”幫扶工作的背景
大學“學困生”一般指智力水平正常,由于學習方法、心態、動力、意志等原因引起的成績下降,落后于同學,未能達到學校規定最基本要求的大學生。近年來,隨著高等教育的普及,大學的入學門檻越來越低,越來越多的人擁有接受高等教育的機會,但是在各大高校中出現了大批高校學困生,并且這個數目在不斷增加,很多學生無法畢業。因此,制定綜合且有創新有實效的“學困生”幫扶計劃,開展高?!皩W困生”幫扶工作就顯得迫在眉睫。
二、分析“學困生”成因
通過高考選拔一同進入學院的學生綜合能力上沒有明顯差異,高中階段學習成績比較優異,但是進入大學以后,部分學生因為各種原因學習情況欠佳,達到教學計劃的基本要求存在困難,其后果就是留級、休學、退學等。分析可得以下幾個原因:
1.學習動力不足,沒有明確的大學生學業生涯規劃。剛脫離高考的大學生沉浸大學的喜悅中,經過三個月的歡樂假期后,很多學生并沒有做好進入大學的思想準備,在他們的認知下,大學這個概念就像中學老師說的那樣“解放了”。大學是什么?大學該做點什么?畢業后何去何從?進入大學前沒有思考過這些問題,入學教育時候又沒有入腦。結果就是學習積極性下降,逐漸與正常學習軌道脫軌。
2.高中時期很多學生是被動式的或者是填鴨式的學習,學習習慣并沒有培養起來。由于高考壓力,父母老師極度重視,無時無刻監督他們的學習,沒有電子產品,周圍同學大多受到類似壓力,他們的目標相對統一,即考上大學。進入大學后,遠離父母,缺少高中老師式的監督,周圍同學有的參加社團部門,有的吃喝玩樂,受如此萎靡之風氣影響,容易失去學習方向,常常把不掛科作為自己的學業目標,沒有了高中時候的好學生光環,潛意識里把自己定位成不及格學生并且理所當然的接受這種想法,沉迷各種熱門的網絡游戲,玩物喪志,對學習失去興趣,臨時抱佛腳,考前翻翻書。
3.缺乏正確的學習技巧,無法找到合適的學習方法。由于大學課程難度突然加大,上課速度明顯增快,部分學生的學習方式已經無法適應大學的學習進度,有些同學心存僥幸,沒有主動改變學習方式。然而大學課程知識點眾多,不像高中老師能夠留出大塊時間回頭幫助學生復習,漸漸地不懂的知識點積少成多,最后無法達到老師教學計劃的基本要求。
4.長期處于舒適區,抗挫折能力差??既胛以旱膶W生,高中階段處于中上水平,生活在外界夸贊之中,心理承受能力較差。進入大學以后,由于學業難度突然加大,部分同學無法很好的適應大學學習環境。在高中與大學的過渡時期沒能夠承受住壓力,情緒慢慢變得失落,學習目標變得模糊,對未來十分迷茫,產生逃避、畏縮等一系列消極心理及行為。除了學業問題之外,大學期間常常還摻雜著感情方面等問題,如果也受到挫折,就會對學習產生厭煩情緒,認為努力學習也不會有好的未來等一些負面想法。開始接觸網絡游戲,逃避現實,將大學寶貴時光耗散在虛擬世界之中,最終虛擬世界就成為一部分學生的心理舒適區,在那里他們能夠獲得成就感,他們得心應手,感到安全和舒適,害怕外界帶來的失敗和改變。
三、多措并舉幫扶“學困生”
基于上面的“學困生”成因分析,幫助“學困生”提高學習成績,并且有效的擺脫學困的狀態,單從某個方面入手是遠遠不夠的,需要探索綜合性、創新性的幫扶之路,盡可能全方位的幫助“學困生”,從根本上解決學習困難的問題。
為此,從思想、心理、習慣、方法、幫扶機制五方面進行幫扶工作的開展,多措并舉,標本兼治,使幫扶行動滲透到學困生的思想和內心,讓他們在心理上逐漸建立自信,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和方法,做到全面和諧發展,確保幫扶工作不流于形式,真正見到成效。
(一)統一思想,明確學習的重要意義
班級方面:通過組織班委會,班會,學習經驗交流會,學習小組座談會等形式,從思想層面上提高學生對學習的認識,端正學習態度,提高班級凝聚力,激發集體榮譽感和“學霸”的奉獻精神,為參與幫扶工作卓有成效者頒發“幫扶之星”榮譽證書。
學業導師方面:加強對學生的專業知識規劃指導,開展一系列專業考研就業經驗交流會,加強學生對本專業考研方向、就業前景的深入了解。要求學生制定可行的學業計劃,加強與學生進行單獨交流,讓學生明確自己短中期的學業目標和長期的未來方向。對于大學生來說,規劃是需要進行動態調整的,是不斷修正的過程,要達到學業上的進步需要循序漸進,制定短、中、長期學業計劃,并根據自己的學習成績和專業發展的實際情況不斷調整度,明確努力的方向。
輔導員方面:讓學生認識到實現自我價值的重要性,輔導員通過與學生深入交談,了解學生內心深處的想法,對癥下藥,一點點提升“學困生”的思想境界,把實現人生價值作為學習的動力源泉。通過組織一些素質拓展,提高“學困生”的能力,充實其大學生活。動員大學生走出宿舍,走下網絡。利用輔導員的工作特性,走進學生教室、寢室,在生活中給予針對性指導,幫助學生建立起正確三觀,鼓勵學生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提高學習效率,把學習的目標建立在提高為人民服務的能力上。
(二)黨員帶頭,朋輩助推幫扶共同進步。
發揮好“朋輩幫扶”模式的重要作用,充分挖掘發揮專業內黨員、預備黨員、入黨積極分子和各類團學干部在“學困生”幫扶工作中的重要角色。大學生黨員一般是思想先進綜合素質優秀,在“學困生”幫扶工作中既能承擔具體的一對一幫扶也能做好組織管理工作。優秀的黨員學生和學生干部帶領“學困生”一起奮發向上。
實行“一對一”乃至極度困難的“多對一”幫扶措施,黨員干部起到先鋒模范作用,帶動其他同學一起加入到幫扶工作中來,在幫助“學困生”的同時,幫扶者也能夠尋找自己學習過程中的不足,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共同進步,實現班級成員學習成績的全面提升。
(三)學霸引領,方法指導,高效學習實現短期提分。
經過深入調研,一般來說,不良的學習習慣以及學習方法會在一個宿舍內傳播,影響整個宿舍成員的學習狀況,相反優秀學生常常扎堆在某個宿舍。針對上述現象,實行“學霸宿舍對接學困生宿舍”。當臨近期末復習階段,學霸引導“學困生”利用高效的復習方法,為“學困生”整理復習提綱,“學困生”跟著學霸的復習計劃扎實整理知識考點,會在短時間內高效復習,迅速掌握知識點,達到快速提分的效果。
(四)心理輔導,關注情緒,緩解壓力調整狀態
學校開設有心理學課程,供學生自主選擇,緩解各種壓力,擺脫負面情緒。但是由于缺乏針對性,無法對需要心理指導的“學困生”獲得有效的幫助。如果通過學生之間以及輔導員的作用,多渠道搜集信息,真實全面的了解“學困生”的內心世界,幫助他們克服學習困難的心理障礙。
遇到學生由于心理狀況導致學習困難情況,學院負責心理的輔導員要有針對性的對“學困生”進行心理指導,幫助學生尋找問題并且分析解決的方法,提出相應個性化方案。周圍的同學應給予“學困生”一定的鼓勵,增強其自信心,積極拉攏“學困生”再次融入班級,讓其在班級中有存在感和價值感。有必要時可以對全體學生進行心理指導,一方面讓學生對自己的學習心理狀況進行動態調整,另一方面可以使用正確方式幫助周圍的“學困生”,使其擺脫負面情緒。
(五)完善機制,瞄準幫扶,落實獎勵制度保障
學院為幫扶者與被幫扶者設立專門的獎勵機制,建立相應規章制度,從根本上聚焦學生的學習,提高幫扶效果,營造學生之間互幫互助的良好學習氛圍。
針對學生上一年的學習情況,學院應進行全面調查研究,建立“一對一”幫扶名單并且提供幫扶工作的具體計劃以及學年目標,一學期之后再次進行調研,通過數據分析對有進步的“學困生”根據制定的獎勵機制進行精神和物質上的獎勵,對未見明顯成效的“學困生”進行了解談話,分析具體原因,得出解決方案,瞄準幫扶對象,實現學業上的精準幫扶。
四、結束語
讀書,不是逼著學生非做不可的事,而是讓學生感受到想要去做的事。僅僅憑學習成績評判一位學生優秀與否是片面的,但是學習成績卻是進入社會的第一道門檻,無論考研還是就業,擁有一個好的成績單就相當于一個敲門磚。要想使學院越辦越好,就應該大力開展“學困生”幫扶工作。幫扶工作對于“學困生”來說起的僅僅是輔助作用,解決“學困生”問題,究其源頭在于其本人是否真正認識到學習的重要性,大學生作為國家未來的棟梁,在社會各個領域中的精英人才,應當時刻懷揣著家國情懷,為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而不懈努力奉獻自己的力量。
參考文獻:
[1]劉紅波.趙進,歐陽九根.學習困難學生幫扶工作研究[J].中國成人教育,2008(5):73-74.
[2]黃巍.自我價值論對“學困生”幫扶的啟示和應用[J].文化學刊,2015(06):131
[3]楊東萍.高?!皩W困生”幫扶模式探究[J].管理觀察,2016(24):106-110
[4]李穎.網絡對當代大學生的心理影響研究[D].西南財經大學,2010.
[5]楊菊杰.獨立學院學習困難學生特點及對策[J].安徽工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2,29(5):139-1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