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道赟+謝靜
摘 要:以創新帶動創業,以創業引導就業,高校作為雙創人才的重要輸出載體,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本文以云南首批應用型高校云南經濟管理學院7年來對整個學校創業課程開設情況做切入點,以《創業基礎》課程教學設計改革為例,對應用型大學翻轉課堂教學設計改革與實踐進行研究。對于教學改革設計中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并提出相應的解決措施。
關鍵詞:創業基礎;翻轉課堂;教學改革
2015年1月,習近平總書記考察云南后為云南今后的發展確定了新坐標、明確了新定位、賦予了新使命。提出——云南要主動融入一帶一路國家戰略,努力成為我國民族團結進步示范區、生態文明建設排頭兵、面向南亞東南亞輻射中心,譜寫好中國夢的云南篇章。
為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考察云南重要講話精神,加快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和就業優先戰略,全力營造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良好氛圍,政府不斷激勵和支持創業創新,各行各業奮力闖出跨越式發展新路子。根據《國務院關于進一步做好新形勢下就業創業工作的意見》(國發〔2015〕23號)精神,云南省政府出臺《云南省人民政府關于進一步做好新形勢下就業創業工作的實施意見》(云政發[2015]53號)。《意見》中出明確提出云南省面對復雜的經濟和就業形勢,必須著力培育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新引擎,把創業和就業結合起來,以創業創新帶動就業。其中提到要加快校園創業平臺建設、完善“云嶺大學生創業引領計劃”、強化創業教育培訓等一系列關于高校開展雙創互動的新舉措。
在此背景下,云南經濟管理學院在雙創教育方面不斷地進行探索,也奮力為社會培養具有雙創精神的高素質應用型人才。云南經濟管理學院設置創新創業學院,科技創新中心、創業教育中心三大獨立創業教育機構,且一直把學生創業意識、創新思維、創新創業能力作為人才培養的目標,并納入人才培養體系。云南經濟管理學院創新創業學院依托智慧教室,采用翻轉課堂形式,結合國內外雙創教育的先進經驗,面向全體學生開設基于實踐的雙創教育特色課程。從創業通識教育、創業精英教育、創業專業教育全方位、分層次、立體化的開展雙創教育,讓學生全面了解、掌握并能實踐創新創業的相關理論知識和技能。
自2009年起云南經濟管理學院開設雙創教育課程至2016年,經過7年的不斷積累實踐,在課程開發、教學設計等方面都已取得一定的成績。截止到2016年,共完成《創業基礎》教學班110個左右,授課學生人數7000人左右,32課時/周。2015年度-2016年度參與評估人數為1800人左右,教學班級總體評分平均都達到了4.3分以上(滿分為5分),學生滿意度較高。且基于課程的不斷探索實踐,已于2015年編著并公開出版雙創教育專業教材《創業基礎》、《商業模式設計》,并于2016年再次改版。
綜上所述,整個雙創教育課程設計的目標并不是鼓勵和引導“全民創業”,
而是從培養大學生綜合素質的內在發展潛力出發,培育其創新精神,實練其創業本領,展示其創業才華。
培養創業意識——當代大學生的成長成才教育,就要秉承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欲”的教學理念,引導學生面對新鮮事物和復雜環境下積極的人生態度,培養吃苦耐勞、持之以恒的創業精神和創業意識。
啟發創新思維——為了幫助學生適應由于跨界思維影響帶來的商業模式改變,訓練學生形成互聯網的新思維邏輯,學會應用大數據平臺,構建“用戶為王”的新思維模式,結合不同專業的職業能力要求,訓練完整的團隊組建、項目選擇、產品設計、商業模式設計等系統的創業創新思維。
提升創業創新能力——結合不同的專業知識結構和職業能力結構,按照團隊管理能力、機會識別和評估能力、產品研發能力、商業模式設計能力等形成職業能力結構模塊。采取通識教育課、專業選修課、專業模塊課的方式,面向學生開放。
學院通過實施創新創業教育“全程化”課程教學,搭建“多元化”創新創業實踐平臺,助力學生創業落地,針對不同群體采取不同措施,強化就業創業“個性化”指導服務,近年來,學院就業率、創業率均位于云南省高校前列。
但在整個雙創課程體系設計過程中,仍存在有很多問題。其一,師資力量欠缺。整個雙創課程體系設計的最終導向一是通過課程設計激學生的創新創業意識,培養創新創業思維。二是培養學生洞察、把握商機的能力,增加青年創業者的創業成功率。而在此提到的師資力量欠缺不是僅指講授該門課程的教師要求掌握的教學技巧、課堂掌控力。更重要的是擁有較強商業實戰經驗的企業導師的加入,對具有創業潛力團隊的扶持、跟蹤指導,讓學業導師與企業導師緊密結合,而不是“理論”與“實踐”相分離。其二,翻轉課堂的設計必須要有更為強而有力的軟硬件支持。一是“翻轉”要想真的翻起來,必須借助互聯網平臺的助力,提前收集整理優質的微課、慕課資源,讓學生有針對性的對課程進行預熱,而不僅只是靠課上時間,真正做到O2O 教學模式,將課堂翻轉過來;二是“翻轉”的硬件條件離不開即專業“翻轉課堂”教室(智慧教室)。普通教室始終在激發學生思維、學習積極性有局限性,且不利于形成團隊作業、工作坊等有益的團隊協作形式。
因此在接下來的教學改革設計與實踐中,將從完善創新創業課程體系開發;引入數字化教學資源打造雙創教育慕課平臺;完善創業教育分層次培養及管理制度;完善創業師資隊伍建設等方面入手,最終完成創新創業課程體系應深度開發。
深化創新創業教育體系,將創新創業教育體系推出去、與市場做深度對接,構建高校與社會服務的渠道。真正將創業實踐落地、走入社會、走入市場經濟;將課程和社會就業、自主創業以及企業創新發展對接的培訓體系課程,為更多的社會企業和就業創業人員服務。
參考文獻:
[1].吳伯志.唐瀅.歐穎.高校創新創業教育再認識.[J]國家行政教育行政學院學報.2017(10)
[2].林丹萍.董梅軍.高校創新創業教育組織機構功能定位和發展路徑研究[J].創新創業教育.201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