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海林
摘要:色彩,作為國畫作品中的重要元素之一,其對于作品內涵的表述有著精準邏輯和闡釋,對于作品成型和意義的表達有著重要作用。重視國畫色彩,并關注其在美術作品中的運用和表達,理應成為美術工作者和愛好者關注的重要方面。本文著眼于國畫色彩,嘗試在簡要概述當前國畫色彩在美術作品運用現狀的基礎上,分析和尋求其在美術作品中運用的優化,以為美術工作者和愛好者互相探討與共同提高提供啟示。
關鍵詞:國畫色彩;美術作品;運用
中國畫,簡稱國畫,是中華民族幾千年文明的象征,國畫,作為一種藝術形式,對于豐富和發展藝術內涵有著重要作用,其所形成的作品,更是裝點世界的重要形式。為了增強美術作品效果,不少元素被有效融入其中,國畫色彩就是典型代表之一。色彩作為增進國畫作品效果的重要表現形式,需要加以重視。當前有關國畫色彩與美術作品研究的文章很多,本文從不同層面探究國畫色彩在美術作品中的運用。
一、國畫色彩在美術作品中的運用現狀
常言道:“欲知其所以然,需要先知其然”,因此,要想尋求和分析色彩在國畫作品中的運用自如,就必須先了解國畫色彩在美術作品中的運用現狀。
總體而言,目前國畫色彩在美術作品中運用較廣,且對美術作品的質量提升、內涵表達產生了積極作用。當前國畫色彩在美術作品中的運用方式主要表現在三個方面。第一,作為光源色,運用于美術作品中,讓物體在不同光線之下產生出不同的顏色。第二,作為固有色,讓美術作品在正常光照下呈現出其原本的顏色。第三,作為環境色,將物體自身的色彩進行改變和調整,使其展現方式更為鮮明,增強美術作品的表現力。這三種運用方式,都在一定程度上對美術作品的質量提升奠定了基礎。
但是,目前國畫色彩在美術作品中的運用,也呈現出較多問題。筆者通過文獻閱讀和梳理,進一步理清了各方面問題的集中表現形式,發現當前色彩在美術作品中運用的主要問題,主要體現在四個方面。第一,部分不是專業美術工作者和美術愛好者對于色彩的重視程度不夠,在國畫色彩運用上較為隨意,且很難進行精心設計,同時,部分美術工作者運用國畫色彩的積極性仍舊有待提升,更是在一定程度上不利于美術作品質量的進一步提升。第二,國畫色彩與墨的科學處理,在較長一段時間內,一直是美術工作者有待提高的重要方面,其對國畫色彩與墨的關系的重視度需要進一步提升,并且,在部分美術工作者的作品中不難發現,其對國畫色彩與墨相乎應方法的運用很是貧乏,影響了美術作品質量。第三,國畫色彩的基本原理,在一定程度上直接影響著美術作品的內涵詮釋和發展,但是不少文獻資料表明,當前美術工作者群體中有相當一部分工作者在運用國畫色彩于美術作品時,并未對國畫色彩原理有著清晰的了解,這無疑不利于美術作品的制作。第四,初學者甚至于部分美術工作者對國畫色彩運用于美術作品中的練習重視不足,而且在進行美術作品制作之前,或者說在進行美術作品知識的學習之后,并未注重國畫色彩的練習。不僅在這兩個環節,其他諸多環節中,也難以做到多練習、多提升。這些問題,在一定程度上形成了國畫色彩運用于美術作品的基本困境,需要采取相應舉措予以突破。
二、國畫色彩在美術作品中運用的優化策略
(一)提升重視,積極運用
美術工作者的重視程度,理應成為增強國畫色彩在美術作品中的運用的重要一環,但是,出于諸多方面的原因,在當前國畫色彩在美術作品中的運用里,作者的重視程度亟待提升,整個美術作品制作活動在這一現狀的推動下,很難獲得質量突破性提升。因此,要想進一步提升作者在增強國畫色彩在美術作品中運用的意識,必須改變這一現狀,采取多種舉措促進其意識層面的提升,加強對國畫色彩在美術作品中的重要性的基本認識,進而增強在創作過程中對國畫色彩的重視程度。
哪些舉措可有效提升美術工作者對色彩的重視程度?筆者認為,舉措的采取,要根據不同的情況,施加不同的策略,不可一成不變,更不可肆意而為,同時,要注重明確舉措施加對象,致力于作者自身作為意識的推進和提升。美術工作者要充分認識到國畫色彩對于美術作品質量提升的顯著作用,并發揮自身主動性和積極性,強化運用國畫色彩的意識,增進運用國畫色彩的能力。美術工作者要善于借助多種資源,尤其是網絡資源,獲得運用國畫色彩的基本技能,亦可通過觀摩成功案例的展示,進一步增強對國畫色彩在美術作品中的重要性認識。
(二)著眼分類,善用對比
國畫色彩,作為美術作品中的重要元素,其有著自身的特性,只有了解國畫色彩的特性,并掌握好、運用好這些特性,才可更為靈活、更有成效的將其運用到美術作品中,突出主體效果,提升作品藝術價值。國畫色彩的分類,就是其重要特性之一。要想更好的將國畫色彩運用于美術作品中,必須了解美術作品的分類,善于運用色彩對比,充分打造更為吻合美術作品需求的效果。這一目標的達成,需要合理有序地理清色彩分類,提升美術作品視覺成效。
具體來講,國畫色彩分類主要包括兩種形式,本文更為側重視覺效果分類。其主要是分為中性色、彩色兩種。美術工作者和愛好者應該認識到中性色主要包括白色、黑色、灰色等,其基本上沒有任何色相,這一點美術工作者必須明確。而中性色的功效主要在于將色彩對比相對強烈的情況轉變的相對柔和,增強視覺效果。彩色則與此相反。美術工作者和愛好者在將國畫色彩應用于美術作品過程中,需要著眼于這一分類,善于借助其實現色彩對比,墨色結合,要把中國畫與其他畫種的著色方法區分開來,以增強其作品的藝術表現力。
(三)了解原理,強化感知
國畫色彩具有一定的感知功能,這點在諸多研究中已經被有效證明。要想充分增強國畫色彩在美術作品中運用的效能,必須注重國畫色彩感知功能的發揮。那么,何為國畫色彩感知功能?其主要是指:作者作為美術作品的制作者,在掌握調色基本規則的基礎上,可以調制出眼睛所能感知到的各種色彩。因此,美術工作者要想有效實現這一目標,必須了解和掌握國畫色彩產生的基本原理。與此同時,我們需要知道,在有光的條件下,眼睛可以感受不同物體的繽紛色彩,而作者需要做的就是借助國畫色彩產生的基本原理,進行美術創作中墨色與彩色的深入融通。endprint
本部分結合國畫色彩的基本原理之一“色相”,進行簡要說明。我們經常會看到一個紅彤彤的蘋果,其本身所帶的紅色,我們可以稱之為固有色,其就是色相的具體表現。在掌握國畫色彩產生基本原理的基礎上,可以通過加入不同分量的水和其他顏色,對這一固有色進行調和,固有色會出現不同程度的變化,其色相就會發生變化。根據這一規律,美術工作者和愛好者可以經過進一步加工和制作,將其組合成為新的顏色,呈現出新的視覺效果。這就是了解原理,強化感知的重要體現。
(四)注重練習,增強實踐
練習,不僅是增強國畫色彩對美術作品提升作用的重要方式,更是強化美術工作者和愛好者對國畫色彩運用能力的重要舉措。注重練習,應該成為自覺行動,以增強國畫色彩運用實踐,切實提升國畫色彩在美術作品中的運用效果。練習的方式,要根據作者自身的情況而定,尤其是美術工作者愛好者的興趣特征,如有的作者在設計和運用國畫色彩時,喜歡用真實的色彩直接開展相關練習,用真實的效果來檢驗和提升自身對國畫色彩效能的認知和了解。但是,也有美術工作者出于各方面的原因,喜歡借助網絡手段在繪畫板上進行練習,借此提升自身對國畫色彩運用于美術作品中的能力和水平。
具體來講,美術工作者和愛好者注重國畫色彩在美術作品中的運用練習,以增強實踐,需要多方面的共同促進和努力。內部因素,也就是美術工作者和愛好者自身而言,要加深對練習的理解力,切實保證練習成效能夠深入落地。外部因素而言,與美術行業相關的群體,要致力于為美術工作者和愛好者創設良好的練習環境,尤其是良好平臺的建立,讓整個練習和創作過程更加多元化、更加人性化、更加逼真化。唯有作者與外部群體協調一致,共同努力,方可真正促進其練習效能,進而增強美術工作者和愛好者的實踐機會和實踐能力,切實提升國畫色彩在美術作品中的應用成效。
三、結語
總而言之,不難看出,講究色彩在中國畫里的運用,是畫好國畫的重要條件,是提升色彩對于美術作品所產生良好效果的重要環節、是對美術作品意義充分表達的基本要求。其可有效增強美術作品感染力,提升美術作品的審美價值。因此,美術工作者或愛好者需要注重色彩在美術作品中的這一效能,善于采取多種舉措將色彩更好地運用于美術作品中。筆者在本文中所闡述的四種觀點,希望可提供一定參考。
參考文獻:
[1]王建麗.色彩在繪畫作品中的表現力[J].黑河學刊,2011(6):30-31.
[2]王謙.繪畫作品中色彩應用的分析與研究[J].美術教育研究,2013(17):14-16.
[3]劉啟.美術作品中的色彩簡析[J].參花,2014(24).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