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社會工作專業人才培養的質量與高職院校社會工作專業教師的核心素質有著直接的關系。一個合格的社會工作專業教師要對專業價值觀、專業基礎知識、綜合理論背景以及實踐能力等核心素質全面掌握。新時代的發展,社會競爭壓力不斷增加,社會對人才的要求也越來越高,所以教師的核心素養要不斷加強,這對未來社會發展十分重要。文章將對高職院校社會工作對專業教師核心素養提升方面進行詳細的分析與探討,希望對未來人才的培養有所幫助。
關鍵詞:高職院校;社會工作;教師核心素質
社會工作專業的本身是高職社會工作專業教師在核心素質方面應深思的問題。相關人士表明,社會工作是秉持利他主義價值觀,科學知識基礎的掌握十分重要。教師在對綜合理論背景的表現是利用科學的方法、幫助困難群體解決生活困境或協助人個與環境相互適應。隨著社會各行各業的不斷發展,社會對人才的需求也越來越多,而培養專業人才的機構無非就是高職院校或一些社會專業機構。其中,高職院校對于社會工作專業的人才培養占有舉足輕重的作用。
一、目前,隨著教育的不斷改革,高職院校的社會工作專業的相關專業已逐漸被取消,社會工作專業教師未來的發展前景另人甚憂。目前,我國多數高職院校在社會工作專業教師的聘用上也沒有足夠的重視,所以本土教師依然是高職院校社會工作教師所依靠的對象。針對目前高職院校社會工作專業教師的核心素養還有待提高。
(一)強烈的專業價值觀。社會工作專業的教育的好壞直接影響社會工作,所以對于具有一定價值導向的社會工作學科要形成強烈的專業價值觀。尊重個人的價值與尊嚴、個人潛能的改變、尊重多元性、保密與隱私權以及對社會改革與社會正義的承諾等都是社會工作的價值觀所在。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那尊師重道,尊敬老師,聽從教導自古以來就是我國傳統教育的根本。對于中國傳統教育而言,很多教育方法已不再適用快速發展的社會進程,過去填鴨式教學以及應試教育在教學中主要以教師為主體,沒有讓學生充分的展示自我,對學生的尊重也自然不夠。對于從小接受傳統教育的學生而言,他們失去了自主性,沒有獨到的見解,甚至到大學時期還過于依賴老師,在整個學生生涯中沒有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對社會工作的多元性也沒有充分理解。這種傳統的教學方式,無論是在內容還是思想上都沒有讓學生真正感受到社會工作的價值所在。
(二)專業的知識基礎。高職院校社會工作專業的發展在現階段是較為明顯的,所以對于教師隊伍的專業性也有較高的要求。而目前,我國現實的發展卻是具有專業背景的教師少之又少,以非社會工作專業居多。這些非社會工作專業的教師雖然在社會學、心理學、教育學、法學等學科的專業素養較強,但畢竟不是社會工作專業,所以對社會工作專業知識的欠缺依然存在。專業和知識基礎可以提高社會工作專業的素養,而一旦教學失去專業性就會導致教學本質上的改變,所以對于學生專業價值的培養會有所偏頗。社會工作專業教師要想掌握專業的知識基礎,就要對社會工作系統知識不斷學習和積累,掌握一定的技術與方法,這樣才能養成專業的素養。
(三)綜合的理論背景。基礎理論與實務理論是社會工作專業的特性。利他主義是社會工作的理論背景。無論是從哲學、心理學、社會學、經濟學以及教育學、法學等學科進行分析,社會工作專業都要具有濃厚的綜合理論背景。而我國高職院校目前的發展現狀是多數社會工作專業都是研究生畢業,他們在知識的掌握和教學方法上都與擁有博士學位的教師有一定的差距,無論是在閱歷還是經驗方面都有一定的不足,所在教學中對于綜合理論知識的運用與社會實際的應用都沒有較好的詮釋。
(四)較強的實踐能力。較強的實踐能力是社會工作應具備的基本素養。對于社會工作的專業素養是要在人際溝通方面、連接資源能力方面、撰寫策劃方面、組織活動的能力以及團隊的協作能力、公關協調能力等方面都要有所掌握,這是對社會工作實踐能力的考驗。這些能力的培養離不開社會工作專業教師的指導,所以教師首先應具備較強的實踐能力,要對書本知識以及實踐工作全面掌握。
二、結合四點核心素質,加強高職社會工作專業教師核心素質的建議從高職社會工作專業教師所需具備的四點核心素質的角度分析,當前高職社會工作專業教師的核心素質存在困境,包括專業價值觀不強、專業知識基礎不夠扎實、綜合理論背景不夠全面、實踐能力不足等。
(一)增強教師專業價值觀。對于高職社會工作專業教師專業價值觀不足的問題,教研室主任可以增加針對教師的專業價值觀的理論和實踐培訓工作,從而提高社會工作專業教師對社會工作專業價值觀的關注度。同時,科班出身的教師和非科班出身的教師可以形成一幫一的結對,科班出身的教師幫助非科班的教師內化專業價值觀并進行實踐。學校在招聘教師的環節上,尤其要重視專業價值觀的問題,從面試到筆試都要注意篩選專業價值觀較強的教師。
(二)夯實教師的專業基礎。首先,學校應優先聘請有社會工作專業教育背景的教師。一般而言,科班人才在專業價值觀上更堅定,在學術潛力上更有后勁。此外,學校應適當聘請專業機構任職的社工到學校擔任兼職教師,從而帶動校內教師的專業能力提升。在專業課程標準和課程設計上,教師應推陳出新,靈活設置理論和實踐課程的結合,提高學生的分析、溝通、協調和操作能力。
參考文獻:
[1]田玉榮;從社會工作專業的特質看“專業導入教育”的課程設置[J];華東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4年01期
[2]陳謹祥;郭榮華;高校社會工作專業實踐教學模式的構建[J];社會工作;2004年10期
[3]陳清丹;社會工作專業學生對專業認同的調查——對北京地區三所高校的調查研究[J];中華女子學院學報;2005年S1期
[4]張劍;社會工作專業實踐教學體系構建研究[J];高等職業教育(天津職業大學學報);2005年02期
[5]卓彩琴;張興杰;鐘瑩;蘇巧平;社會工作專業的魅力在實踐中展現——華南農業大學社會工作專業實踐教學反思[J];社會工作(學術版);2006年04期
課題名稱:高職院校專業師資隊伍核心素養提升的研究
課題類別:黑龍江省職業教育學會“十三五”規劃課題
課題編號:GG170263
負責人:李春光
研究人員:郭宇、楊青竹、姚璐、張茂秋、索源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