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偉
【摘 要】本文立足我國旅游駐場演出發展現狀,結合當前旅游駐場演出中存在的物質支撐不足、季節性等限制性因素較多、客源市場不足、缺乏創新型專業人才等問題,通過積極培育市場擴大影響力、立足行業領域打造特色品牌、加快培育創新型專業化人才等措施探究,對提升駐場演出的對策措施進行了探究。
【關鍵詞】駐場演出;發展現狀;對策措施
黨的十九大提出我國社會主要矛盾已轉化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不充分之間的矛盾,具體到個體上就是伴隨著物質生活條件好轉,人們更加關注精神文化生活,旅游成為人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部分。而駐場演出是旅游的一大特色,能帶動文化產業、娛樂業和旅游業發展。因此,有必要結合我國旅游駐場演出現狀,對提升發展駐場演出水平的對策措施進行探究。
一、我國旅游駐場演出發展狀況
1.1我國旅游駐場演出典型案例及經驗啟示
近年來,我國旅游駐場演出方興未艾,有力帶動了旅游業發展,契合了人們的精神文化生活需要。當前比較成功的駐場演出模式主要有以下四類:
一是依托特色文化內涵打造文藝節目。主要是旅游集團公司依托景區建立演藝團隊,將駐場演出作為觀光旅游的延伸,增強景區旅游產品文化內涵,是歌舞與旅游業的有機結合,以杭州宋城集團《宋城千古情》和西安大唐芙蓉園《夢回大唐》最為典型,通過依托具備獨特文化內涵的主題公園或特色劇場演出,使駐場表演成為旅游服務的一項內容,成文當地旅游市場的特色品牌和文化標志。
二是依托景區山水實景打造實景駐場演出。以桂林的《印象·劉三姐》和麗江的《印象·麗江》等最為典型,《印象·劉三姐》依托自然山水作為演出背景,借助現代高科技手段進行民風民俗、歷史傳說的表演闡釋,通過營造“天人合一”的景象和境界使觀眾得到獨特的藝術享受。
三是政府文藝單位改制推出的文藝作品。以上海青春東方舞劇團《霸王別姬》和鄭州歌舞劇院《風中少林》等為代表,屬當地政府通過推動文化體制改革、立足當地特色打造的精品文藝作品。該類作品演出具有固定時間和地點,演出場景宏大、藝術水準較高,對景區和實景依賴性較小,可以成為獨特的旅游吸引物。
四是優秀文藝團體或民營企業打造的特色演藝節目。比如2003年,云南山林文化發展有限公司聯合云南籍舞蹈家楊麗萍主創和主演了大型歌舞《云南映象》,成為昆明旅游的特色標志作品。
1.2當前旅游駐場演出中存在的問題
一是物質支撐不足。當前各地政府適應經濟發展新常態和行業領域轉型發展需要,都提出了打造旅游文化品牌的倡議,相關文藝團體也積極行動,但當前駐場演出還大都處于市場培育階段,票價較低、入不敷出,以公益性演出為主。收入較低的同時,文化產業因抵押物、擔保物少,難以與金融機構對接,融資渠道受限,使文化經費投入不足,對政府和企業投資依賴性較強,缺乏足夠物質支撐。
二是季節性等限制性因素較多。我國地域廣闊,廣大北方地區因緯度較高,低溫時間較長,駐場演出受季節因素影響明顯,實景演出天氣狀況難以保證。
三是客源市場存在不足。穩定的客源市場是駐場演出的基礎。我國大部分地區和石油旅游等行業旅游特色文藝作品還未培養出有足夠吸引力的旅游點和標志性旅游物,受眾范圍較小,難以形成區域的特色旅游標志。
四是缺乏創新型專業人才。當前人們藝術欣賞要求不斷提高,但駐場演出在文化經營管理、演出技術、演出內容等方面專業化人才較為匱乏,很難充分的對特色旅游資源和地區文化內涵、民俗風情等進行組織和挖掘,使駐場演出內容、表現形式、機制等方面缺乏創新活力,難以適應市場需求。
二、提升旅游駐場演出水平的對策措施
2.1積極培育市場擴大影響力
旅游駐場演出成效,關鍵在市場。要立足當地旅游特色、文化內涵及吸引人的旅游點,加強市場調研和研究,有針對性的培育市場。一要有針對性的加大資金投入和經費保障。結合當地實際選擇自行創作演出或尋求演出合作伙伴,充分與文藝經營單位、演出中介機構和媒體等合作進行宣傳推介,擴大駐場演出文藝作品受眾范圍,增強文藝作品在觀眾中的吸引力。二要注意區分不同類型觀眾。比如本地觀眾和外地觀眾,以東北地區為例,東北當地觀眾審美取向比較多元,二人轉、舞蹈、雜技、相聲、中西方音樂等均可接受,消費以中低端消費為主,但可以重復多次觀看演出;而對外地觀眾而言,東北地區駐場演出就要體現東北特色,如冰上雜技等,外地觀眾的突出特點是一次性消費,希望通過高端消費,欣賞到當地特色文化。因此,只有注重區分不同觀眾觀賞要求,才能有針對性的培育市場。三要加強宣傳推介。駐場演出要緊跟當前新媒體發展潮流,利用各類媒體廣泛推介駐場演出節目,讓目標市場群體能廣泛了解演出特色和看點。要注重駐場演出品質控制和服務,通過口碑宣傳,以優質演出內容、軟硬件設施和高新技術手段,贏得觀眾親睞。
2.2立足行業領域打造特色品牌
駐場演出持續提升市場影響力,必須走精品化、品牌化道路。要重視節目質量,依托當地歌舞劇團或聘請優秀編創表演團隊,以最新策劃理念和高水平編創能力、專業化演出,輔助聲光電等高新技術手段,確保演出給觀眾帶來視覺享受。要打造特色品牌,向前文介紹的典型案例學習,立足當地特色或行業特色打造特色駐場演出品牌、地域文化亮點,產生“溢價效應”,創造更多地旅游“附加值”。
2.3加快培育創新型專業化人才
要把人才作為第一生產力,作為促進駐場演出和文化市場繁榮的重要保障,出臺地方性或行業性文化人才培養計劃,堅持招聘與內部挖潛并舉、學歷教育與職業培訓并行,注重留住現有優秀文藝人才,加快培養適應打造文化精品節目和高質量駐場演出的高層次、復合型人才隊伍,通過完善薪酬福利制度、獎勵機制機制等措施,調動文藝工作者工作積極性。要注重通過加強駐場演出節目評選、優秀節目資金扶持等措施,完善符合旅游駐場演出特點的人才使用、流動、評價和激勵機制,與職業技能鑒定和職稱評定等掛鉤,對人才科學管理和高效使用,為駐場演出繁榮發展提供人才保障。
三、結論
綜上所述,我國旅游駐場演出蓬勃發展,但從全國范圍看依然存在一些突出問題,有必要結合這些問題采取相應措施,全面提升旅游駐場演出水平,帶動旅游市場繁榮發展,豐富人們精神文化生活,更好地滿足人民對美好生活的需要。
【參考文獻】
[1]李四玉.中國旅游文化產業的思考[J].旅游縱覽(下半月),2013(11).
[2]喬春梅.旅游文化產業品牌體系構建問題研究——以湛江市為例[J].美術教育研究,201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