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靜穎
【摘 要】二十一世紀以來,全球信息化邁入新的階段,全球性產業革命持續升級,各個行業的生產經營模式和管理模式都發生了巨大的改變。在全球信息化過程中,互聯網技術是一項核心的技術,它對生產力的推動作用明顯,能夠減少企業的各項資源開支。具體到檔案管理領域,互聯網技術可以提升檔案管理成效,提升檔案管理的創新力和生產力。本文立足于互聯網時代背景,將“互聯網+”思維融入到檔案管理當中,希望能夠推動檔案服務轉型升級,使我國檔案事業呈現出嶄新的面貌。
【關鍵詞】互聯網;服務;檔案資源;人事檔案
人事檔案是檔案中較為常見的一種,也是各個單位開展人事工作的基石。伴隨人事檔案的增多,許多檔案服務企業開始服務轉型工作,開始探索檔案轉型路徑。互聯網人事檔案管理并不是簡單的網絡泛化,而是強調創新驅動、跨領域融合、連接一切和開放生態。運用互聯網技術對檔案管理進行創新,可以改善檔案管理的工作環境,提升檔案利用率,滿足不同主體的檔案需求。由于互聯網技術不僅涉及網絡技術這一塊,也涉及計算機技術,所以對檔案管理主體和服務主體的要求較高。許多單位利用互聯網技術開展檔案建設的特色不突出,效果不明顯。因此,如何推動互聯網技術與人事檔案管理的整合,就成了各個地區檔案管理人員亟待思考的重大課題。
一、基本理論概述
第一,提升人事檔案的查檔率,方便檔案需求主體查檔。互聯網技術能夠打破時間與空間的界限,能夠與人事檔案管理工作相契合。人事檔案是服務于單位人事工作的,在單位人才戰略中占據著核心的位置[1]。過去很長一段時間內,我國利用人事檔案的效率低下,沒有充分體現人事檔案的作用。比如。單位不能隨時隨地對人事檔案進行查閱,單位利用人事檔案的效率不高,便捷程度低。將互聯網技術運用到人事檔案后,則可以改變這一現狀。相關檔案需求主體只需要在相應的系統上就能夠調取人事檔案,查檔率和查檔的便捷程度都有了顯著的提升。
第二,延長檔案的“壽命”。人事檔案與其他檔案有很大的不同,人事檔案儲存越久,其價值就越大。人事檔案需要詳細反映某一社會個體的基本情況,就必須對該社會個體進行詳細的記錄。其他檔案的時效性非常強,經過一段時間后,檔案就成為了廢品。人事檔案卻不一樣,其儲存時間越長,就越能將一個人的基本情況反映出來。單位利用互聯網技術對人事檔案進行管理,將紙質檔案變為電子檔案,能夠完美規避檔案被腐蝕的風險,延長檔案“壽命”。
二、存在的問題
(一)運用能力不強
現階段,許多單位在開展檔案信息化建設,逐步利用互聯網技術來對檔案進行全方位管理過程中,存在著諸多問題[2]。典型如:互聯網技術運用不明顯。部分單位只是單純對紙質檔案進行數字化處理,將檔案在計算機上進行管理,沒有深度挖掘互聯網技術的功能。單位在檔案管理創新環節、檔案共享環節以及檔案服務創新環節中運用互聯網技術的能力不強。單位沒有建設檔案共享平臺,沒有打造“掌上云”檔案服務,也沒有打造“一站式”檔案服務平臺,檔案服務能力不高。
(二)安全建設存在短板
互聯網環境中充斥著病毒和黑客,很容易對檔案管理系統造成破壞。部分單位不注重對人事檔案進行安全管理,導致人事檔案丟失和損壞,造成巨大的經濟損失。首先,單位沒有充分運用分布式數據儲存、加密算法、防火墻技術和秘鑰技術,檔案系統的抗風險能力弱,容易遭受病毒的入侵,進而對人事檔案造成破壞。其次,單位沒有建立風險應急機制,沒有做好互聯網環境下的人事檔案備份工作,事后補救工作存在短板。最后,單位沒有建立責任落實機制,工作人員易滋生懈怠心理。無論采取何種方式對人事檔案進行管理,都必須保障人事檔案的真實性和完整性。部分單位忽視對員工責任意識的培養,檔案管理人員在互聯網環境中傳輸檔案和利用檔案時,缺乏責任意識和規范意識,最終發生檔案篡改事件、檔案泄密事件和檔案丟失事件。
三、轉型路徑研究
(一)加強互聯網技術的運用能力
單位可以利用互聯網技術打造“掌上云服務”平臺,尤其對于檔案保管機構和檔案服務機構而言,打造“掌上云服務”平臺,可以提升機構的影響力和競爭力。以人力資源評價公司為例。人力資源評價公司可以利用微信公眾號技術,實現檔案服務的升級。人力資源評價公司創辦相應的微信公眾號,將公眾號與本公司檔案管理系統進行連接后,在微信公眾號上開發相應的檢索檔案功能、調檔功能和還檔功能,提升檔案服務質量和效率。同時,人力資源評價公司可以在公眾號后臺設置相應的關鍵詞,提升檔案自動化服務水平。客戶只需要輸入相應的關鍵詞,就能夠隨時隨地享受相關的檔案服務。除此之外,單位也可以利用云端技術來打造檔案共享機制,推動區域檔案信息化共享平臺建設,拓寬單位的服務范圍,提升單位的競爭力。
(二)加強檔案安全建設
檔案安全建設應當分為宏觀和微觀兩個層面。從宏觀層面來看,單位有必要搭建安全管理體系。以人力資源評價公司為例。人力資源評價公司應當完善管理體系中的內容,彌補現有體系中的漏洞,為工作人員管理人事檔案提供指引。從微觀層面來看,單位必須從多個角度入手,加強對人事檔案的安全管理。以人力資源評價公司為例。人力資源評價公司既要加強事前防控,也要做好事后補救工作。所謂事前防控,就是指公司應當充分利用布式數據儲存、加密算法、防火墻技術和秘鑰技術,對人事檔案進行安全管理,贏得客戶的信賴。所謂事后補救,就是指公司應當建立應急預案,做好人事檔案備份工作。為了節省檔案備份空間,公司可以購置相應的云盤儲存系統,打造“私人云”檔案管理系統,對人事檔案進行封閉性備份,增強抗風險能力。在人事檔案損壞后,及時從“私人云”檔案管理系統上下載檔案,恢復檔案服務工作。除此之外,單位也要注重對工作人員責任意識、安全意識和規范意識的培養。單位應當健全并落實安全責任機制,督促檔案管理人員在檔案管理過程中提高警惕。在發生人事檔案安全事故后,要及時追究相關人員的責任。
(三)做好互聯網技術培訓工作
在檔案管理與信息技術高度融合的現階段,檔案管理人員不僅應當具備檔案管理經驗,也要具備一定的計算機處理技術和互聯網技術[3]。首先,單位應當分批次對檔案管理人員進行培訓,按照崗位性質對人員進行培訓,加強檔案服務人員利用互聯網技術的能力,推動檔案服務創新。其次,單位要主動加強與檔案館、檔案局等機構的聯系,派遣工作人員到其他單位進行學習,積極汲取其他單位運用互聯網技術管理檔案的先進經驗,將相關檔案服務模式和管理模式移植到本單位。最后,單位應當優化培訓機制,優化培訓內容、培訓流程,提高培訓效果。
四、結束語
檔案利用是檔案服務的最終目的,也是體現檔案資源價值的必經路徑。近些年來,我國檔案事業發展迅猛,檔案服務方式更加豐富化和多元化,檔案資源在社會生產生活中的作用愈發的突出。互聯網技術與檔案服務的整合,是檔案事業中的創新,體現了檔案服務部門工作人員與時俱進的理念。從檔案發展的趨勢來看,未來在檔案服務領域運用區塊鏈技術、大數據技術以及人工智能技術,都離不開互聯網這一載體。各個單位只有提升互聯網技術運用能力,才能更好的適應時代發展需求,才能在檔案市場中保持良好的競爭力。
【參考文獻】
[1]趙軼群.互聯網+時代檔案管理現代化建設的路徑研究[J].企業改革與管理,2018(18):62-63.
[2]萬玉俠.“互聯網+”時代的檔案管理模式研究[J].現代交際,2018(17):219-220.
[3]李龍鳳.“互聯網+”時代檔案管理工作的創新之道[J].蘭臺世界,2018(S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