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美林
【摘 要】大學生就業指導中思想政治教育具有導向性、時效性、滲透性等特征,在就業指導中加強思想政治教育,對解決大學生就業問題具有重要的意義。近年來大學生就業指導中思想政治教育雖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仍存在指導內容不完善、指導方法單一等諸多問題。
【關鍵詞】大學生就業;就業指導;思想政治教育
大學生就業問題關乎國計民生,關系社會和諧穩定,是一個急需解決的重點問題。這就需要全面分析當前我國高校就業指導中思想政治教育的現狀,認識其不足,吸取教訓,總結經驗,為各高校完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打下堅實基礎。
一、大學生就業指導中思想政治教育取得的成效
(一)大學生就業指導思想政治教育內容不斷豐富
現階段我國就業形勢依然嚴峻,各高校日益重視就業指導工作,開設就業指導課程。大學生就業指導的內容不斷豐富,教學方式方法逐漸靈活多樣,教育工作者通過對大學生就業意愿的了解,掌握大學生的心理狀況,幫助大學生樹立正確的就業觀念和積極的就業心理。“現在,細致了解畢業生就業意向,掌握畢業生就業心理狀況已成為基本工作內容,教育的方式方法也越來越豐富多樣,在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提高社會責任感,培養誠信意識等方面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1]
(二)大學生就業指導思想政治教育體系逐漸構建
近年來,各高校越來越重視思想政治教育在就業指導中的作用,通過教育工作者的努力探索,思想政治教育的內容和形式不斷發展,更具有針對性。首先,思想政治教育的地位日益提高。相較于過去注重于政策宣傳,當前更多側重于就業理念和求職技巧的指導,實現了就業內容和方式的轉變,思想政治教育的地位日益突出。其次,形式不斷發展。當前在大學生就業指導中強化思想政治教育不僅僅靠簡單說教,而是更注重聯系大學生的就業實際,不斷提高大學生的就業能力。最后,思想政治教育的針對性逐步強化。各大高校加強了對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視,強調從就業理念和職業道德等方面進行教育,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針對性。
(三)大學生就業指導思想政治教育效果日益顯現
隨著高校對就業指導工作的重視,思想政治教育地位不斷突出,教育內容日益完善,教學方法逐步優化,教育成果不斷顯現。以課堂教育為主渠道的思想政治教育,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大學生的就業壓力。當前,很多高校采用專題講座的方式進行就業研討,鼓勵大學生積極參加各種創業項目,讓大學生在實踐中提高自身的就業能力。針對不同專業和不同意愿的學生開展不同的就業咨詢會,其中包括面對面交流或者社交軟件咨詢的方式,讓學生更清楚地了解就業信息和確立就業目標,提高信息獲取率,思想政治教育效果日益顯現。
二、大學生就業指導中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問題
(一)大學生就業指導與思想政治教育沒有緊密結合
“在對畢業生的就業思想政治教育問題上,很多高校并沒有進行專門研究,也沒有長期規劃,只是一種臨時性工作,追求短時效益,并沒有真正做到以學生為本,結合社會需要開展工作。” [2]當前高校在大學生就業指導中更多的是傳授流于表面的求職技巧,注重就業率,而在一定程度上忽視了思想政治教育,導致就業指導與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機結合進展緩慢,間接加劇了就業形勢的嚴峻。互聯網的普及和東西方文化的碰撞交融,個人主義、拜金主義思潮盛行,沖擊著大學生的就業思想,而高校在就業指導中仍把過多精力放在就業率上,忽視了就業心理和職業道德等方面的指導,造成了就業指導和思想政治教育的偏差。
(二)大學生就業指導中思想政治教育內容尚未完善
目前國內高校就業指導中缺乏對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相關研究,所以教育內容單一零散,比較缺乏系統性和科學性。部分高校缺乏實質性的教育課程,且教育內容偏于理論化,沒有較好與社會實際聯系起來,缺少對現階段就業形勢和大學生就業心理的了解,向他們灌輸傳統的就業觀念,枯燥無味的教學內容不僅不能引起學生的共鳴,可能還會影響他們的就業理念。
(三)大學生就業指導中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單一陳舊
首先,教育方法傳統單一,缺乏針對性。當前大學生的觀念和精神面貌呈現多樣化,就業觀念也不盡相同,而傳統的集體授課方式忽視了學生的個性,因此需要教育工作者因材施教,根據主體特點有針對性的開展思想政治教育。
其次,教育方法陳舊,缺乏先進性。科學技術的發展和網絡的普遍運用,大學生更喜歡通過手機等網絡工具獲取和傳遞信息,這要求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必須與時俱進。與傳統的授課方式相比,運用互聯網等媒體教學更具趣味性,易于拉近師生之間的距離,取得更好的教學效果,達到教育目的。
(四)就業指導隊伍建設不完備,思想政治教育人員素質有待提高
優秀的教師團隊對開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來說是不可或缺的。但現階段很多高校缺少對學生進行就業心理和職業道德等指導的專業教師,嚴重影響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順利開展。首先,就業指導老師數量不足。伴隨高校的不斷擴招,大學生數量迅速增加,就業指導教師尤其是輔導員配備速度跟不上,每個輔導員管理過多的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很難落實。其次,工作水平需要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內容廣泛,需要教育工作者具備更加全面的個人素質,包括多方面的理論知識。但是大多數教育工作人員相關知識結構單一,在就業指導過程中面對學生的就業問題時不能及時有效疏導,影響了就業指導中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時效性。最后,部分教師缺乏敬業精神,責任感有待提升。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應該樹立以學生為中心的服務思想,幫助學生解決就業問題。然而部分指導教師并非真正熱愛教師這份職業,服務學生的意識淡薄,平時很少與學生交流溝通,加重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開展的難度,影響了大學生就業指導工作的有序運行。
高校大學生能否充分就業,不僅關乎個人的切身利益,也關系到國家的發展和社會的穩定。各高校應根據思想政治教育在就業指導中的現狀有針對性地開展教育工作,充分發揮思想政治教育在大學生就業指導中的重要作用,全力以赴做好大學生的就業指導工作。
【參考文獻】
[1]劉毅.大學生就業指導工作中的思想教育研究[D].山東師范大學,2013.
[2]吳曉媛.加強和改進高校就業思想政治教育[J].企業導報,201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