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新宇
【摘 要】綠色金融的出現是當前金融行業發展的必然趨勢,同時也是金融行業的創新和變革。有效開展綠色金融可以大大促進產業轉型,推動經濟的可持續發展。文章對綠色金融的概念做了簡要介紹,分析了當前國內綠色而金融發展的現狀以及制約,并提出了建設綠色金融可持續發展的長效機制,供相關工作者參考。
【關鍵詞】綠色金融;可持續發展;長效機制;策略
引言:
社會經濟的高速發展,使人們的生活水平得到顯著提升,但同時也帶來了非常嚴重的環境污染問題。為了促進經濟的可持續發展,以實現社會經濟與人的和諧相處,推行綠色金融是非常有必要的。由金融經濟向綠色經濟的產業轉型是未來金融行業發展的必然趨勢,研究當前綠色金融發展中的問題,建立可持續的綠色金融長效機制具有非常重要的現實意義。
一、綠色金融的內涵
綠色金融是現代經濟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其在促進經濟綠色增長方面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其是推動經濟可持續發展,兼顧經濟、社會和環境協調進步的有力保障。綠色金融是金融理論和金融實踐的一個新概念,其又被稱為環境融資或可持續性金融,主要從環保角度重新調整金融業的經營理念、管理政策和業務流程,實現可持續發展。Salazar(1998)認為,綠色金融是金融產業的偉大創新,在力行環境保護中尋求經濟發展,實現經濟與環境的平衡。Cowan(1999)指出,綠色金融主要是研究綠色經濟資金融通問題,是經濟可持續發展與金融問題的有機結合。
國內各界對綠色金融尚沒有統一的界定,比較有代表性的觀點有三種:一是指金融業在貸款政策、貸款對象、貸款條件、貸款種類和方式上,將綠色產業作為重點扶持項目,從信貸投放、投量、期限及利率等方面給予第一優先和傾斜的政策;二是指金融部門把環境保護作為基本國策,通過金融業務的運作來體現“可持續發展”戰略,從而促進環境資源保護和經濟協調發展,并以此來實現金融可持續發展的一種金融營運戰略;三是將綠色金融作為環境經濟政策中金融和資本市場手段,如綠色信貸、綠色保險。
二、綠色金融發展的現狀與制約
(一)綠色金融發展現狀
1.綠色金融概念基本成型
就目前來說,有關綠色金融政策的框架已經基本成型,其相較于傳統的金融概念,綠色金融更能滿足當今社會發展的需求。自20世紀90年代起,我國開始施行經濟杠桿,以加強對我國環境保護的幫助與促進,期間進行很多財稅、價格、金融、生態補償等方面的環境經濟政策的實施,使我國的各項綠色金融政策得到不斷的完善,國內銀行、保監會等各大金融監管部門,也都針對綠色金融在政策層面進行了明確的指導,不僅如此,為了幫助綠色金融的發展,各大金融監管部門與國內的各大環保部門相結合,聯合發展出臺綠色信貸、綠色保險和綠色證券等綠色金融政策框架,指導我國綠色金融的發展。
2.綠色金融參與主體逐漸多元化
在國家政策的推動下,國內金融機構逐漸開展綠色金融業務。興業銀行是我國最早涉足綠色金融的銀行業金融機構之一,也是我國第一家“赤道銀行”,并專門成立環境金融部,致力于綠色金融業務發展。保險公司、證券公司等非銀行金融機構也不斷創新綠色金融產品,加大對綠色產業的支持力度。從綠色信貸、綠色保險到綠色證券、碳金融,綠色金融產品逐漸豐富,有效促進了綠色產業發展。
(二)綠色金融發展的制約
1.政策制度尚不健全
目前,國內很多領域還沒有針對綠色金融這一問題建立相應的強制性法律法規,雖然已經出臺了一些部門規章,但是由于立法層次較低,其約束力不足,唯一入法的環境污染責任保險也僅是鼓勵性而非強制性規定,加大了金融機構開展綠色金融業務的法律風險和政策風險,導致金融機構積極性不高、執行力不強。此外,綠色金融業務開展缺乏針對性、可操作性的標準和規范,監管制度也不完善,各部門間環境信息溝通渠道不暢,責任歸屬不明確,難以保證實施效果。同時,財稅政策沒有及時跟進,財政資金投入方式單一,目前主要依靠政府普惠式補貼政策來提高綠色產業的經濟價值,支持力度較小,未對金融機構、企業形成有效的激勵。
2.國內綠色金融市場發展不穩定
就目前而言,國內綠色金融市場存在明顯的發展高低不平的情況,綠色金融產品創新不足。通過對目前國內的綠色金融形勢進行分析可以知道,目前國內綠色金融是將綠色信貸作為主要形式存在,雖然在綠色股票、綠色債券、綠色基金、綠色保險、碳金融等方面也在不斷向前發展,可是總體實力和金融支持力度呈現明顯較弱的勢態,畢竟綠色金融在規模和覆蓋面都十分有限,面對現今社會提倡節能減排,低碳環保的社會發展大趨勢,我國為了發展綠色金融,需要在綠色金融市場產品創新發展方面,進行不斷分析與探究。
三、建立綠色金融可持續發展長效機制的策略
(一)構建完善的綠色金融保障機制
第一,政府部門需要對綠色金融給予一定的政策支持,構建綠色金融政策保障機制;第二,在綠色金融保障機制構建過程中,加入法律制度、業務制度、財稅政策、監管政策、考核制度等,加強綠色金融在法律法規政策制度方面的協調以及配合,構建一個科學、穩定的激勵約束機制;第三,加強綠色金融信息的交流與互動,建立健全的信息溝通機制。
(二)加快建設綠色金融市場機制
1)擴大綠色金融參與的市場主體,重點是調動證券、保險等非銀行金融機構的積極性,鼓勵其逐步深度介入綠色金融業務,構建全面的綠色金融市場體系;2)創建專門的政策性綠色金融機構,如綠色發展銀行或生態銀行,改變當前綠色金融多處于表面化的現狀,合理分配金融資源,提升綠色金融的專業化水平,推進綠色金融不斷深化;3)加快綠色中介機構的發展,為服務于綠色金融的中介機構提供廣闊的市場,如鼓勵綠色信用評級機構積極從事綠色項目開發咨詢、投融資服務、資產管理等,并不斷探索新的業務服務領域;4)加強人才隊伍建設,各金融機構各地方可對現有員工進行專業培訓,從外部招聘熟悉綠色金融國際準則和經驗的專業人才,并積極與國內相關教育機構、環保部門聯手打造專業人才。
(三)創新綠色金融產品及業務模式
綠色金融產品以及業務模式的創新是綠色金融可持續發展長效機制建立的必要手段。具體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1)加大綠色信貸的創新力度。將綠色環保理念引入金融工作的各個環節中,積極研發新產品,探索碳權質押融資貸款,允許綠色企業提供知識產權質押、出口退稅質押、碳排放權質押等;2)大力推廣綠色證券、綠色保險、綠色基金等業務,以支持綠色發展項目和生態環境保護,并采取市場化運作和專家管理相結合,實現保值增值;3)加強綠色金融衍生工具創新,建立完善的綠色金融衍生產品市場和綠色金融中介服務市場;4)逐步發展碳交易市場,創新各種碳金融衍生品,構建中國碳金融產品體系。
四、結束語
總而言之,綠色金融的宗旨是通過開展信貸、保險、證券以及產業基金等金融活動,促進經濟、資源以及環境的協調發展。其是未來金融行業發展的必然趨勢。相關管理部門需要充分結合自身發展的實際情況,出臺相應的政策機制,建立起綠色金融可持續發展的長效機制,以促進社會的和諧、穩定發展。
【參考文獻】
[1]楊文文.關于我國綠色金融可持續發展的長效機制分析[J].現代營銷(下旬刊),2017,(09):10-11.
[2]楊文文.關于我國綠色金融可持續發展的長效機制分析[J/OL].現代營銷(下旬刊),2017,(09):10-11
[3]潘錫泉.綠色金融在中國:現實困境及應對之策[J].當代經濟管理,2017,39(03):86-89.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