婁可可
摘 要: 高校輔導員作為開展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是高校學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的組織者、實施者和指導者,對大學生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的形成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是高校黨風廉政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作者通過對高校某些輔導員腐敗狀況的剖析及原因分析,提出輔導員廉政建設路徑,對純化高校輔導員隊伍具有重要意義。
關鍵詞: 輔導員工作 廉政建設 紀檢監察 路徑
一、高校輔導員廉政建設的意義
(一)加強輔導員廉政建設是提高輔導員政治素質的重要舉措。
廉政建設在提高輔導員專業素養的同時,也是對他們的意志磨煉與全面考核。高校政治教育的方式及內容相對單一,廉政教育創新了輔導員政治教育的方式,豐富了輔導員政治教育的內容,強化了輔導員政治教育的效果,從而提高了輔導員的政治素質,幫助輔導員樹立了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為高校輔導員的成長發展和正確引導學生做好了準備。因此,廉政建設是高校政治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提高輔導員政治素質的重要舉措[1]。
(二)加強輔導員廉政建設是純化輔導員隊伍思想的內在要求。
輔導員隊伍思想直接影響大學生的成長成才,通過廉政建設,輔導員才能更加充分認識廉政教育的重要性,才能意識到變質腐敗的危害性,才能有效抵制利益的驅使、物欲的誘惑[2]。要讓輔導員樹立法紀意識,堅定理想信念,提高防變質腐敗能力,純化隊伍思想,解放思想、實事求是、與時俱進的新常態下高校廉政建設是必不可少的。
(三)加強輔導員廉政建設是高校教育事業穩步推進的重要保證。
高校人才教育質量直接決定高校為社會輸送什么層次的人才,直接影響社會的發展,因此高校教育逐漸成為社會關注的焦點,社會對高校的教育期望越來越高。一方面,輔導員一旦變質,必然會受反響,將給學校和教育部門甚至是教育事業造成負面影響。另一方面,高校輔導員隊伍的純潔性直接影響大學生價值觀的形成,廣大青年學生是社會主義建設的接班人,是黨和國家的棟梁,只有輔導員隊伍純潔了,青年的價值導向才是正確的,高等教育事業才能穩步發展[3]。
二、一些高校輔導員廉政建設的狀況
(一)廉政教育缺失,意識淡薄。
談到廉政教育,人們想到更多的是領導干部,很少關注基層管理者——輔導員,因為認為輔導員沒有行政職務或實權,沒有腐敗的機會,然而事實上輔導員亦擁有相當的權力,譬如黨員發展、評獎評優、貧困生認定、班委換屆等,都與學生切身利益息息相關,學生及家長都極為關注。高校輔導員是廣大青年學生的楷模和榜樣,是更加需要加強廉政教育的群體。現實是,輔導員的第一要務往往是維護學生的安全穩定,經常陷入繁忙的事務性工作中,鮮有廉政教育培訓的機會,廉政教育基本處于缺失狀態。
(二)廉政監察松懈。
從目前廉政建設體制和高校輔導員管理制度看,尚未建立適合輔導員廉政建設的體制,更未形成相應的監察機制。某些高校領導不重視輔導員廉政建設工作,沒有制定相應的獎勵懲罰規定,疏于對輔導員的廉政檢查進行專門安排,沒有在日常工作學習中有意識地強化學生和其他職工的反腐倡廉意識,導致某些輔導員廉政意識不強,對于發現的違法違紀行為懲處力度不夠,降低了變質腐敗的成本。
(三)隱患較多。
在黨員發展、評獎評優、貧困生認定、班委換屆等環節中,輔導員具有很強的導向性,甚至具有決定權,這就使得學生家長或者本人為了達到某種特定目的采用不善的方式,以獲取相關便利及優先權。部分輔導員政治素養不高,廉政意識弱,難以禁住“小型”誘惑,潛意識認為“微不足道”,在后續工作中不自覺地出現傾向性,導致不公正、不透明事件的出現,影響正常的教育工作秩序,不利于青年大學生的健康成長。這些重要環節及關鍵節點給輔導員的變質提供了“平臺”,隱患重重。
(四)掌握關鍵資源所帶來的問題。
輔導員掌握著學生非常全面的基本信息,包括電話、身份證號、財務編號、家庭住址、父母聯系方式等,以便輔導員更全面地了解學生、關注學生、服務學生,但如果不法分子用利益誘惑,甚至某些高校輔導員監守自盜,用這些信息達到某些特定目的,將影響到學生的安全,造成不良后果。
三、高校輔導員廉政建設的創新路徑
(一)廉政教育常態化。
廉政建設不可能畢其功于一役,需要堅持不懈地持續進行,即做到廉政教育常態化。首先要理想信念教育常態化,明確輔導員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地位與意義,同時讓輔導員樹立為國家和社會培養優秀人才的信念;其次要道德法制教育常態化,讓輔導員熟知相關權利與義務,明確工作中的紅線與禁忌,明了違法違紀的后果,杜絕知法犯法、監守自盜等行為;再次要職業道德教育常態化,讓輔導員深刻了解廉政建設工作的指導思想、現階段取得的成效等,引導輔導員正確認識國內反腐斗爭的形勢,并注重提高自身的道德修養,做到兩袖清風、愛崗敬業[4];最后利用近年來高校出現的腐敗現象作為反面教材,并及時要求輔導員自省自查,努力提高自己的思想政治素質、職業道德水平,強化廉潔自律意識,讓這種教育學習成為常態。
(二)紀檢監察制度化。
“把權力關進制度的籠子里”是防止腐敗科學有效的方式,在這一過程中,如何抓好制度落實是增強監察效果非常關鍵的因素,為此要科學地編織“制度籠子”,建立輔導員工作監察監督的機制。在紀檢監察制度落實的過程中,首先要落實責任機制,明確責任人,誰管理誰負責,全面落實工作機制,打造一級抓一級、層層抓落實的工作格局,使制度執行責任邊界明確;其次要形成有效的檢查機制,加強對制度執行情況的檢查和督查,將執行情況納入考核,最后要完善追究制度,當輔導員行為“跳出了制度的籠子”,必須嚴厲打擊,違法必究,提高輔導員變質的成本[5]。
(三)政務工作公開化。
每年輔導員都要從事評獎評優、貧困生認定、學生干部班委選舉換屆、黨員發展等工作,務必使工作公開透明,譬如在評獎評優期間,必須堅持公平公正的原則,規則制定完畢,解讀在前、實施在后,有效避免不必要的紛爭;名額分配要堅持公平合理,兼顧年級化差異;學生干部班委評選過程要堅持公開透明,建立學生組織—教師監管—材料說話的評選體系,評選結果要公示,接受大眾監督與檢舉;黨員發展期間要嚴格按照發展程序執行,嚴格對照黨員發展條件,嚴格把握黨員發展各個環節的時間,切實做到公開、透明、民主;在班級事務管理過程中,要定期向班級學生公開班級費用的使用明細,讓每位學生都了解資金的流動和使用情況,努力做到專人管理,賬目清楚,并自覺接受學生的監督。
(四)關鍵時期監控重點化。
每年的不同時間段,輔導員工作具有不同的重點,對于學生切身利益相關程度亦不同。尤其在黨員發展季、評獎評優季、貧困生認定季、班委換屆季、大型節假日等,與學生切身利益相關程度高,學生及家長較關心。在這些時期,要重點監察與把控,建立各項重點工作督查小組,不定期巡視及暗訪工作流程是否合理,工作透明度是否足夠,從而有效降低變質事件的發生概率。
(五)職業發展路徑寬廣化。
獲得尊重和實現自我價值處于馬斯洛的需求層次理論中最高層級,作為致力于高校工作的高級知識分子,希望兩種需求得到滿足的愿望更強烈。教育管理部門和高校等部門要充分考慮廣大輔導員的訴求,結合輔導員工作特點,提供符合他們職業發展的路徑,尤其是現階段輔導員取消編制的趨勢下,如何通過有效的措施提高他們職業發展的安全感尤為重要。雙線晉升制度就是非常好的方式,對于立志從事輔導員工作的教師來說,在職稱評審的同時也考慮行政級別,使他們在輔導員崗位上獲得和專業任課教師一樣的自身成長的滿足和尊重[6]。只有對未來職業有積極的預期,人們才會更加注重自己的一言一行,小心行事,主動規范和約束自己日常的行為。
四、結語
近幾年高校輔導員隊伍蓬勃發展,在大學思想政治教育教學工作中發揮的作用越來越大。高校輔導員廉政建設,是提高輔導員政治素質的重要舉措,是純化輔導員隊伍思想的內在要求,是高校教育事業穩步推進的重要保證。通過廉政教育常態化、紀檢監察制度化、政務工作公開化、關鍵時期監控重點化、職業發展路徑寬廣化“五化一體”的途徑,可以有效降低輔導員變質發生的概率,從而長正氣之風,還校園及社會以和諧。
參考文獻:
[1]莊琪,李海榕.人情關系視閾下高校輔導員廉政風險防控[J].河北農業大學學報(農林教育版),2015,17(04):82-85.
[2]鄭舒琳.從蘇聯教育腐敗看高校輔導員廉政建設[J].新余學院學報,2013,18(01):88-90.
[3]余佩媛,周富彥.高校廉政風險防控與管理工作探微[J].新西部(理論版),2012(07):103.
[4]胡范坤.高校輔導員隊伍建設實踐創新研究[D].長春:東北師范大學,2014.
[5]文沛先,吳萬友,宣萱.新形勢下高職院校紀檢監察工作的探索與實踐——基于“轉職能、轉方式、轉作風”視角[J].文教資料,2017(18):159-160+207.
[6]楊亞庚.我國高校輔導員職業發展研究[D].長春:東北師范大學,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