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志堅
摘 要:在中國共產黨第十八次全國代表大會(以下簡稱“中共十八大”)中就提出了關于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概念,闡述了其中包含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實際內容和相關具體理論,其中全方面地體現了我國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實際著手點,并且闡述了我國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具體要求和后續部署,文章對相關的問題進行探索。
關鍵詞:中共十八大;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踐行;培育
中圖分類號:G64 文獻標識碼:A 收稿日期:2017-08-12
我國學校需要在教育全過程中融入和滲透關于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具體內容。這個做法是中共十八大精神中的關鍵內容,也是我國的重要教育思路,這有利于培養我國社會主義建設的接班人和建設者,讓學生發展成為具備綜合素質的人才。所以,在當前的復雜背景下,如何培養和發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屬于我國教育者需要探索的關鍵問題。筆者認為,學校想要在落實和發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道路上走遠并且開拓創新,就需要加強實際工作中的滲透和實踐。
一、在學習中提升
根據“學習,培訓,提高”的工作思路,學校應組織廣大師生采取多種渠道和形式廣泛開展社會主義價值觀的體系研究,把相關文件當作主要學習內容,著力以“專題講座、觀看DVD、讀本學習、心得交流”等學習方式進行,把核心價值觀教育融入實際的學習規劃中。在后續的學習中,需要關注整體的學習流程,加強過程性指導與監控:
一是抓好學習的任務驅動。也就是說要明確學習任務,教師則需要明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主要內容,明確我國加強核心價值觀培養的重要內容和意義,掌握在核心價值觀培養中需要使用的多種有效策略。引導學生就相關問題進行學習,使教師們學有目標、學有收獲。
二是抓好學習交流與反思。 采用集體與自學相結合、輪流作中心發言等交流方式進行,學習后,組織教師進行總結,讓教師寫心得體會。多種方式的學習,使教師們不斷加深理解認同。
三是,讓學生體驗關于核心價值觀的課程。教師可以設計開展主題班會以及國旗下講話等環節,讓學生熟讀并記住核心價值觀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等方面的內容,了解到相關的核心價值觀是必須學習的,把核心價值觀融入自己心中。
二、在課程中滲透
我們需要切實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培養落實到基礎教育的整個環節中。課程是向學生傳遞知識和價值理念的關鍵環節,屬于比較普遍和基礎的途徑,所以教師需要認識到課堂在核心價值觀教育中的關鍵性角色,持續發掘學科內容和課程內容,了解到各方面內容的結合點,進而確保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可以走進學生心中、走進課堂和教材中,體現價值和意義。
我們引導學校注重學科滲透。 各學科教材所涉及的題材非常廣泛,有的與我們的生活密切相關,包括了人們生活的關鍵問題,具有一定的知識性、思想性以及時代性。不僅包括環境保護和自然災害的知識,還包括名人傳記等方面的內容,也有生態平衡、能源與交通、行為規范、人際關系等。 這些教學內容都滲透了德育因素,要求廣大教師進一步樹立立德樹人的正確觀念,把我國核心價值觀加入各個學科和門類的教學中,持續發掘各個科目中蘊含的德育內容。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當作關鍵性內容進行普及,讓學生在課堂知識探索中受到一定的熏陶。對于學校來說,需要關注社會實踐的重要意義,進而全方面地完善實踐教學體系,持續開發和編制相關的校本教材和課程。
三、在熏陶中培育
良好的人文環境對學生的行為習慣、言談舉止和價值觀、人生觀的形成有著關鍵性的影響。為了創設有利于核心價值觀培養的精神環境,讓學校環境也發揮力量,需要持續拓展教育途徑:
第一,完善校園文化熏陶。把核心價值觀當作主流導向,在這個引導下進行環境優化,積極利用各種宣傳媒體(電子屏幕、宣傳欄、廣播站、宣傳單等)大力宣傳,利用校園中具備的重要文化活動設施和設備,提升校園周邊環境和人文環境的層次性,進而建設具有校園特點、時代特點以及社會主義特征的校園環境氣氛,讓學生在這種環境下獲得深度的感染和熏陶。
第二,加強傳統文化的熏陶。傳統文化是我國開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重要源頭。在我國的傳統文化中包含著我國深厚的精神內容,同時包含著我國民族性的基因,屬于我國中華民族的獨特精神標識,也是讓我國發展壯大以及生生不息的資源。學校要努力挖掘并弘楊中國傳統文化精髓, 重視民族傳統節日的思想熏陶和文化教育功能, 通過如革命紅色教育、國學教育等特色教育不斷促進學校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建設,讓學生在傳統文化的熏陶中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
第三,網絡媒介熏陶。打造健康向上的網絡媒介文化,是培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有力舉措。學校要大力推進學校校園網建設,充分利用校園網站、校園電視、廣播站、校報校刊、圖書館等網絡媒介構建有效的德育體系,進行多個層次和角度的宣傳教育,讓學生在豐富的網絡途徑中獲得特別的教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形式不能過于單一,需要滲透和融入普通學生生活的方方面面,這樣才能讓學生感受到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無處不在,是確確實實有用和值得學習的,這就是熏陶教育的出發點和開展思路。
四、在活動中實施
我國核心價值觀的內容比較寬泛,且難以進行深度理解,學校需要把活動當作主要載體,利用多種活動來加強核心價值觀思路滲透,結合各方面活動和主體內容,同時在活動中實踐。具體活動包括以下幾種:
第一,開展“我的中國夢”活動。學校可以設置主題活動,營造積極向上的活動氛圍,組織開展多元化的活動形式,例如,“絢爛中國夢”宣講活動以及精神文明創建活動、書信節活動、歌詠活動、“美麗中國、美麗家鄉”主題書畫、攝影活動、以“傳遞感恩、點燃夢想”為主題的感恩教育活動等,通過開展這些有教育意義的活動來引導學生的價值理念,為人民幸福、民族復興、國家發展富強的絢爛中國夢而勤奮學習和探索。
第二,落實“我們的節日”主題活動。發掘和發現各種重要節日中的教育資源內容,拓展價值體系。利用“十一”“八一”等政治色彩較強的節日、“六一”“五一”等國際性的節日,針對性地開展相關教育活動。
第三,學校可以深度結合雷鋒精神的核心理念和思路,組織學生通過網絡、圖書館、雜志、照片等渠道去了解雷鋒精神,并且體會雷鋒精神在當前背景下的重要實踐意義。有些學生可能懷疑雷鋒事跡的真實性,對于這種問題,教師需要合理疏導,并且讓學生把關注點放在助人為樂以及做好事上。雷鋒精神在現代社會中仍有極為重要的實踐性、關鍵性意義,對于整體社會的和諧化、先進化發展來說,其地位不可替代。
新一代青年不能過于浮躁,而是需要關注自身品質的發展,不能被一些不良思想蒙蔽了眼睛,要看到各種先進精神和思想的閃光點,對其進行學習、繼承和發揚。
總之,學校需要加強對相關理念和思路的認識,掌握有效的工作方法和教育策略,這樣可以構建和完善當前校園文化、社會實踐和課堂教學的育人平臺。本文著眼于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探索了落實工作、完善工作的新路子,希望為相關人員提供參考。
參考文獻:
[1]呂新發,丁立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功能與實現條件[J].思想理論教育導刊,2015(12).
[2]李 斌.落實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進教材的若干思考[J].課程·教材·教法,2015(10).
[3]龔 超.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與公民心靈秩序的實踐轉化[J].湖北社會科學,2015(8).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