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預習的過程就是學生對語文文本的自主學習過程,由于學生自主學習能力、方法和習慣,以及家庭原因的影響,預習效果參差不齊,直接影響著學生語文課堂的學習效率。因此,通過對農村小學中高年級課前有效預習的現狀進行分析,從預習方法和習慣的培養兩方面研究提出相應的對策,提升學生的預習效果。
關鍵詞:小學;中高年級;語文;有效預習策略
一、預習的意義
所謂預習,就是指學生事先對老師要講的課進行自學準備。《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11年版)》闡明學生是學習的主體,倡導我們應該注重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讓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掌握學習語文的基本方法。當前興起的學案導學,“以學定教”的新課改教學模式,對學生的預習效果要求更高。有效的預習有助于學生搜集、處理文本信息,了解將要學習的知識點,提高課堂學習的效果,促進學生自身能力和習慣的發展,促進課堂教學效率的提升。
二、學生課前預習的現狀分析
中高年級學生具備一定的自主學習能力,但學生的學習方法、自主學習能力存在差異,大部分學生預習層次低,停留在字詞層面,缺乏相應的解決問題方法,學習方法欠缺。沒有形成一種行之有效、操作簡便的,學生又極易掌握的課前預習方法。
部分學生沒有養成獨立預習的習慣,教師也缺乏一定的措施激發學生課前預習的興趣,并將興趣轉化成一種習慣的方法。大部分家長忙于生計,疏于對孩子學習上的照顧。文化層次不高,無法對其進行學習上的幫助,缺少有效的監督,造成孩子課前預習效果不佳。
三、有效預習策略
(一)提供方法,引領有效預習
1.精讀課文的“六字”方針預習法
精讀課文的預習,形成“讀、搜、圈、畫、結合”的六字方針預習法。讀是主線,貫穿于整個預習活動。讀的活動分為四個層次,一讀:圈出生字詞,利用工具書及聯系上下文掃除字詞障礙,標出自然段。二讀:將課文讀通順,讀流利,知道文章的主要內容,搜集作者及背景資料,以人教版六年級《我的伯父魯迅先生》為例,搜集魯迅生活時代的背景資料有助于學生對文本的理解。三讀:劃出自己感受深刻的句子,聯系上下文、時代背景、生活實際批注感受。四讀:結合課后、家庭作業書上的問題,再讀文本,解決問題,提出自己的問題。
2.古詩詞的“十五字”口訣預習法
古詩詞預習方法,圍繞“讀古詩、知作者、解詩意、展想象、悟詩情”十五字口訣進行。讀也是主線,貫穿整個預習活動。一讀:掃除字詞障礙,試著劃出節奏。二讀:了解作者詩詞寫作背景。三讀:聯系注釋和插圖理解詩意。四讀:結合詩意想象詩詞畫面,用自己的話語進行描述。以人教版五年級下冊古詩詞三首《牧童》為例,結合詩意想象牧童的生活,對照自己的生活想象,如果此時你是一個牧童你會做什么?五讀:結合詩情,結合自己的想象領悟作者表達的情感。針對文本提出自己的問題。
(二)運用評價,促進有效預習
《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11年版)》指出評價的根本目的是為了促進學生學習,應充分發揮評價的多重功能,恰當運用多種評價方式,注重評價主體的多元與互動,要根據不同年齡學生的學習特點,用合適方式,提高評價效率。評價是促進學生有效預習的策略之一。
1.“巧”用評價,略施小計,培養學生良好的預習習慣
在促使學生良好的預習習慣養成中,通過部分抽查或者不定期檢查的方式對學生的讀、批兩個方面預習效果進行評價。如何最大限度地讓評價起作用?以本校某班為例,評價體系完善,課前預習評價每組5分,久而久之,老師發現問題,這樣的分數根本影響不了小組排名,但是課前預習對小組合作課堂的影響是巨大的,于是老師略施小計,將預習評價改為50分,小組不合格一人10分,扣完為止。這樣分數的比重越大,對小組的影響也就越大,評價的效果就凸顯出來,孩子們自然會重視預習,習慣也在評價過程中逐漸形成。
2.分層評價,尊重差異,激發學生的預習興趣
某班將本班一個學習小組的學生分為A、B、C三個層次。為了培養學生的預習興趣,班級的預習也分層評價,對C等生的評價主要是上文預習方法中精讀課文、古詩詞預習方法中的一、二讀,解決生字詞以及知道文章大致內容;B等生在C等的基礎上,能批注自己的體會或者試著提一兩個問題。A等生完成全部內容。這樣既照顧了優秀學生“吃不飽”的現象,又解決了一般學生“吃不了”的問題,保護其興趣的發展,也為學生個性發展與選擇學習創造了良好的環境,保持興趣,逐步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三)家校合力,提升有效預習
針對大多數學生家庭實際情況,通過研究,某班初步形成了家長“兩步”預習檢查督促法,既能對家長的預習檢查提供方法,又能對孩子的預習效果形成一定的督促評價作用。第一步,檢查讀,家長聽學生讀課文是否流利,如果斷斷續續的,說明孩子對課文不熟悉。第二步,檢查批注情況,如果學生整段整段的劃橫線或者字跡亂,那肯定是達不到預習要求的。同時,利用家校通、班級家長群,通過文字、圖片截圖的方式及時分享孩子的預習情況,引起家長的關注、重視,以便于家校形成合力,督促孩子課前預習,促成有效預習。
中高年級是一個特殊而重要的學習階段,在這一時期注重培養學生有效的學習方法、良好的預習習慣,對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對其終身發展有著重要的影響。因此對小學語文中高年級的課前有效預習的研究就顯得尤為重要。
作者簡介:黃成,男,1986年10月出生,苗族,籍貫:貴州銅仁,中小學二級教師,研究方向:小學語文教育教學,單位地址:貴州省銅仁市碧江區川硐青島第一希望小學。
編輯 李博寧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