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謙恩
學校的教育是對學生進行培養的過程,因此班主任的教育作用是不可忽視的。一位教育家說過:“沒有愛的教育就不是教育。”愛,是教育的前提,灑滿愛的教育,能產生情感的共鳴,能開花結果。兒童文學家冰心說:“情在左,愛在右,走在生命的兩旁,隨時撒種,隨時開花。”教育家陶行知說:“捧著一顆心來,不帶半根草去。”作為一名小學班主任,我認為首先要有足夠的愛心,愛學生、愛事業,對學生的成長全面負責。要想讓學生健康地成長并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唯有用真情去感化他們,這樣才能轉化他們。這是我擔任班主任工作以來的一點心得。
我從事農村小學班主任工作30余年,從前“苦口婆心”的說服教育、“義正詞嚴”的批評教育以及“懲罰教育”都嘗試過,可是收效甚微。我百思不得其解,后來班級里的一個學困生的突然轉變讓我認識到只有感化,才能讓學生轉化。
我曾經教過一個叫建×的男學生,從幼兒園到五年級都是一個讓家長、老師頭痛的學生。打架斗毆、惹是生非、偷竊更是他的專長。
一天早晨,他的母親怒氣沖沖地來到學校哭著對我說:“老師呀,現在也不怕你笑話了,建×這孩子經常偷家里的錢買東西吃,左鄰右舍都叫他偷遍了,每天都有人來找我告狀,我這張臉都叫他丟盡了。昨天晚上,又從他爸的褲兜里拿走了50多元錢。今天早上他爸發現錢沒了,問他是不是他拿的,他死活不承認。他爸爸一怒之下狠揍了他一頓,這才交出來。你說這樣下去長大可怎么辦呢?”
當時我想這孩子在家偷,在學校也不會老實,最近班里總是丟這丟那的,莫非……剛想把自己的想法告訴他媽媽,可是他媽媽正在氣頭上,怎么能再火上澆油呢!因此我把到了嘴邊的話又咽下去,安慰道:“消消氣,別上火,孩子還小不懂事,打罵是解決不了問題的,只要我們共同教育,他一定會改的。”
用什么方法才能把這孩子教育過來呢?我想起了特級教師柳玉芳說過的一句話:“只有入情,才能入理,只有感化,才能轉化。”后來我了解到他父母每天都會找人到家里打牌,贏錢了要錢就給,輸錢了要錢就挨打。從小就在訓斥、打罵的環境中長大。在家里做錯了一點事就要挨打,父母的教育方法簡單粗暴,使他幼小的心靈受到創傷,產生了強烈的逆反心理。他打架、偷竊都是想報復父母,造成他這樣的性格,很大程度是他的家庭環境造成的。了解到這些情況以后,我想:要想轉化他,就要用愛去感化他,填補他在家里本該得到的慈母般的愛。每當他犯了錯誤時,我沒有直接批評他,而是從各方面關心他、幫助他。曉之以理,動之以情。想方設法走進他的情感世界,尋找機會教育他。
機會終于來了,一天中午放學鈴響了,同學們陸續走出教室。他卻趴在課桌上生悶氣。我走過去,用手撫摸著他的頭,親切地問:“建×,你怎么不去買飯呢?”他不高興地抬起頭說:“老師,我的買飯錢不知怎么丟了。”看他那難過的樣子,我故意說:“是誰那么愛貪小便宜,拾到錢自己留下,這真不是一個好孩子。”他怔怔地望著我。我又問:“建×,你說愛貪小便宜的孩子你喜歡嗎?”他回答說:“不喜歡。”我接著說:“對,貪小便宜吃大虧,不僅家里人不喜歡,親戚朋友不喜歡,就連老師和同學也不喜歡。”聽我這么一說,他羞愧地低下了頭,眼睛濕潤了。我又問:“建×,飯錢丟了,你心里難過嗎?”他低聲說:“難過。”我說:“是呀,誰丟了東西都會難過的。如果每個人都能把撿到的東西主動交還給失主,那該有多好啊!你說是不是?”他若有所思地點了點頭。
見時機已到,我親熱地拉過他的手說:“做人要誠實,要勇于下決心改掉自己的缺點。最近班里不少同學都丟了東西,他們和你一樣,心里可難過啦!你能和老師一起幫他們找回來嗎?”他的臉更紅了,低著頭默不作聲。我說:“金無足赤,人無完人。每個人都會犯這樣或那樣的錯誤,關鍵是犯了錯誤要勇于承認錯誤,下決心改正錯誤,那才是真正的好孩子。”他一邊點頭一邊哭著說:“老師,同學們的東西都是我拿的。我知道錯了,我以后再也不拿別人的東西了。”看著他那悔恨的樣子,我鼓勵他說:“別哭了,你能認識到錯誤,改正錯誤就是好孩子。你的錢并沒有丟,讓同學撿到交給老師了。老師一開始沒有告訴你,就是想讓你切身感受一下丟東西的難過心情。以后再也不要偷拿別人的東西了,好嗎?”他高興地回答:“嗯,老師,我一定改正錯誤。”我高興地對他說:“老師相信你,快去買飯吧。”
通過這次談話取得了較好的效果,他不但送回了同學的東西,還主動交代了自己每天放學后都會用偷配的學校小賣店的鑰匙,打開小賣店偷拿零錢和小食品。
在家校的共同教育下,建×開始進步了。不但不偷拿同學和家里的東西,而且拾到鄰居家的物品也主動歸還,受到鄰里的好評。如今,他已有自己的工作,每逢節日都會送來一聲祝福。
實踐證明,只有感化才能轉化。在入情入理的教育中去洗掉孩子心靈上的灰塵。法國作家雨果曾說過:“花的事業是尊貴的,果實的事業是甜美的。讓我們做葉的事業吧,因為葉的事業是平凡而謙遜的。”小學班主任工作是平凡的,同時也是偉大的。我們唯有在這平凡中追求不平凡,方能有所成就,走出一片廣闊的天地。
編輯 溫雪蓮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