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茂
摘 要:小學數學不但可以培養小學生的運算能力,還可以提升他們的邏輯思維能力,讓學生具備更加理性的思維。對于小學數學教學,數學教師應該學會用創新的思維來改變數學教學,實施創新教學策略,培養學生創新意識,只有讓小學生具備創新意識,他們才可以在以后的數學學習中創造出更多的學習方式,用創新來解決更多的數學問題,并且將創新能力運用在自己的生活和其他科目的學習中,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了小學生的學習效率,讓學生更加自如地面對學習和生活上的難題。
關鍵詞:創新;教學策略;意識
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教師需要以發展的眼光去看待教學問題,數學教學不應該是一成不變的,因為時代在變,數學知識和內容也在發生著巨大的變化,所以這就要求數學教師應該持續改變自己的教學模式,實施創新的教學策略,來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以此來保障數學教學的先進性,讓學生得到足夠的成長,幫助學生時刻以創新意識來對待學習。實施創新教學策略,培養學生創新意識是每一個小學數學教師的首要任務,應該引起他們的關注。
一、創設民主和諧的教學氛圍
小學數學教師想要實施創新教學策略,就應該以創設民主和諧的教學氛圍為基礎。因為民主和諧的教學氛圍,會讓數學教師的課堂變得更加積極向上,會讓學生感受到民主教學的魅力所在,這樣學生就可以在課堂上放松下來,因為數學教師創設的民主和諧教學氛圍會讓學生感受到自己是學習的主人,自己在教學中占據著重要的地位,相信這樣便能夠激發學生活躍思維,方便數學教師的創新教學。教師在制訂教學內容和計劃的時候,應該充分爭取學生的意見,要讓學生都參與到自己的教學中,為自己的教學出謀劃策。數學教師在教學中應該充分注重學生的感受,可以組織學生分組進行討論,針對教學的各個細節進行分析和探討,然后選擇最為合適的意見融入自身的教學模式中。創造和諧的教學氛圍,教師還可以在班級中設置建議箱,可以讓學生把不能當面和教師說的問題通過書面匿名的形式來告訴老師,這樣來起到一個很好的促進作用,帶給老師更多的建議和方法,讓教師改變自己的教學,贏得學生的廣泛贊同。
二、引導學生積極主動參與學習,善于提出質疑
在小學數學教學中,老師雖然起到了一定的指導作用,但是想要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就需要讓學生融入學習當中,認識到學習的樂趣,進而了解到數學知識的豐富內涵,學生一旦知道了學習的重要性,他們就會將更多的時間和精力花在學習中,就會對老師講授的知識產生質疑,那么學生就會跳出現有的模式,去尋求一種新的學習方式,去改變自己的思維模式,進而讓自己具備豐富的創新意識。作為小學數學教師,要想讓學生積極主動參與學習,善于提出質疑,就應該改變自己的教學方式,將自己的教學變得生動有趣,可以利用特殊的方式來教導學生。比如說,老師在教學加減法的時候,可以組織學生兩人為一組,讓他們開展乒乓球比賽,然后通過比賽來計算兩個同學相差幾個球,落后的同學加上幾個球就可以追平獲勝的同學,這樣既可以提升學生的興趣,也可以讓學生積極參與到學習當中。還會引發學生通過創新的方式來加強對加減法的理解,他們也會自發地去創新,比如說擺物件、吃蘋果等等方式來進行加減法的掌握。
三、鼓勵學生勇于標新立異
為了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教師要鼓勵學生提出新設想,并且對自己的設想和主張闡述理由,作出驗證。有這樣一道討論題:“在一個長方體物品的每個面上都捆扎十字包裝繩,需用包裝繩的長度是否等于物品棱長總和的長度?”學生經過一番討論,絕大多數人認為包裝繩的長度一定超過物品的棱長總和,因為每個面都捆扎成十字包裝繩,即物品的棱長之和,再加上打結的,所以超過物品棱長總和。但是也有學生聯系生活實際,提出不同看法,提出包裝繩可能比棱長總和要短一些。原因分析:如果物品為海綿,那么對其扎緊那么就不要長的繩子了。所以這就是一種創新的思維方式,能夠對問題給出一種新穎的思考,老師應該對學生的獨特思維給予肯定。小學數學展現出更多的嚴密性,但是這種嚴密性并不是不可改變的,學生應該跳出死板的圈子,能夠有活潑生動的想法,使之充滿創新意識,勇于探索和發現,便可以成就更好的數學能力。
對于小學數學教學來說,應該懂得創新教學策略的重要性,也要不遺余力地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相信學生創新能力的提升必定會讓小學生走向更加光明的未來,小學數學教學也會因為自身的創新教學變得更加具有意義和價值。本文從三個方面講述了實施創新教學策略培養學生創新意識,分別是創設民主和諧的教學氛圍;引導學生積極主動參與學習,善于提出質疑和鼓勵學生勇于標新立異。通過這三個方面的策略帶給小學數學教育工作者一定的指導和借鑒,進而帶給小學生更加穩固的創新意識,幫助小學生塑造更具效果的創新能力,讓小學數學教學變得更加理想化。
參考文獻:
[1]趙淑俠,焦云龍.實施創新教學策略培養學生創新意識[J].中華少年,2016(4).
[2]蔡影.實施創新教學策略培養學生創新意識[J].中華少年,2017(35).
[3]崔清.實施創新教學策略培養學生創新意識[J].新課程,2016(23).
編輯 張珍珍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