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國慶
摘 要:現(xiàn)代社會正在向創(chuàng)新型社會轉型,對小學體育課程的教育教學也提出了創(chuàng)新性要求,單純地灌輸體育理論知識已不能滿足學生的需要。體育教育工作者要在教育教學的工作中不斷創(chuàng)新教學模式,在新模式下開發(fā)學生的潛能,激發(fā)學生的創(chuàng)造力,不斷更新改進體育課堂,促進師生共同進步,從而實現(xiàn)教育教學效率的最大化。
關鍵詞:小學體育;教學模式;創(chuàng)新
中小學開展體育課的目的是增強學生的體能,讓身體變得更加靈活和協(xié)調,以致更好地發(fā)展“德、智、體、美、勞”。小學體育課是通過對學生的身心活動、課上學習和掌握體育知識的情況下,對學生的體能加以增強,達到鍛煉身體的最終目的。在學校里,全都是一些青少年,他們的特點是活潑好動,自我約束能力相對較差。要是在學校里每天只有文化課程給他們上,難免讓他們覺得課程的無聊。有了體育課,便可以在上課的時候也能與小伙伴進行玩耍,同時鍛煉了身體。在新課改的背景下,各個小學中學都在不斷改進教學模式,新型的體育教學模式也在不斷翻新,這極大地提高了小學體育課的實際教學水平與效率。
一、改變傳統(tǒng)教學中的分組模式
體育課是小學生比較喜歡的課程,興趣是學習的源泉,要保持學生的興趣,他們才能積極參加活動,努力學習體育知識,并逐步養(yǎng)成習慣,形成終身體育的意識。但是小學生的注意力不持久,興趣來得快去得也快,針對這一問題,就要改變以往單調的課堂模式,創(chuàng)新教學方法,使學生對課堂保持興趣。所以,要根據(jù)小學生的心理特點,從創(chuàng)新教學、分組形式多樣化入手,根據(jù)課程內容、場地以及學生情況來決定組合形式。通過靈活多變的組合,不僅能使每個學生都接觸到同班同學,加深同學間的友誼,更能使學生保持新鮮感。
1.好朋友式組合
這種組合方式符合小學生的合群特點,有利于培養(yǎng)他們的團隊凝聚力。具體的教學方法比較隨性、自由。學生可根據(jù)伙伴關系自由組合,自由分工,營造一種輕松、愉快、充滿友愛的課堂氛圍。如,在蘇教版四年級的體育游戲課程《綁腿接力》中,就要學生自己分配本組學生的站位,以及每個學生的出腳順序,尋求最優(yōu)方案。學生可以通過這種組合學會如何處理人際關系,如何分工合作,通過自己的理解,體驗成功。
2.因材施教式組合
這種組合的分組依據(jù)是學生的自身特點,根據(jù)學生的身體素質和運動能力的不同,將學生分成不同的小組,教師對不同層次的小組提出相應的課堂目標,實行因材施教。這種分組方式有利于調動各層次學生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好的學生能夠得到鞏固,差一點的學生能夠得到提升,使各個層次的學生在各自的基礎上做到“學有所得”。
二、以自主合作為主進行活動性互動
自主是指學生能夠自己獨立地學習。讓學生學會自主學習,就要引導學生細心觀察教師課堂中的體育動作教學,讓學生建立正確的動作概念,然后教師再加以糾正,指導學生探索。在這一過程中,教師要鼓勵學生大膽體驗,大膽模仿,而教師只需對學生進行指導,而不是手把手教學,從而讓學生加深對學習的印象。合作是指與同學、老師一起進行探討,通過同學之間、師生之間進行交流,使學生不再被動學習,而是每個學生都樂于積極參與,發(fā)表自己的見解。如在《前滾翻》一課的教學中,教師要先示范一遍完整動作,讓學生仔細觀察。在觀察的基礎上,讓學生進行模仿,教師巡視指導。在這一過程中,學生會產生自己對這個動作哪里不熟練,哪里有偏差等一系列的問題,如為什么會滾不過去?為什么頭會疼?為什么滾過去之后位置發(fā)生了偏差?等等。繼而學生便會就這些問題向教師求助,教師在這個時候再進行示范指導,便可以讓學生有目的地學習,然后完善自己的動作。
三、鼓勵學生合作創(chuàng)新
在體育課中,可以鼓勵學生自己或者一個小組設計新的游戲,等到下一堂課讓大家體驗。這一做法有利于培養(yǎng)和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和創(chuàng)新能力。在初始階段,創(chuàng)造一種全新的游戲對于學生而言有很大的難度,教師可以選取一些游戲讓學生進行改編,稍作修改,成為一種半創(chuàng)新游戲。如同學們可以在雙方拔河的基礎上延伸為三方拔河或者四方形拔河,分別組成3組或者4組相同人數(shù)的隊伍,從3個或者4個不同的方向同時用力拉扯繩子,以各隊最后1名隊員最早將插在一定距離處的小旗拔到手為勝利。如果相持超過3分鐘,則以各隊最后一名隊員距離小旗最近者為勝者。這些創(chuàng)新的教學模式不僅使體育課變得充實豐富起來,也使學生的積極性被極大地調動,使學生都有了參與感。
有一個健康的身體,是進行良好學習的基礎。把健康和體育結合起來的教學模式才是最好的教學。這種教學模式促進了學生的個性發(fā)展,并引導學生進行自我管理、自我約束和自我發(fā)展。對小學體育教學模式的創(chuàng)新,不僅使小學生的體能得到發(fā)展,還拉近了學生與老師之間的距離,培養(yǎng)了師生間的感情,更培養(yǎng)了學生積極樂觀、團結友愛和自信勇敢的精神。
參考文獻:
[1]李改菊.如何創(chuàng)新小學體育教學[J].新課程,2014.
[2]林兆權.小學體育課堂創(chuàng)新教學模式探究[J].新課程學習(上),2012(12).
編輯 張珍珍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