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穎妤
摘 要:作為新時期下的英語教師要以身作則,嚴格要求自己,為學生樹立典范,營造民主、寬松、和諧的課堂氛圍;努力挖掘德育教材,巧妙設計教學活動,在學習書本知識的同時滲透德育,讓學生學會合作和做人;積極開展課內外實踐活動,不斷促進學生思想道德素養的發展,完善人格,使學生得到全面發展。
關鍵詞:英語課堂;教學;德育
如何在英語課堂中,將德育貫穿其中,與英語教學巧妙結合,并讓學生發自內心喜歡學習英語,我將以譯林版二年級英語新教材為例,從以下方面來談談。
一、教師言傳身教,營造德育氛圍
英語課堂要進行德育滲透,應首先為學生創設一個和諧的德育環境。平時教師可以主動運用日常英語來和孩子們打招呼,起到示范作用。比如:Hello! Good morning!How are you?等表示問候、禮貌的日常用語,促使學生養成文明行為習慣;在向別人詢問任何事情之前,告訴學生應很禮貌地說Excuse me;接受別人的幫助時,要說“Thank you”;問問題盡量用please,回答不了可說sorry,并告訴學生這個詞大多是用來表達自己做錯事時的抱歉心理,懂得做錯了事應該誠懇道歉,讓學生學會問候,關心和理解他人。
在教學中我們也要充分發揚民主精神,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和個性差異,使課堂生活充滿愛、尊重與信任。比如,課堂上可以采用小組討論模式,啟發更多學生在小組討論中積極思考,主動交流并做出判斷。在這樣的過程中,充分體現了新課標的理念:平等、合作、互助。另外,我們在面向全體學生時,要注意保護學生的學習積極性,給后進生更多的成功機會,使他們看到自己的閃光點,不斷增強自信心,并提倡“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學生不知道的時候就可以說:Sorry,I dont know.并讓他們邀請別的孩子來幫助他們回答。評價時也要注意保護他們幼小的心靈,盡可能給予孩子們正面積極的評價引導,幫助學生認識自我、樹立自信。這樣,學生才能在課堂上與老師互相理解和配合,以更飽滿的精神投身于英語學習并保持濃厚興趣,大家其樂融融,使英語課堂彌漫著民主、寬松、和諧、融洽的氛圍。
二、挖掘德育教材,嘗試寓德于教
小學英語教材是德育的載體,其中不少對話、日常用語、閱讀文章都具有豐富的德育修養知識,我們教師可以用這樣的教材實施教學,在傳授英語知識、培養英語運用能力的同時,自然也就滲透了人文性、思想性的教育。
比如,在譯林版二年級下冊新教材Unit 2 Dinner is ready!中,爸爸對楊玲說Have some broccoli,Lingling.楊玲在表示感謝后,也夾菜給家人說:Have some fish,Mum.然后大家其樂融融地吃起飯菜來。因此,在教授課文內容之余,不妨來向孩子們統計一下:平時爸爸媽媽吃飯有給你夾菜盛飯的,請舉手!那反過來,自己有給爸爸媽媽夾菜盛飯的,請舉手!讓孩子們根據舉手的情況,自己分析一下,說明了什么。相信孩子們自己總結出來的內容,他們會更容易接受和記住,也更能深刻體會到父母對自己的愛。回到家后,會更尊敬和孝順長輩!
因此,在課堂教學中,我們要強調課程從學生的學習興趣、生活經驗和認知水平出發,倡導體驗、實踐、參與、合作與交流的學習方式和任務型的教學途徑,發展學生的綜合語言運用能力;強調學生與生活的聯系,注重學生思維、情感、行動的整合,把課堂內容與學生的日常生活聯系在一起,使課堂充滿情趣,真正寓德于教。
三、開展課內外活動,強化德育滲透
為防止德育空泛化,強化德育滲透,教師也可以根據教材特點和學生實際,找到并確定教材中訓練的內容和思想教育內容的結合點,有目的、有組織地開展各種英語課內外活動。
比如,教授譯林版二年級下冊新教材Unit 8 Dont push, please!時,正好聯系了孩子們的日常學校生活,如用餐排隊、安靜就餐、清潔餐盤等。因此,結合學校文明用餐活動,我在班級中也通過班會選出了“小小監督員”“衛生檢查員”“用餐路隊管理員”。讓“小小監督員”在大家用餐時,進行實時監督。發現有同學用餐時說話的話,進行友情提醒:Dont talk, please! 對方抱以歉意地說:Sorry.讓“衛生監督員”進行飯后衛生檢查,如有發現未清理干凈的桌面,可以提醒同學說:Clean the table, please.或Clean up,please.最后排路隊時,“路隊管理員”提醒大家Dont push/talk,please. Queue up,please.真正讓學生將這些課文中的句型學以致用,讓孩子們在校園生活中遵守公共秩序。最后結合每個星期表現,評選出班級“用餐之星”并頒獎,讓孩子們在切實地體會中,強化德育滲透。
作為人類靈魂的工程師,在學生眼里,教師是崇高的,神圣的,也是學生的榜樣。因此,教師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都對成長中的學生有著潛移默化的作用,特別是低年級的學生還處于模仿階段,我們要更注重細節,身教勝于言教,不斷完善自己。在春風化雨,潤物無聲的過程中來培養學生良好的道德情操,促使學生全面發展。
參考文獻:
[1]宋桂月,金鶯.英語課程標準教師解讀本[M].武漢:華中師范大學出版社,2002-06.
[2]教育部.《國家英語課程標準》(實驗稿)[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1-07.
編輯 孫玲娟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