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瑞軍
【摘要】小學語文識字是其他學科教學的基礎和啟蒙,學好拼音、積累字詞是培養學生朗讀能力的前提。因此,將多媒體應用到語文識字教學當中,具有重要價值。積極地利用多媒體課件指導教學能賦予漢字活力和生命力,達到豐富教學之目的。在實際運用過程中,需要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進行教學設計,提升識字教學的趣味性,為學生的識字學習效果的提升做好奠基。文章結合實踐教學,以多媒體技術在識字教學中的應用為切入口,我認為應該圍繞創設情景,激發興趣,利用多媒體,將識字教學生活化,以形聲字為例利用多媒體輔助教學,及時進行評價反饋,提高多媒體技術應用效率四點展開可行性探討,希望為推動識字教學向著更好的方向貢獻微薄之力。
【關鍵詞】初中語文 ?識字 ?多媒體
【中圖分類號】G633.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8)43-0049-02
識字教學作為小學語文教學的重點,一直是不可忽視的重要環節。小學生年齡小,注意力不易集中,這為識字教學帶來難度,長此以往,勢必會影響教學質量。為改善這一問題,利用多媒體(多樣化與智能化等特點)進行識字教學,吸引學生的目光,為高質量的課堂教學建立良好契機。如何在識字教學中更好地發揮多媒體手段輔助教學呢?
一、創設情景,激發興趣
心理學家布魯諾曾說過:“學習的最好刺激是對材料感興趣。”低年級的學生活潑好動,聲音、顏色、動作等能快速吸引他們的注意,使其產生濃厚興趣。單純的識字會使他們產生無味之感,在教學中如果能順應小學生的心理,創設新奇有趣的識字情景,定能激發他們識字的興趣,使他們全身心投入到識字學習中來,在潛移默化中體驗識字的樂趣。例如,在學習《自選商場》時,出示關于商場的課件圖片。
師:“這是什么地方呢?”
生:“這是商場。”
接著,師生一起表演“媽媽和孩子”一起去商場買東西的情景,并讓他們說出自己在商場購物的感受。表演一開始,孩子們都爭先恐后地參與進來,通過模擬對話,大家七嘴八舌地暢談自己的感受,頓時,課堂的學習氣氛高漲起來,這種教學拉近了其與生活的距離,學生的學習勁頭更足。
二、利用多媒體,將識字教學生活化
生活中的知識是無限的,識字學習離不開實際生活,生活中的素材內容十分豐富,因此,語文教師在教學中,應該積極創設生活情境指導識字教學,把生活中的實例引入到識字中,讓識字學習走入生活之中,將識字教學與生活有效結合,促使學生在生活中運用漢字,達到學以致用之目的。例如,在講解“火”字時,生活中很多學生都見過火,此時,教師可以讓他們想象一下火的樣子,也可以通過課件展示火燃燒的畫面,使漢字的筆畫結構與生活中的現象結合起來,進一步加深他們對生字的記憶,使漢字更加形象化、具體化,有助于提高學生的識字效率。故此,合理運用多媒體課件,定能使語文識字教學滿堂生輝,而且還能夠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以形聲字為例利用多媒體輔助教學
在語文識字教學中,形聲字的數量較多,并且筆畫多,學習起來有一定的難度。因此,在實際教學中,可以通過多媒體課件進行形聲字學習規律的講解,指導學生掌握學習形聲字的技巧與方法。例如,在學習“京和驚、鯨”等字時,這些字不僅是形聲字,同時還是同音字,初學者有一定的難度,先展示“京“這個字的字體和讀音,再播放一條鯨魚在水中游的畫面,再展示出“鯨”字和它的讀音,告知學生這個動物是魚的形狀,故此,用魚做偏旁。接著,再播放動漫鯨魚吃驚的樣子,再將“驚”字加以展示,再講解字的意思。最后,再將三個字全部展示出來。借助這樣的講解,學生也能充分地理解,而且印象深刻。
四、及時進行評價反饋,提高多媒體技術應用效率
科學評價反饋更利于教師掌握學生的識字情況,針對學生的接受能力與掌握情況及時查漏補缺、改正不足,利于教師及時修正教學內容,進一步提高多媒體技術的應用技巧。在課堂上教師要隨時觀察學生的狀態,一旦發現學生理解不透時,要及時返回到之前的課件,隨時補充、即時講解。例如,在教授“船”字時,配以圖片更易于理解,而教授“直”字時盡管有圖片或者音像,學生仍舊很難理解。此時,要針對學生難以掌握的實際情況及時調整教學方式,直到學生理解透徹為止。
多媒體技術在識字教學中的運用能夠捕捉教學中存在的重點難點,增加了學生的識字量,提升了學習效率和質量。隨著科學技術的日益發展,多媒體技術的應用也會變得越來越廣泛,在小學語文識字教學中引入多媒體手段輔助教學是非常有必要的,對識字教學效果也起到積極的促進作用。
參考文獻:
[1]張江源.多媒體課件在小學語文識字教學中的應用[J].中國教育技術裝備,2016(2).
[2]孫棟森.淺析多媒體技術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運用探究[J].中華少年,2017(27):210-2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