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戀
【摘要】當前科技的進步,生產(chǎn)的發(fā)展,社會主義祖國的富強,都要求各項工作,講求效益,提高效率。教學工作,同樣要求講求效益,提高效率,但不能簡單地依靠增大教師勞動強度和增加學生課業(yè)負擔來提高教學質(zhì)量。研究和改進教學方法,對于課堂教學中用較少的時間、精力和物力取得最佳的教學效果,具有重要的意義。本文分析了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一些行之有效的教學方法,旨在進一步提升課堂教學的質(zhì)量。
【關鍵詞】小學語文 ?課堂教學 ?教學方法
【中圖分類號】G62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8)41-0055-02
語文是學生學習其他學科和科學的基礎,也是一門重要的人文社會學科,更是人們交流思想的工具。所以說培養(yǎng)小學生的語文能力對于小學生以后的發(fā)展和成長有著十分重要的積極作用。那么我們教師應通過何種教學方法來提升課堂教學質(zhì)量并培養(yǎng)小學生的語文能力呢?
一、小學語文有效課堂教學方法之多媒體課件教學
現(xiàn)代社會是信息社會,信息技術已經(jīng)滲透于我們生活的方方面面,當然也包括課堂教學。基于信息技術的多媒體課件成為現(xiàn)代教育體系中一種重要的教學方式。多媒體課件集聲音、圖片、文字、視頻于一體,能夠有效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并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例如小學低年級中的識字教學,信息技術背景下,我們教師可以通過多媒體課件來形象、直觀地展示出生字的音、形和義。例如教學“船”字,我們教師可以通過多媒體課件展示它的標準發(fā)音。因為有些偏遠地區(qū)的教師自己的普通話都不是很標準,說著說著就帶出了家鄉(xiāng)味。而多媒體課件中的發(fā)音,不僅正確無誤,還能夠給學生留下非常深刻的印象。我們教師還可以通過多媒體課件展示“船”字在田字格中的占位情況。如教師將田字格放大,并具體地展示田字格左邊的舟字旁、田字格右上邊的幾,右下邊的口,就是將這個字拆分開,通過引導學生記住生字的每一部分來記住“船”字。我們教師還可以通過多媒體課件展示“船”字的意義,就是通過多媒體課件展示大海中行駛的大船,展示湖泊中行駛的小船,從而引導學生更好的識記“船”。通過多媒體課件中對“船”字音、形、義的展示,學生們會牢牢記住這個生字,而不需要大量的書寫。
二、小學語文有效課堂教學方法之游戲教學
小學生都非常喜歡玩游戲,尤其是低年級的小學生,他們往往樂此不彼地沉浸在游戲活動中,仿佛不知疲倦。我們教師可以充分利用學生愛玩的天性,并結合教學內(nèi)容,設計一些游戲活動,寓教于樂。
《小蝸牛》是一篇童趣盎然的科普通話。課文通過小蝸牛與蝸牛媽媽的三次對話,向我們介紹了小樹林里一年四季的變化,同時巧妙地告訴我們小蝸牛爬行速度很慢的特點。教學中,我們教師可以引導學生扮演課文中的角色,就是學生自由結組,一個學生扮演小蝸牛,一個學生扮演蝸牛媽媽,按照課文內(nèi)容進行對話,也可以進行自由發(fā)揮,并且要把相關動作演繹出來。在游戲的過程中,引導學生深刻了解并識記四季的特點,提升學生的綜合能力。
在引導學生識記生字時,我們教師可以在課前準備若干個星星卡片,將星星卡片隨意地剪成兩半,一半寫上生字,一半寫上拼音,然后發(fā)給學生們,讓學生們進行“拼星星”的游戲活動,看看哪個學生拼出的星星最多,準確率最高,并且用時最短,教師要對表現(xiàn)優(yōu)秀的學生給予相應的獎勵,如一朵小紅花,或者一些榮譽稱號,等等,以此來鼓勵學生們不斷進步。
三、小學語文有效課堂教學方法之朗讀教學
語文教學的重要方式之一就是朗讀教學。漢字是“音、形、義”的統(tǒng)一體,漢字的這些特征決定著語文教學必須以朗讀教學為主,這是語文教學積淀的優(yōu)良傳統(tǒng)和寶貴經(jīng)驗。在朗讀教學的過程中,我們教師可以引導學生進行多種朗讀方式。首先是分角色朗讀。例如教學《雨點兒》,我們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分角色朗讀課文,一個學生讀大雨點兒說的話,一個學生讀小雨點兒說的話,一個學生讀旁白。這樣學生們就能帶著不同的感情,用不同的語調(diào)將課文內(nèi)容有感情地朗讀出來。其次是學生個人站起來朗讀,其他學生糾錯。這樣可以便于我們教師對個別學生進行針對性的指導,提升學生的朗讀水平和鑒賞能力。再次是學生一起朗讀,這種朗讀要求學生們把握好語速,注意集體朗讀的整齊性,適合低年級學生。教室里邊朗朗的讀書聲絕對是校園里邊最美的一道風景線。
綜上所述,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我們教師可以通過多媒體課件教學、游戲教學、朗讀教學等有效的教學方式來提升課堂教學的質(zhì)量,并提高學生的語文能力。
參考文獻:
[1]李婷.互動開創(chuàng)新天地——淺談小學語文教學中師生互動的重要性[J].新課程(小學) 2017年11期
[2]董國艷.快樂與快樂的碰撞——小學語文良好課堂氛圍的構建[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 2014年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