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當前,我國的教育事業改革不斷深入,對于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越來越多的現代化信息技術及教學模式應用到小學語文教學中。本文通過對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的合作學習策略進行分析,以期更好的滿足小學語文課堂教學要求,并提高小學生的學習能力。
【關鍵詞】小學語文 ?課堂教學 ?合作學習
【中圖分類號】G62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8)41-0058-02
合作學習是一種非常優質的教學模式,能夠為課堂教學提供顯著的輔助功能。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通過合理的應用合作學習策略,能夠充分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并強化學生的合作意識,在提高學生學習能力的同時,培養學生的綜合素養。因此,對于合作學習策略,小學語文教學應當加強研究。
一、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的合作學習優勢
1.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
在小學語文的合作學習過程中,同學之間通過相互的合作,進行分工,共同完成統一的學習任務和目標,這十分有利于學生合作意識的培養。另外應用合作學習的方式進行學習,對于學習能力比較高的學生而言,也是十分有利的,因為在合作學習時,教師會對每一個學習小組的成員進行了解,從中指派一名小組長,這些學生在合作學習的過程中,也同時扮演著直接領導和分工的作用,這對于其組織能力的提升有十分重要的影響。
2.提高學生的自學能力
合作學習是將學生分成不同的學習小組,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可以通過合作共同完成學習目標,但是組內的同學,相互之間也存在著競爭的關系,所以學生在學習時會為了表現良好而積極學習,這在側面,也體現出了學生之間的競爭意識,而合作式學習,就是利用學生之間的良性競爭,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二、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的合作學習策略
1.激發學生的學習主動性
想要在小學的語文教學中,發揮合作學習的作用,就需要教師轉變傳統的教學理念,激發出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在教學中要注意以學生為主體,教師要擔任好引導者的角色,引導學生進行思考和發散思維,在學習的過程中要結合語文教學的特點,和學生的實際學習能力,課堂上知識點要由淺入深,有策略地引導學生進行學習和思考。例如在學習《曹沖稱象》這一課時,在課前,教師可以先向學生們提出問題:同學們的體重是多少呢?這時學生們便會根據自己知道的回答問題,活躍課堂氛圍。然后教師再提問:如果是大象,怎么稱體重呢?由此引出本文要學習的內容,此時已經勾起了學生們的好奇心,引導著學生展開下一步的教材內容學習,從而充分激發學生的學習主動性,更好的參與到課堂教學中。
2.進行科學的小組劃分
在進行小學語文的合作學習中,小組的劃分是十分重要的工作,分組的科學性和嚴謹性,對于合作學習的效果會有很大的影響,所以教師要根據班級上學生的實際學習成績和學習能力進行合理的分組,保證小組間的水平平衡,在小組的內部人員也要配置合理,讓小組的成員之間能夠相互合作,共同進步。在進行小組劃分時,也要考慮到小組內部的成員分工,讓學生嘗試不同的角色分工,從中學習到更多的知識,提升自身的能力和素質,避免學生出現嚴重的兩極分化。
3.設置合理的學習目標和內容
在合作學習的過程中,教師需要設置合理的學習內容和目標,因為合作學習主要是讓學生在一定的教學情境中進行交流討論和協作,需要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學習的主體是學生,所以在設置學習的任務和目標時,需要考慮到學生的學習能力和思維能力,要設置科學的目標,不能過難,也不能太容易,具有一定的探索性和挑戰性,讓學生在合作學習的過程中,積極探索和合作,從而充分發揮出學生的主觀能動性。
4.加強合作互動
合作式學習的主要學習方式就是組員之間的合作互動,所以在開展合作學習時,需要注意加強學生在課堂上的互動和合作,既要加強學生與教師之間的合作,也需要加強學生個體之間的合作,讓學生在合作互動的過程中,提出自己的意見和看法,并進行相互之間的探討,從而讓學生進行思維碰撞,拓展思維,學習到更多的知識。
對于小學生來說,其正處于人生的啟蒙階段,對于語文知識的學習,對于其后續的發展具有重要意義,是提高小學生綜合素養的關鍵階段。因此,小學語文教師應當充分認識到這一點,并積極的采取有效措施,加強合作學習策略的實施,進而促進小學生主觀能動性的發揮,不斷的提高小學生的學習能力。
參考文獻:
[1]周宏杰.小組合作學習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的應用[J].課外語文,2017(25):94.
[2]鄧麗紅.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的小組合作學習[J].知識窗(教師版),2017(01):30.
作者簡介:
劉真真(1986年9月10日-),女,漢族,山東省章丘市人,本科學歷,小學二級教師,研究方向:小學語文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