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靜 陳麗
【摘要】高職大學英語其實與本科英語沒有太大差別,包括在教學模式安排、學習內容確定、學習方法的引入方面,但是最后的學習結果卻不盡相同,相對來說,高職院校學生的英語水平遠遠低于本科生水平。本文旨在找出高職院校學生英語學習動力不足而造成的學習懈怠原因并提出相應的改善建議,以期望高職院校英語學習能夠得到進一步的改善和提高。
【關鍵詞】英語教學 ?學習懈怠 ?對策
【中圖分類號】H319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8)43-0112-01
英語作為高職院校的必修科目之一,但是受到學生的重視程度卻很低,很多學生對于英語學習產生很大的懈怠,表現出學習動力不強,學習積極性低,英語作為全球通用語言,學生一定要重視英語學習,這樣才能提升學生學習英語積極性,真正在工作中得以運用。
1.高職院校學生學習懈怠的成因
1.1教材陳舊
對于學生來說,英語學習過程首先接觸到的是教材,但高職院校在教材選擇方面沒有給予高度重視,反而過于隨意,陳舊的教材并沒有真正吸引到學生,使學生接觸英語的初步印象就不太好,學習興趣不高,且有些教材內容編排只涉及一些單一的語法、詞匯內容,枯燥乏味的內容編排讓學生對學好英語失去信心。
1.2學生主體性發揮意識缺乏
隨著新一輪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推行,課堂教學中努力做到以學生為主體,而教師的作用則是做好引導、組織及學習伙伴的角色。使學生在現有基礎上提升英語學習水平及知識運用能力是現階段高職院校培養的關鍵,然而有部分配備老式教材的傳統英語教師還是未能革新,停留在過去的灌輸式教育方法上,學生的學習不主動,很難發揮學習的主體性作用,同樣會造成學生學習的厭倦。
1.3缺乏良好的學習習慣
對于步入大學的學生來說,最讓他們覺得與高中生活不一樣的一大特點便是時間分配的自由。然而事情有利弊之分,對于一些在中學時期并未養成良好的時間分配習慣的學生來講出現了弊端,他們懶于去花費時間在英語學習方面,更懶于探索英語學習方法。而且有些甚至連學校作業都不做,更別說課前預習、課后復習。
1.4英語學習底子薄弱
一般進入高職院校的學生自主學習能力本身就不足,英語學習底子過于薄弱,導致老師課上的授課內容對于他們來說吸收較難,再加上并沒有將時間及精力放在預習及復習方面,以至于每次的教學任務基本都不能按時完成,學習受到嚴重打擊,喪失自信心,環環相扣,也并未得到老師的認可及鼓勵,收獲小、情緒低、主動性就差,這樣一批學生在高職院校占大多數。
2.解決高職院校英語學習懈怠的對策
2.1提升學生學習動力,發揮學生學習主動性
當前,高職院校學生要想改善現階段學習英語現狀必須要提升學習動力,學習英語的最終目的其實就是要運用在工作中,那么教師就應該從就業方面著手來帶動學生學習情緒,首先,學生必須了解當前的就業形勢,了解英語在就業方面占據的重要地位,讓學生深刻明白工作的最大門檻就是英語能力是否過關。其次,在大環境下,英語也作為全球通用語言,得到相當大的重視,了解這些特點之后,學生意識到英語重要性,學習動力就會足一些,學習動力與學習效果關系密切。所以教師一定要擅于利用這一特點來挖掘學生學習動機。在培養方面,教師也應該注意在教學過程中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培養學生的學習創新能力,并通過不同學生的不同崗位需求來擬定培養目標,并且創設情境,讓學生主動參與進來,真實感受模擬實操。
2.2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
中國人說漢語說得順溜是因為平時經常的交流語言便是漢語,但是中國人說英語較為困難的原因就是語言環境缺乏,作為老師,一定要為學生創設語言學習環境,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有好的語言交流氛圍,潛移默化中影響學生,讓學生感受英語學習魅力,并逐漸從中掌握學習語言技巧。教師采取的方式可以是課堂設置情景短劇來讓學生參與、編排,或者是不定期舉辦英語演講比賽來吸引學生。或者在每次課程開始的前十五分鐘,教師可以設置學生作為小老師,讓學生在十五分鐘內進行自己的安排,可以是就某一話題的演講,或者提出問題的小組討論都可以,在這樣的語言學習氛圍中,學生才能真正體會語言學習的樂趣,進而愛上英語。
3.結語
總而言之,高職教師首當其沖的任務便是找出學生學習英語動力匱乏原因,并且及時給予一定的解決方法,輔助學生在語言學習方面為自己樹立正確的學習目標,并且有針對性的對每個孩子因材施教,制定合理可行的學習方案,并搭配好的語言學習氛圍,最大程度的幫助學生克服英語學習懈怠這一惰習,使英語學習在高職院校中得到真正的提升。
參考文獻:
[1]肖雪蓮.高職院校學生英語學習倦怠現象的現狀、成因及對策[D].內蒙古師范大學,2013.
作者簡介:
陳靜(1984-),女,江蘇南京人,講師,研究方向:英語語言文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