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楠
【摘要】作為孩子的第一任老師,父母在其成長過程中扮演著十分重要的角色。如今社會存在的一類現象就是家長因其使用錯誤的教育方法導致不能在孩子的人生觀、價值觀培養中起到導向作用。家長、全社會對于此現象的擔憂,使得家長學校興起。家長學校的存在解決了家長對于如何正確教育孩子的困惑,引導家長使用正確的教育方法,進而對于社會的家校溝通模式建設指明了方向。
【關鍵詞】小學 ?家長學校 ?課程設計
【中圖分類號】G6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8)41-0177-01
1.小學家長學校課程設計研究意義
對于小學家長學校課程設計進行研究,既可以發現傳統教育方法的弊端,更好的提高之后工作的效率,更能使家長更好的信任家長學校的教育模式,提升家長信心。
1.1區別于普通教育,創造新型成人教學模式
家長學校的受眾是成年人,因此其教學模式有別于傳統教育模式。而作為孩子重要的老師,家長在家長學校所學的知識大多將運用于孩子身上,所以家長學校又有別于一般成人學校。所以,家長學校的教學模式既應貼近成人教育,又要考慮到孩子的成長軌跡,創造新型教學模式,提升教學效率。
1.2改善現有家長學校課程的合理性
隨著社會發展,現有家長學校課程往往不能完全切合大環境,不能滿足社會的需求。對于家長學校課程設計的研究,可以切實改善現有課程的合理性,并對于今后課程的更新發展提供清晰正確的方向。
1.3改變工作重心于內部課程
如今家長學校在迅速發展中,但大多局限于硬件設施及基層建設,還并未涉及到內部課程的開設及發展。對于家長學校課程設計的研究,可推動工作重心轉移到課程建設上來。這對于家長學校的教學效率有著十分重要的影響,并對家長的教育模式改善起著積極的作用。
2.家長學校現存問題
家長學校課程設計要從實際出發,只有發現現存問題、了解社會需求,家長學校課程才有可能不斷充實飽滿。小學學生處于身心發展的起步時期,心智尚未成熟,有較小的叛逆心理,教育起來相對容易,而其家長對于社會發展了解較多,家庭教育相對充足,這對于家長學校的開展有一定的困難。
2.1家長受教育程度較高,對家長學校不抱信心
如今小學家長的教育水平大多為大學本科或大專學歷,家長對于孩子的教育有著自己的見解,遇到問題中有一定的思考,但也局限于和其他家長進行交流,很少會通過網絡或書籍尋找解決問題的方式,而對于家長學校更是只有極少數家長對其信任。這說明,家長學校雖有了一定的發展,但影響力不足,家長對于家長學校缺乏足夠的信任。這指出,下一步工作重心應擺在如何提高家長學校課程,來為家長學校擴大影響力,提高家長學校在家長心中的地位。
2.2家長并未認識到家長學校的根本目的
家長學校產生的根本目的是改變家長傳統教育觀念,提高家長道德修養、教育水平,為家長教育方法提供導向。而如今家長進入家長學校學習目的是為了和教師進行溝通,了解孩子在學校的表現,而忽視了家長學校的根本目的,在家長學校學習沒有起到相應的作用,家長的傳統教育觀念和模式并沒有改善。
3.小學家長學校課程設計的構思
3.1 明確課程目標
家長學校課程應充分考慮到現存問題,貼合社會需求。所以,課程目標在于通過在家長學校學習,家長明確自己在孩子教育中存在的地位、扮演的角色,改善傳統教育觀念,獲取相應的教學知識,提高自身道德修養和教育水平。
3.2充實課程內容
在家長學校教學中,應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一是正確培養孩子的學習興趣,通過正確的教育方法,抓住孩子的好奇心,提高孩子學習的積極性;二是培養孩子的道德品質,通過自身的引領作用,使孩子的人生觀、價值觀有了正確的發展;三是培養孩子對于社會的初步認識,家長在教育中,要適當給予孩子社會現象的評論,這有助于孩子形成對社會的正確認識。
3.3創新教學方式
家長學校教學模式應區別于傳統教學,采用教師家長平等溝通的方式,進行講座、親子互動、素質拓展等活動,使家長在相對輕松的氛圍中得到提升。
4.總結
家長作為孩子在家庭教育中的老師,自身道德修養、教育水平十分重要,并且,改善傳統教育觀念,采用新型教育方法,對孩子的成長有著積極影響。同時,家長學校作為家校合作的重要形式,應積極擴大學校數目,擴大學校影響,充實課程內容。社會應更加重視家長學校,為家長學校的開展打下堅實基礎。
參考文獻:
[1]徐光斌.家長學校建設對學校德育工作的實踐意義——以梁山小學為例[J].教育觀察(下半月),2017(1):67-68.
[2]胡杰.影響家長學校辦學效益的因素分析及解決策略[J].新課程·上旬,2016,(4):158.
[3]許珊珊,王清.家長學校的現狀及思考[J].成人教育,2017(8):62-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