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曉蕓
【摘要】陶行知先生曾經說過:“生活即教育。”《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中也指出,幼兒藝術領域學習的關鍵在于充分創造條件和機會,在大自然和社會文化生活中萌發幼兒對美的感受和體驗。學校要將陶行知先生的理論和現在的教育觀點相融合,把美術綜合教育融入到生活中,讓美術綜合教育不再單調、不再乏味,使幼兒喜歡綜合美術活動,讓綜合美術活動活起來。
【關鍵詞】幼兒教育 ?綜合美術活動 ?生活化
【中圖分類號】G613.6 ? ?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8)43-0205-02
引言
幼兒美術綜合教育的生活化是指在幼兒美術教育的開展中,以幼兒的現實生活為背景,以幼兒的生活體驗為基礎,以幼兒熟悉的人和事物為內容,在創設的生活環境中進行美術綜合教學。
一、美術教育的綜合內容要力求生活化
在幼兒園美術教育的實施過程中,其美術教育的內容選擇要盡可能地符合幼兒對美術學習的內在需求,幼兒在日常生活中積累了大量的生活經驗,這些在生活實踐和家長那里積累的生活經驗,是開展幼兒美術教育的不竭動力。長期以來,一些幼兒園在開展美術教育的過程中,忽略了幼兒對于美術教育內容的現實需要,經常將一些不符合幼兒需要的美術教育內容,采用機械灌輸的方式傳授給幼兒,這樣的灌輸與填鴨讓幼兒只能被動地接受,學習的自主性沒有得到有效的發揮。在這樣的教學過程中,幼兒學習美術的積極性與主動性被嚴重地壓抑了,學習美術的熱情不高,長此以往,直接影響到了幼兒美術教育的有效實施。因此,在開展幼兒美術教育的過程中選擇綜合教育內容就要從幼兒的生活經驗出發,挖掘幼兒喜聞樂見的生活化美術教育內容,教師要善于觀察不同幼兒的興趣點,選擇生活化、個性化的美術教育內容,只有這樣的綜合教學內容,才能真正激發幼兒學習美術的興趣,發揮幼兒美術教育的實效性,促進幼兒美術素養的提升。
二、以生活情境的創設促進美術教育綜合形式的生活化
幼兒的生活是豐富多彩的,在幼兒生活中不論是衣、食、住、行,還是娛樂、游玩,每一個生活的細節中,都包含著豐富的美術教育元素。幼兒教師在開展幼兒美術教育中,要盡量避免那種脫離幼兒生活實際的機械講授,要以生活化的教學情境作為美術教育實施的主要方式,只有這樣的美術教育才能真正贏得幼兒的喜愛,也只有教師創設豐富的生活化美術教育情境才能讓幼兒美術素質獲得真正的提升。具體來說,創設生活化的美術教育情境主要包括兩個方面:一方面是生活化的環境熏陶,生活化的環境熏陶是指教師在幼兒美術教育的實施過程中,教師通過布置班級主題墻,展示收集的生活化圖片,運用多媒體技術播放生活化的音頻、視頻、圖像等內容,以此營造生活化美術教育的環境氛圍,讓幼兒在生活化的環境中受到潛移默化的美術教育熏陶,以此推進生活化美術教育的高效實施;另一方面是生活化體驗活動的引領,教師在幼兒美術教育的實施過程中,要盡可能地開展綜合的形式多樣的生活化主題體驗活動,為幼兒創設體驗生活美的契機,在各種各樣的綜合主題體驗活動中,去發現美、感受美、創造美,以此促進幼兒美術教育的高效實施。
三、以生活資源促進美術教育綜合素材的生活化
生活中具有大量的生活材料,這些生活中隨處可見的綜合材料既具有形象化的特點,又具有熟悉性的特點,同時還具有豐富性的特點,這些生活化的材料更容易引起幼兒的注意,激發幼兒的好奇心,也增加了幼兒對于美術學習的親切感,豐富了幼兒美術學習的生活情趣。在生活中存在著各種各樣的綜合生活資源,其中包括各種不同的生活物品、自然界的各種動植物、各種各樣的食物以及大量的廢舊物品等,這些都是幼兒美術教育實施的重要材料。教師在開展幼兒美術教育的過程中,充分利用好這些生活化的美術教育素材,可以讓幼兒對于美的事物增加更多的親切感,喜歡運用這些豐富的綜合材料,創造更多美的事物,幼兒在開展美術學習時,這些材料的作用不僅僅只是簡單局限在材料的范疇,這些材料本身就蘊含著綜合非常多生活美的元素,在開展幼兒美術教育的過程中,充分應用這些生活化的美術教育資源可以有效地提升幼兒感悟美、創造美的能力,在提升幼兒美術教育實效性的同時,促進幼兒美術素質的不斷提升。
總而言之,要開發生活化的綜合美術教學內容,教師就必須立足于幼兒的生活,從幼兒生活實際著手,讓綜合教學內容源于生活又歸于生活,使幼兒在生活中發現、體驗和創造美,在生活中健康、愉悅、自信地成長。讓幼兒樂于去創造、表現,讓自己的價值得到體現,健康快樂地成長,使審美情趣培養真正回歸到幼兒生活之中。
參考文獻:
[1]王月海;淺析幼兒美術教育的作用[J];青春歲月;2012年20期.
[2]高杰;學前美術教育的創新思路探析[J];中國校外教育;2011年S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