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育儀
【摘要】合唱教學在音樂課堂上占據著至關重要的位置,其要求學生與學生之間的互相配合以及學生與教師之間的相互配合,因此在學前教育音樂課堂中融入合唱教學的方法,不僅可以使學生深入感受音樂中的美,而且還可以極大程度地提高學生的團結協作精神、學生之間的溝通能力等各項綜合能力,為其今后的入學、工作、日常生活等奠定良好的基礎。本文首先簡要介紹班級合唱的具體方法以及其在學前教育的音樂課堂上的重要性,并闡述合唱教學對于教師的嚴苛要求,最后結合本人的教學實踐,概述班級合唱教學方式在學前教育的音樂課中是如何運用的。
【關鍵詞】學前教育 ?班級合唱法 ?音樂課
【中圖分類號】G616 ? ?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8)41-0198-02
一、班級合唱法的含義及其重要性
(一)班級合唱法含義
學前教育中音樂課的班級合唱教學不同于專業合唱的教學方式,其是為達到某種教學目的,從而有組織、有紀律地教授學生合唱方法的一項教學活動,班級合唱注重的是學生整體的合唱水平,其對學生的團隊協作能力、音樂技能有較高的要求,尤其針對音樂水平較低的學生以及音樂基礎較差的學生來說,具有一定的困難性,因此如何提高學生整體的音樂素養及專業知識對于學前教育的教師來說具有一定的挑戰性。傳統的合唱教學不但晦澀難懂,而且學生學習的興趣不高、效率低下,因此需要對傳統的教學方式進行創新,從而提高教學氣氛的和諧性,提高學生的音樂素養。
(二)班級合唱法重要性
第一,學前教育音樂課的合唱法不僅可以增強學生與學生之間的相互交流,而且可以增進學生與老師之間的相互交流,從而拉近師生之間的距離。并且在合唱排練的過程中,為同班學生與其他班學生的交流創設了良好的平臺,在提高音樂素養及演唱技巧的同時,也增強了學生的溝通能力。第二,學生在進行合唱訓練的同時,可以清楚地認識到自己在班級及在同學、老師心中的重要性,對于班級合唱來說,每一個人都是不可或缺且不可替代的,從這個角度來講可以培養學生的責任感和使命感。第三,在合唱的訓練過程中可以為學生建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和世界觀,在合唱教學中,對于學生的正確發音和行為應及時鼓勵,增強學生的自信心,對于學生錯誤的發音和行為要進行及時的糾正,從而不斷提高學生的全方位健康發展。
二、合唱教學方式的技能要求
學前教育的學生具有的特點是年齡小、興致高漲但是注意力集中時間較短,因此在合唱教學中,教師應根據實際情況制定相應的合唱教學的方式,從而不斷提高學生的音樂技能等在內的各項能力,以下就合唱教學方式中教師的技能提出相應的要求。
(一)歌唱技能
歌唱技能是學前教育的音樂教師最應該具備的基礎技能,只有教師具有良好的歌唱技能,如清晰的咬字、正確的發聲等,才能為學生創造良好的音樂環境,促進學生專業技能的提高。做好課前備課,深入研究合唱歌曲所表達的感情因素,從而可以更生動、形象地演繹出歌曲的內涵,使學生更快地融入其中。
(二)樂器演奏技能
教師在具備良好歌唱技能的同時,還應具備一定的樂器演奏技能,如鋼琴、小提琴等。學前教育的學生具有活潑好動的特點,因此器樂的演奏不僅可以使學生的注意力更加集中,而且還可以改善課堂的教學氛圍,極大程度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三)調節課堂的氣氛
傳統的音樂課堂枯燥無味,只是一味地分析曲目所運用的歌唱技巧,學生學習的熱情不高。教師應改善枯燥無味的課堂氣氛,提高學生參與音樂課堂的比率,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如可以利用引導、描述、設下懸念等方法引起學生對合唱教學的興趣,讓學生發現音樂時時刻刻都存在于日常的生活中。在領唱環節,教師應該運用適當的力度以及恰當的音速,從而提高歌曲的表現力度,為學生起到良好的示范作用。
(四)合理利用暗示法
教師可以突破傳統,在課堂中合理地加入暗示的方法,如肢體暗示等,不斷引導學生積極主動地去探索知識,鼓勵學生動腦思考。例如,在講授《西風的話》這首歌曲的時候,教師可以利用“和聲暗示”的方法,在學生演唱低聲部的時候,教師利用多媒體播放高聲部的音樂,在學生唱高聲部時則采取相反的辦法,這樣不僅可以渲染一種和聲的氛圍,讓學生更快地融入到課堂中,而且可以鍛煉學生的團隊協作的能力,提高課堂的學習效率。
(五)較高的音樂鑒賞水平
人類的感情、心情可以通過音樂完整地表述出來,因此音樂課程在學前教育的情感體驗教育中占據著至關重要的位置,因此對于一名學前教育教師來說,最重要的就是具有較高的音樂鑒賞水平,教師應該從多方面對音樂歌曲進行深入的分析,使學生更快地了解歌曲的內涵,從而不斷提高教學的質量。
三、班級合唱法在課堂中的運用
(一)巧妙設計音樂內容
教師應該根據每首歌曲的特點設計不同的音樂內容,使合唱的過程由淺入深,將二聲部設計成不同的風格,在增加課堂趣味性的同時,更便于學生的理解。例如,在教授《迷人的火塘》這首歌曲的時候,教師可以根據這首歌曲的特點,將合唱設計成由男同學與女同學對唱的形式,根據每個人的特點分配每個人演唱的部分,從而避免了掌握不準確的地方。
(二)設計角色合唱
教師也可以將歌曲設計成角色合唱的形式,使學生將角色與自己融合,從而更快地理解歌曲的內涵,學生在體驗不同角色的同時,也提高了學生演唱不同歌曲的能力。例如,在《如今家鄉山連山》這首歌曲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讓一部分學生扮演母親的角色,另一部分學生扮演孩子的角色,通過類似于歌劇的形式呈現。
(三)適當增減部分歌曲
教師可以將輪唱的方式增添到單聲部歌曲的教學中,讓不同的學生反復歌唱同一個歌曲的同一個部分,這樣不僅可以使歌曲在重復輪唱的過程中展現出全新的內涵,而且還可以不斷糾正學生的音準問題。
例如,在教授學生演唱《茉莉花》這首歌曲的時候,教師可以適當增加歌曲的演唱部分,從而加強對茉莉花的贊美程度。并且輪唱對于學生來說難度不大,具體技巧如下:
I: 好一朵|美麗的|茉莉|花-|好一朵|美麗的|茉莉|
II: 00|好一朵|美麗的|茉莉|花-|好一朵|美麗的|
在另一些歌曲的教授中,教師可以將簡單的二聲部伴唱融入到原有的旋律中,將學生分為兩個部分,分別是主唱和伴唱。加入簡單的二聲部合唱,不僅有益于學生理解歌曲的內涵,而且有利于改善傳統的教學方式,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
例如,在學習《小鬧鐘》這首歌曲的時候,教師可以在原有的歌曲中加入伴唱的部分,并將學生進行分組,一部分學生做主唱演唱小鬧鐘,一部分學生則作為伴唱演唱大鐘。
I 組: 5131|5131|5050|5-|5131|5131|2020|5-||……歌聲
II 組: 5-|5-|5-|5-|5-|5-|2-|5-||……鐘聲
四、結語
優美的歌曲不僅可以愉悅學生的心情,而且會激發學生學習音樂的欲望,因此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要不斷創新并完善合唱教學的教學方式,從而促進學生全方位的發展。
參考文獻:
[1]朱慧.班級合唱教學法在學前教育音樂課中的運用[J]. 新課程研究(下旬刊),2012(04):77-78.
[2]王善虎,呂小允.類比合唱指揮與音樂教師之間的關系[J].宿州學院學報,2010,(4).
[3]秦戈.天籟是怎樣練成的——合唱團聲音訓練之我見[J].新課程學習(下),20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