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王澤軍 吳躍平
2015年年初,正當國家衛生計生委推出“改善醫療服務三年行動計劃”之際,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區第五人民醫院引入了由《健康報》社倡導的“醫患友好”理念,并成為全國首家試點項目建設單位。經過一年的試點和兩年的示范建設,“醫患友好”所帶來的美譽度、關注度、活躍度和忠誠度得到極大的體現。
“醫患友好”理念落地的基礎,是清晰認識醫患關系存在的癥結,查找出醫患雙方在需求供給中存在哪些不平衡、不充分。在試點階段,醫院以涵蓋不同人群的基線調查,作為查找梳理問題的基本方法。在基線調查中,梳理出影響醫患關系的九大問題,其中包括停車、掛號、就診環節、隱私保護、人性化服務、出院后服務等內容。
在對問題進行調查梳理的基礎上,縱向考慮院前、院中、院后,橫向考慮導醫系統、硬件環境、虛擬環境、就醫流程、醫患溝通、支付系統、個人疾病和健康管理等7個維度,結合醫院實際運行水平,制定了113項既可操作又可量化的評價指標。標準涉及醫院各個部門,將對醫院所有運行環節的資源、制度和考核標準進行重新調整。
有了評價標準、形成評價體系后,精心設計推進方法、適時推出核心舉措成為“醫患友好”建設取得成效的關健。試點階段采取了加強組織建設、編制評價體系、加大培訓教育、借助互聯網技術、開展常態評價、專注醫患互動等推進方法。示范階段采取了以評價體系為基礎動態更新、以理念提升為支撐常態教育、以“互聯網+”為載體與時俱進、以滿意度評價為藍本持續改進、以政策行為為指向共同參與、以一體化管理為手段上下聯動等推進方法。同時,示范階段出臺了12項核心舉措,包括創新組織體系,崗位職責明細化等。
余杭五院創建“醫患友好”醫院以來,員工活力得以激發、醫院公益性得以加強、醫患關系得以改善。
以員工友好為基礎,激發活力。醫院在友好度建設中,將員工友好作為重要內容,讓員工在友好氛圍中感同身受,不斷創新、改進服務。員工友好激發了他們的職業榮譽感、主體責任意識和服務活力,是“醫患友好”建設持續提升和不斷深化的動力。
以媒體友好為渠道,傳播正能量。通過媒體溝通會、宣傳教育活動、定期推送醫院微信,醫院公益性理念得到充分詮釋、公益性目標和路徑得到充分傳播,收到了更多群眾的好評和支持。
以“互聯網+”為手段,持續改善醫患關系。醫院的發展離不開信息化的支撐,而信息化的支撐更離不開互聯網的推動。互聯網為醫療資訊傳播、智慧醫療、線上線下互動、出院回訪和健康管理等工作提供了神話般的便利。“醫患友好”的推出正是互聯網技術在醫療領域廣泛應用的產物,借助“互聯網+智慧醫療”,它讓醫院實行了流程再造,也使醫院內部信息高效互通,更為醫患之間架起了一座信任和友好的橋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