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 毅,楊治國,周 穎
(1.四川大學錦城學院 工商管理學院,四川 成都 611731;2.四川農業大學 城鄉規劃學院,四川 成都 611830)
現代物流業是以先進科技和現代管理技術為支撐,以運輸、倉儲、包裝、配送、貨代、流通加工、信息等供應鏈各環節一體化運作為核心,以跨部門、跨行業、跨區域融合滲透發展為特點的復合型服務業,是推動區域經濟發展的基礎性、先導性和戰略性產業?,F代物流業的發展需要建立完善的物流體系,完善合理的物流節點體系布局能夠促進物流產業的聚集,滿足地方和區域物流需求,推動地方經濟成長。目前國內許多城市都在規劃建設規模不等,功能各異的物流節點設施,但在這股建設熱潮中也暴露出節點規劃不合理、盲目貪大求全、重復建設、效率低下等問題。因此,本文以四川省巴中市為實證研究對象,依據國家和四川省物流業發展中長期規劃,立足巴中市物流發展現狀,旨在優化巴中市的物流體系功能布局,加快傳統物流業向現代物流業轉型,大力推動巴中市現代物流業發展。
截止2016年底,巴中市除盤興物流園區和平昌東城物流園區部分建成外,各縣(區)都規劃有1-2家物流園區,園區規模普遍偏小,輻射帶動能力弱,空間布局不合理。問題的成因一是缺乏從巴中市級層面的物流園區的統一規劃,目前規劃的物流園區大多是由各縣(區)自行組織項目論證,規劃的戰略高度不夠。二是在過去的物流園區(重點物流項目)的規劃上缺乏科學性。由于缺乏對物流園區內涵的認識,將一些商貿市場和物流企業冠名為物流園區,還將一些規模過小的物流項目也命名為物流園區,如原東城物流園,園區占地只有81畝,同凱能源物流園規劃占地也只有80畝。根據《物流園區服務規范及評估指標》(GB/T 30334—2013),物流園區占地面積不應小于0.5km2(750畝)。三是在物流園區的規劃上缺乏系統性,沒有從區域經濟和產業聯動的高度,從總體物流需求規模出發,系統研究物流園區規劃和其他規劃的聯動和銜接,研究園區之間的互聯互通和協同效應,規劃物流體系中“園心站”(指“物流園區”-“物流中心”-“物流服務站”組成的三層物流體系)的整體布局。
在已建成和規劃的7家物流園區中,有3家定位為商貿服務型,3家定位為綜合服務型。從種類上看,缺乏貨運樞紐型物流園區和生產服務型物流園區。從定位上看,各園區缺乏有特色的功能定位和發展定位,同質化現象明顯。
物流需求量預測作為物流系統規劃的重要環節,直接影響到物流系統規劃布局等工作的科學性與有效性,對提高物流規劃質量和運行效率具有重要的意義。
通過分析區域經濟對區域物流影響的研究,結合巴中市區域輻射性發展的特點,本規劃選取的物流需求量影響指標有:國內生產總值GDP(億元)和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億元),見表1。

表1 2006-2016年巴中市物流需求量預測指標統計表
依據表1所提供的歷史數據,采用多元線性回歸分析法對巴中市全域物流需求量進行預測,選擇SPSS21.0中的分析/回歸/線性命令,將國內生產總值、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選入自變量列表框,將貨運量選入因變量列表框,得到以下結果,見表2。

表2 多元線性回歸模型方差分析
從表2中可以看出,顯著性檢驗p值為0.018 5,小于0.05顯著水平,表示回歸模型整體解釋變異量達到顯著水平。

表3 多元線性回歸模型系數
從表3可以看出,所有的p值都是小于0.05顯著水平的,那么回歸方程可寫為:

其中:Y—巴中市物流量,單位:萬t;
X1—巴中市國內生產總值,單位:億元;
X2—巴中市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單位:億元。
根據《巴中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綱要(草案)》規劃,未來巴中市GDP年增長率為8.5%,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率為14%,經過計算得到巴中市2020年和2025年生產總值分別為753.84億元和1 133.52億元,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分別為489.96億元和943.38億元。
由此得出巴中市特征年物流量總額預測值,見表4。

表4 巴中市特征年物流需求量預測值
從預測結果可以看出,2020年巴中市的物流需求量將達到6 949萬t,比2015年增長超過兩倍,2025年物流需求量將達到10 697萬t。
通過分析巴中市物流需求現狀和未來的發展趨勢,結合當地用地情況及其它相關因素,確定巴中市物流節點的總體布局為“一核(公鐵聯運貨運樞紐,向東對接公鐵)、兩樞紐(空港物流園區,向西對接公航/農產品物流園區)、五中心(物流中心)、多點(物流、配送服務站)”,形成“一核兩樞紐五中心多點,東西對接”四層次三等級的物流節點體系布局,具體見表5。

表5 物流節點體系結構
以第3節預測的2025年巴中市物流需求量約11 000萬t作為建設標準,確定物流節點建設總規模S。

其中:
S為城市物流節點建設總面積(單位:畝);
L為規劃目標年份通過物流節點處理的物流量(單位:萬t);
θ為規劃目標年份通過物流節點處理的物流量占年物流量的比例;
a為物流園區用地規模控制系數(單位:畝/萬t)。
第3節預測的物流量是總的物流處理量,按國內一般經驗估算,60%的物流量由物流節點體系處理,其中由三級物流節點(各物流、配送服務站)處理的物流量占20%,由一級(物流園區)和二級物流節點(物流中心)處理的物流量占40%,因此本次規劃物流節點處理的物流量占物流處理量的比例θ取值為0.6。
物流園區用地規??刂葡禂凳俏锪鞴濣c用地規模與物流處理量的商數,其含義為平均每萬噸的物流量需要用到多少畝土地,是物流園區總規用做土地規??刂频某S弥笖?,國外該控制系數的情況見表6。

表6 國外物流園區用地規??刂葡禂?/p>
國內的情況見表7,用地規??刂葡禂荡蠹s為1.46-3.74畝/萬t。

表7 國內典型物流園區/中心用地規??刂葡禂?/p>
參考國內外物流節點用地規??刂葡禂?,考慮到節點體系中不同層次、不同等級的差異做了以下調整:“一核”的巴中公鐵聯運物流園區控制系數取為2.2,“兩樞紐”中的恩陽空港物流園區控制系數取為4,南江秦巴農產品商貿物流園區控制系數取為2.5,“五心”中的通江縣農產品商貿物流中心控制系數取為2.5,平昌縣東城電商物流中心控制系數取為1.6,經開區和南江縣工業物流中心控制系數取為1.8,盤興建材物流中心控制系數取為2。“多點”的物流、配送服務站控制系數取為1.2。
由此估算巴中公鐵聯運物流園區年物流處理量占一級和二級物流節點處理總量的35%,恩陽空港物流園區年物流處理量占一級和二級物流節點處理總量的15%,南江秦巴農產品商貿物流園區年物流處理量占一級和二級物流節點處理總量的20%,平昌縣東城電商物流中心年物流處理量占一級和二級物流節點處理總量的10%,通江縣農產品商貿物流中心年物流處理量占一級和二級物流節點處理總量的5%,經開區和南江縣工業物流中心年物流處理量各占一級和二級物流節點處理總量的5%,盤興建材物流中心年物流處理量占一級和二級物流節點處理總量的5%。
根據整合資源和集約化發展的原則,在上述分析的基礎上對測算的用地規模做了相應調整和取整,最后得出巴中市物流節點體系用地總規模為12 620畝,具體見表8。

表8 巴中市物流節點規模調整結果
物流園區投資強度是園區集約化和規??刂频闹匾獏担?是中物聯發布的全國物流園區投資強度的推薦性指標。

表9 全國物流園區投資強度推薦指標
根據表9選取不同類型的投資強度臨界值作為計算依據,分析可得巴中市物流節點的建設投資總規模約為90億元,結果見表10。

表10 巴中市物流節點投資規模估算
我國的物流業如何打破行政區劃限制,實現跨行業、跨區域的聯動發展,形成上下貫通、銜接一致、優勢互補的物流業可持續發展體系,是當前亟待解決的問題。本文提出的巴中市物流體系布局和建設規劃,對于促進我國傳統物流業向現代物流業的轉型,以及政府和相關主管部門的物流產業規劃,具備一定的參考價值和借鑒意義。
[1]曹言紅.城市物流節點體系布局指標體系的構建[J].安慶師范學院學報,2011,(2):16-19.
[2]李丹華.遼寧省綜合物流節點體系的布局優化研究[J].科技視界,2015,(12):107-109.
[3]陳志卷.基于經濟發展關聯機制的區域物流園區規劃方法研究[D].天津:南開大學,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