鮑建寧
(上海商業會計學校,上海 200011)
國內經濟的快速發展推動了物流業的發展,特別是在互聯網經濟環境的影響下,物流業獲得了更快速的發展。當前,云技術應被廣泛地應用于各個領域。依托云平臺的資源共享和數據共享的理念,結合物流配送中心的的實際業務應用,逐步開展云物流。云物流是云計算技術與傳統物流行業的結合,通過整合區域內各物流配送中心現有的資源,以用戶和市場需求為指導,為用戶提供個性化的物流需求,提升物流配送中心的物流服務質量。
協同物流(Collaborative Logistics)指各企業通過Intemet提供服務并協調所有的商務活動,以提高利潤和績效,并創造協同環境使各企業共享信息和資源。協同物流是指綜合調用物流配送過程中所涉及的資源提供方,利用物流過程中所涉及各方的利益關系和依賴關系,使各方為實現物流的高效配送目的而協調工作。利用高效的協同物流能夠提升物流配送效率,可較為簡單地完成單個物流實體難以完成的物流配送任務。通過云物流環境下技術的提升,在原有物流配送中心任務協同的基礎上探索建立新的協同模式和機制。
傳統物流任務協同的主要途徑是利用信息平臺實現信息和資源共享,根據各個物流配送中心發布的報價選擇物流服務商。較之傳統的物流協同,基于云物流環境的物流協同有著明顯區別,表1從五個方面對傳統物流協同與基于云物流環境的物流協同進行了比較。

表1 基于云物流環境下物流協同與傳統物流協同比對
根據表1,基于云物流環境下的物流協同明顯區別于傳統的物流協同,主要的區別如下:一是在協同處理物流任務時,能夠集中實現數據處理和資源調度,而不是單純依賴一家物流配送中心實現;二是以云物流環境下的數據處理速度明顯高于物流配送中心對數據的處理速度;三是用戶服務方面,傳統的物流配送中心只能為用戶提供企業定制的服務,基于云物流環境的物流配送中心能夠根據用戶的需求選擇服務物流商,盡量為用戶提供滿意的個性化服務。
目前,云物流環境下的物流服務的主要對象是大型企業和政府單位,物流服務的實現主要依托各物流配送中心間的協同。各個物流配送中心在協同物流的過程中是物流服務實現的核心節點,而各個物流配送中心之間的信息共享和交互成為物流服務的線,由此,云物流環境下物流配送中心任務協同是依靠物流網絡實現的。
物流節點在云物流環境下物流配送任務協同處理的整個過程中是最基礎單元,是物流服務的基礎提供者。物流節點的主要功能實現了物流信息的處理、物資的裝配、包裝、存儲、配送等。根據物流節點的規模及所實現的物流功能可將物流節點分為物流配送中心、物流園區和配送網點等。在云物流環境下,為實現物流配送任務協同需要各個物流節點間物流信息的交互和共享。在物流活動日益活躍的今天,物流的基礎設施建設日趨完善,各個物流配送中心所具備的物流節點和配送網點也逐步增多,構建了較為完善的物流配送體系。在物流配送服務的發展和合作中,部分物流配送中心逐步開展物流配送協同合作,構建綜合性的物流園區。圖1為物流節點的功能示意圖。

圖1 物流節點的功能示意圖
圖1展示了物流節點所具備的物流配送功能。從早期對物流節點的認識角度分析,物流節點只是作為物流配送的倉儲節點和轉運節點,然而,現代物流的不斷發展為物流節點賦予了新的內容。由于物流活動的日趨頻繁,物流節點在物流活動中所發揮的作用也日趨增大,所扮演的角色也日趨多元化。為滿足現今物流發展的需要,物流節點除了滿足原有的倉儲和轉運的功能外,還逐步增加了流通加工、配送、包裝等功能,成為具有多元化的物流配送中心。此外,互聯網和云計算技術的應用,物流節點作為網絡中的重要組成環節,所發揮的作用日益增大。
同時,物流節點受到地理位置和所在區域用戶需求不同的限制所提供的物流配送服務及經營范圍存在一定的差異性,從而決定了物流節點所執行的物流配送線路及物流配送方式。根據對物流配送及云物流相關文獻的研究分析可知,構建云物流平臺實現物流配送任務的協同處理主要涉及的因素包括物流服務客戶的需求、物流節點位置、物流節點的定位、物流配送方式四個方面。其中,物流客戶的需求及物流節點的定位最為重要。
以物流節點的定位進行展開分析,物流節點的定位主要包括了物流節點的規模、經營范圍、服務半徑等。物流節點的定位能夠影響物流節點所采用的物流配送的運輸策略(配送車輛的數量、配送車輛的最大負載、配送距離);能夠影響到采取的倉儲策略(倉儲時間、倉儲容積等);能夠影響物流節點未來的發展規劃。因此,物流節點對于發展物流任務的協同處置具有重要的作用。
云物流平臺實現物流配送過程中所調動的服務資源所涉及的服務主體較多,云物流平臺在實現物流配送的過程中,根據現有可調用的資源實現物流任務的分解,并將任務分配給不同的物流配送主體,保證了物流配送任務的協同完成。對于復雜的物流配送任務,云物流平臺需根據現有的配送資源實現資源的有效配置。協同物流配送任務的實現關鍵在于服務的協作。
(1)在具體的物流配送活動中,如果單個物流配送企業能夠完成既定的配送任務,其他物流配送企業可為執行物流配送任務的企業提供數據支持,比如路況信息和天氣信息等;如果單個物流配送企業難以完成配送任務,多個物流配送企業可調用各自的資源協同完成。
(2)面對多個同時進行的物流配送任務,可根據物流配送中心自身具備的物流資源合理分配子任務。
(3)協同物流的關鍵還在于溝通。由于各個物流配送企業所具備的物流服務資源的有限性,所以需要各個物流配送企業充分共享并調動現有的資源,做好溝通和資源的優化配置。
(4)各物流配送的子任務具有一定的執行順序,各物流配送中心可根據自身的需求合理配置配送任務,促進整個配送任務的高效實現。
物流配送中心任務協同機制是物流任務協同處理的基礎,通過深入研究協同機制的內涵,進而實現對任務協同體系及流程的設計。
國內的各個物流配送中心所具備的物流資源各不相同,國家對于各物流配送中心的資源管理體系尚相對缺乏,因此,各個物流配送中心間只是具備了簡單的物流信息共享,缺乏對各個物流配送中心現有的資源進行合理配置,難以真正實現物流任務的協同。云物流環境下的物流協同是區域內的各物流配送中心為基礎,結合各物流配送中心現有的協作需求及市場需求,由物流相關職能機構倡導下發起的。利用云物流環境下的物流平臺能夠對各物流配送中心的資源和數據進行統一整合,根據實際的物流配送任務按需分配資源,此外,利用先進的云計算技術實現物流數據的處理和物流資源的科學配置,同時,經各物流配送中心協商確定物流配送的協作方式和協作流程,提升了各物流配送中心的配送效率。
圖2為各個物流配送中心間協同示意圖。

圖2 各個物流配送中心間協同示意圖
圖2簡單地表述了各個物流配送中心間配送任務的協同合作。隨著物流活動的頻繁和物流配送中心的不斷壯大,物流配送中心之間的任務協同處置意識日趨成熟,也逐步形成了具有一定協作性能的協同模式。在物流配送中心的不斷發展壯大的過程中,物流配送中心的資源調度能力及信息整合能力成為企業發展的關鍵點。由于各個物流配送中心所具備的物流資源具有一定的分散性,在應對某些物流活動的過程中,物流配送中心難以調集相應的配置資源以達到物流配送的目的,因此,各個物流配送中心急需通過彼此間的協作或業務合作的方式實現物流任務目標。
通過以上分析,物流任務協同的內核可歸結如下:以市場需求為導向,在政府及物流行業協會的引導下,構建物流配送中心間的溝通機制,從而實現物流配送中心之間基礎設施資源及信息資源的開放和共享,從而實現各物流配送中心的資源的優化配置,以促進各個物流配送中心間的任務協同及網絡化的運作,以此實現物流配送中心、物流服務對象、地方政府等多方受益。
構建云物流環境下物流任務的協作處理的目的在于云物流資源的共享和分配,各物流配送中心能夠根據協作流程共同實現物流配送服務,圖3為云物流環境下物流配送中心任務協作體系框架。

圖3 云物流環境下物流配送中心任務協作體系框架
如圖3所示,云物流環境下的物流配送中心任務協作體系分為五個層次,每個層次在整個物流任務協作處理的過程中均發揮了不同的作用。在整個協作體系架構中,物流任務經過了任務產生、任務分析、資源匹配、任務分配、物流作用等階段。
(1)物流應用層。物流應用層為用戶提供了可操作的系統界面,所面向的用戶主要包括物流配送中心、物流客戶等。物流客戶可利用物流應用層查詢物流服務商的相關信息,也可選擇相關的物流服務;物流配送中心通過物流應用層查看其他的物流配送中心資源信息,也可查看物流任務。
(2)物流任務層。物流任務層根據客戶需求產生物流任務,并將任務分解為多個子任務。
(3)物流服務層。物流服務層中包含了可提供的服務功能和服務形式。服務功能是指各物流配送中心所能夠提供的服務類型,主要包括倉儲服務、裝配服務、轉運服務、核算服務、信息服務等;服務形式可根據服務的內容提供單項服務或多個單項服務的組合類服務,根據云物流平臺可提供的服務功能用戶可選擇多個單項服務功能形成組合服務。
(4)物流資源層。物流資源層實現了對云物流環境下所有物流資源的統一管理和分配。在云資源層中,將各物流配送中心所擁有的資源實現虛擬化并構建了云資源池,同時,根據物流客戶的需求分配相應的資源。
①云資源池。云資源池中包含了物流配送過程中可使用的各類物流資源,是物流配送方案制定的基礎。根據云資源池現有的物流配送資源,結合用戶對物流配送的需求,綜合物流配送中心及客戶的所處位置,可優化配置云資源池中的各種資源,充分發揮資源的可用性。云資源池中的資源主要包括物流配送所必須的基礎物流資源和增值物流資源。在云資源池中,根據各物流配送中心的物流配送中心所具備的物流功能分為倉儲資源、信息資源、流通資源、人力資源等。
②虛擬化及感知層模塊。虛擬化是對各配送企業的物流資源進行數字管理的技術。利用虛擬化技術摒棄了各物流配送中心所提供的物流配送資源存在的差異化,將資源描述成便于管理的虛擬資源,便于云平臺實現資源的統一管理和配置。同時,利用物流資源層的感知模塊能夠對物流配送中心的相關資源進行資源信息的采集、識別和處理,同時,各物流配送企業通過感知層模塊向云資源平臺提供相應的資源信息。
③物流任務分配模塊。根據用戶的實際需求,物流任務分配模塊制定了物流任務的協同處理方案,并實現了物流任務中各子。
(5)任務實現層。根據物流資源層對物流任務的分配及物流資源的調度,各個物流配送中心根據分配的任務協作完成。
通過對云物流環境下物流配送中心協作機制內涵的闡述和協作體系的分析與設計,結合各物流配送中心任務協同的實際過程設計任務協同的流程。圖4表述了各物流配送中心任務協同的流程。
根據圖4所示,物流配送中心任務協同的流程圖表示了從物流任務提交至物流任務完成的所有重要環節,在物流配送中心任務協同處理過程中,經歷了物流任務提交、任務協同方案的選擇、任務分配、任務處理、完成任務、評估任務等環節。

圖4 云物流環境下物流配送中心任務協同流程
(1)物流客戶在物流表示層提交物流任務需求,任務信息的主要內容包括任務起始坐標、物流服務選擇、成本和時間的要求。任務起始坐標是指任務發出的起始地和目的地;物流服務的選擇是選擇合適的服務類型,包括單項任務和組合任務,組合任務是多個單項任務的合并,比如:倉儲+配送;成本和時間是指能夠承受的最高成本及配送的最長時間限制。
(2)將物流任務提交至云物流請求端。
(3)云物流平臺通過接口采集各個物流信息系統共享的資源和數據信息,具體包括各物流配送中心的狀態信息及物流任務的報價信息,其中,物流配送中心的狀態信息包括物流配送中心的位置、所承擔的物流配送類型、資源配比情況等。
(4)云物流平臺根據最近執行的物流配送任務進行分類統計,構建協同處理模型。根據客戶提交的物流任務,結合各物流配送中心的實際制定物流任務的協同處理方案。
(5)根據云物流平臺采集的各物流配送中心提供的資源共享信息,物流云端向各物流配送中心分配子任務,并傳遞物流子任務相關的信息數據,主要包括任務的執行時間、配送路徑、任務價格等。
(6)各物流配送中心接到各自的子任務后,執行子物流任務。
(7)各物流配送中心完成子任務后會向云物流平臺反饋任務完成信息,主要包括完成時間和完成成本,同時,云物流平臺還會向用戶獲取反饋信息,主要包括滿意度調查,云評估中心會根據物流配送中心和物流客戶反饋的信息進行評估。
[1]俞華鋒.基于云計算的物流信息平臺的構建[J].科技信息,2010,(1):51-52.
[2]貢祥林,楊蓉.“云計算”與“云物流”在物流中的應用[J].中國流通經濟,2012,26(10):29-33.
[3]馬鵬烜.基于云計算的中小物流中心信息化分析[J].中國管理信息化,2011,14(17):115-116.
[4]胡小建,王景剛.云物流服務及其協作機制研究[J].合肥工業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4,(5):631-6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