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國《快公司》雜志網站1月12日文章,原題:在中國你可以用區塊鏈跟蹤雞在美國,任何養雞場不經檢查就可以聲稱飼養散養雞,甚至一些獲得公司認證的養殖企業——包括WholeFoods(美國知名有機商品超市)的一家供應商——都被指責以來自工廠化養殖場的肉食雞冒充散養雞。但如今更關注食品安全的中國消費者擁有另外一個選項:一種能夠利用“踝環”(如圖)報告其各方面“生活”的有機散養雞。
“所有與這些雞有關的信息都在區塊鏈中得到驗證”,技術開發企業眾安科技的首席技術官李雪峰表示,包括雞的年齡、位置、每天行走距離、空氣質量、水質、何時接受檢疫以及被屠宰等。記錄有關這些“步步雞”的極其詳細信息,旨在吸引疲于應付一系列食品安全丑聞的中國消費者。食品安全是中國消費者最關心的問題之一。
“普通消費者很難區分圈養雞和散養雞”,李說,“散養雞生長更慢、要求養殖場有更大空間,飼養成本更高。中國日漸壯大的中產階層愿意為散養雞或有機雞多花錢,但希望知道他們正在購買正宗貨。”
這家中國公司認為,從雞做起是因為該市場龐大——中國每年銷售70億只雞——且該跟蹤設備非常適合雞的生活習性,因為雞不像鴨那樣飛行或下水。但該公司表示此技術還能被擴展至牛羊豬等其他牲畜,而類似的可追蹤性也能應用于西紅柿或西瓜等農作物。據悉,美國的食品生產商也在開始使用區塊鏈,但中國的可跟蹤食品發展更快。截至去年9月,這家公司已與200家養殖場簽署協議,并希望在2020年將數字擴大到2500家。通過讓養殖戶成為該品牌的一部分,該模式正吸引沒有營銷資金的低收入農民。“他們不需(擔心銷售)并能獲得更高收益,從而使農村養殖場更廣泛采用這種新模式”,李說,因此“此類合作能用于農村減貧。”▲
(作者阿黛爾·彼得斯,王會聰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