閔曉穎
【摘要】“讓教”的特點是教的主體的改變,教的方式也發(fā)生改變,教師走下講臺,學生走上展臺,讓學生“自教”“互教”,還可以教教師,其目的是還課堂于學生,還學習權利于學生,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讓教”的幾種模式有自教型、小先生型、小組互助型、合作展示型、師生交互型.
【關鍵詞】讓教;互教
新課程強調,教師是學生學習的合作者、引導者和參與者,教學過程是師生交往、共同發(fā)展的互動過程.在新課程中,傳統(tǒng)意義上的教師的教和學生的學,將不斷讓位于師生互教互學,彼此形成真正的“學習共同體”.“讓教”就是讓學生教,“讓教”的特點是教的主體的改變,教的方式也發(fā)生改變,教師走下講臺,學生走上展臺,讓學生“自教”“互教”,還可以教教師,其目的是還課堂于學生,還學習權利于學生,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
“讓教”作為一種課堂教學模式,從形式上講,不是只采用“學生上臺,主講展示”一種方法,自主的課堂需要智慧的選擇和利用多種方式,綜合協調多種教學關系,可以一法為主糅合其他,也可以幾種方法靈活運用,以“樸實高效,智慧靈動”為核心,充分體現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以提高教學質量和促進學生科學素養(yǎng)發(fā)展為指針,構建其真正的自主課堂.通過我的實踐體驗,我認為“讓教”的課堂主要有這樣幾種模式.
自教型——學生自己教自己,也就是自學,學生依靠個人力量,主動獲取知識和提高技能.發(fā)展學生的自教能力,是與終身學習的理念是一致的,這也是對教學改革的要求之一.首先,自教可以發(fā)展和提高學生的多種能力.自教作為一種自我教育活動,學生必須使個人的心理因素不斷地向有利于自教的方向發(fā)展.這樣自教過程就成為主觀能動性的提高的過程.另外,自教者在自教過程中,是依靠獨立思考理解事物的本質和規(guī)律及事物與事物之間的關系達到認識的一個過程.隨著對知識的不斷理解,記憶想象能力、分析判斷能力及綜合概括能力必然能得到發(fā)展和提高.其次,自教可以磨煉學生的意志,因為學生自己必須獨立完成學習任務和面對學習中可能出現的困難,這就猶如一個擺在自己面前的堡壘,學生自己要單獨去攻破它.這就需要意志,只有堅強的意志才能完成這樣艱巨的任務.所以,學生完成一個自教的過程,意志得到磨煉和考驗,因而變得更加堅強.
小先生型——盡可能地讓學生在課堂等場域中成為“小先生”,教同學、教教師.小先生制是陶行知先生提出的理想教學模式.陶行知先生說:“小孩子是最好的先生,不是我,也不是你,是小孩子隊伍里最進步的小孩子!”“小先生”是指通過學生自薦、推薦的優(yōu)秀或有特長的學生,講解學習內容,闡述解決問題的思路,引導全體同學學習.從形式上看,小先生制,是班級學生的一種自我教育;從小先生的角度,為了上好課,會認真鉆研教材,探索學法和教法,他在知識、技能、方法、思想、行為、心理等方面都必須做充分的準備,準備的過程,也是自我教育的過程.在新的數學教學大綱和新編數學教材的“編寫說明”中都明確指出,數學教學“要全面提高學生的數學素質”,要“發(fā)展健康個性,形成健全人格”.小先生制,就為那些有數學特長的學生提供了發(fā)揮特長、展示個性的機會,有效地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應指出的是,在整個過程中,學生走上講臺,教師不是無事可做了,而是對教師提出了更高層次的要求.教師要認真指導和調控,控制好教學的節(jié)奏、局面,要處理學生在教的過程中出現的意料不到的突發(fā)情況.另外,學生教的過程也是教師學習的過程,學生的教也會給教師許多啟示,學生課堂語言的運用、對知識點的處理、對問題的設計、對其他學生的評價等,有些是很值得教師去學習的.
小組互助型——在學生個體獨立思考、自主探究的前提下,在學習小組內和同伴進行交流、研討,貢獻有價值的問題,提出疑難問題,解決基礎問題.在小組互助學習過程中培養(yǎng)了學生的交往意識和合作精神,為學生創(chuàng)造了更多的互相學習、認識、交流、了解的機會.在小組互助學習時,各抒己見,精彩紛呈,最后博采眾長綜合群體的意見,達到完美的境界.這樣的學習生活,充分發(fā)展學生的自主性、主動性和創(chuàng)造性,在這種教學模式中,優(yōu)秀的學生過了把當老師的癮,他們組織課堂、活躍氛圍、展示自我;成績略差一些的學生,因為同伴的幫助少了學習出現困難時的恐懼,他們從同伴那里找到了方法;而那些對學習沒有信心的學生在互助中因有幫助而找到了自信,不同類型的學生在互助過程中因不同的角色而體驗到不同的快樂.
合作展示型——以小組或組合的形式展示自己的學習成果,包括詮釋對學習內容的理解,剖析學習的重點和難點,解讀自己小組解決問題方法,并組織恰當的反饋練習.展示時以小組為單位,通過展示,教師可以了解全班學生學習情況,發(fā)現問題及時點撥、啟發(fā)、引導、矯正.展示過程是:提出問題—闡述見解—概括結論—提煉方法—反饋提升.
師生交互型——對于不太適合互教的內容,或互教過程中出現的疑點、漏點問題則由教師進行啟發(fā),引導學生在師生互助中解決問題;對學習過程中學生發(fā)現的巧思妙想則讓學生教學生也教教師.教師的講授要選擇好時機,與學生展示穿插進行,智慧地發(fā)揮教師的引領作用.教師講授既不能包辦又不能談“講”色變,適時進行恰當的引導、點撥.
“讓教”是基于師生間、生生間學習的互動,進而實現“學生影響學生,學生引領學生”.它不僅是學習上的共享共贏、互幫互助,更是學生個性的張揚互補和人格上的相互影響,在“讓教”過程中讓學生盡情地表達、交流和展示,他們思維碰撞、智慧交融.
在心理咨詢中,有一個叫“角色互換”的咨詢方法,以幫助求助者改變錯誤認知.在課堂上創(chuàng)設特定的人文情境,科學地“讓教”,使學生從“被動的接受者”轉換成“主動的施教者”“積極的學習者”“勇敢的探索者”,這就是“角色互換”.讓學生教,讓學生聽學生上課,讓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體.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