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海剛+王玉萍
摘 要:新課標要求下,小學數學教學需要做出一定優化。小學數學是主要學科,對整體教學效果影響重大。需要結合數學學科特點、學生個性等構建有效課堂,保證小學數學整體教學質量、教學水平等不斷提高。因此針對小學數學教學中,構建有效課堂的方法措施等進行分析,為實踐操作提供一定的理論參考具有重要意義。
關鍵詞: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有效課堂
中圖分類號:G6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132(2018)04-0081-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8.04.046
新課改要求下,素質教育需要加強學生的全面化合理發展,但是由于教師對素質教育實質的理解存在偏差,新課改中出現了諸多問題,課堂教學效率低下。加強新理念,以及對學生學習能力、學習差異性方面的考慮十分重要。為此,加強小學數學課堂教育的合理性分析,構件有效課堂是當下主要任務,是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的基本做法,需要引起教育人員的關注。下面我將對構建有效課堂的方法進行探。
一、激發學生興趣
首先,課堂教學需要與生活相聯系,充分激發學生興趣,保證數學知識與學生生活密切聯系,從而達到強化學生感知力的目的。其次,教師應結合課堂內容、教學需求等進行前期準備,保證兼顧學生個性、學習能力,采取差異性問題提問。小學數學教育中,由于小學生的認知能力有限,差異性提問可大幅提高教學質量,保證教學更具有針對性,做到因材施教,讓學生具有更好的理解能力、接受能力,提高學生的喜悅感。教師要盡量選擇學生感興趣的話題,采用學生易接受的方法教學,如采用實物教學、動作演示、動畫展示等,保證課堂教學的多元化。最后,可建立“合作小組”,形成幫學機制。教師結合學生個人能力、心理特點等,將其分為若干個學習小組,發揮優等生優勢,進而提高整個班級的學習氛圍。
二、增加師生互動
首先,需要改變傳統教學觀念,將學生看作教學主體,素質教育理念下,傳統教學理念可能無法滿足當下教學要求。為此,需要將學生看作是課堂主體,這是構建有效課堂的重要內容。其次,構建新型師生關系。確定了學生的主體地位后,需要尊重學生個人發展特點,建立平等的師生關系,讓學生在課堂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及時進行師生互動教學。例如,可以讓學生走上講臺,提出問題,并進行講解。此外,在進行相差關系教學時,可讓學生先“拿出1個紅顏色的小圓片,要求比黃色的小圓片多拿2個,黃色的小圓片該拿幾個”的獨立操作,幫助學生理解“求比1個數多幾個數是幾”的數量關系。借助學生操作,可提高學生的積極性、動手能力、實踐能力。一方面提高了課堂效率,同時可快速增加學生的觀察、分析、比較和理解能力。
三、創設教學情境
為了保證小學生數學學習順利進行,需要進行恰當的情景創設,避免傳統教學模式的束縛,依托一定的教學情景,進行數學學習。例如,在進行“比”的教學中,教師可以設置如下活動,教師展示十個形狀不同的長方形,讓學生選出最美的長方形,結果表明,大部分學生選擇了相同的長方形(這兩個長方形的長寬比為黃金分割比),學生此時充滿困惑,可以激發其探索精神。然后教師講述了一個典故:1000年前,德國一位心理學家曾經做過類似試驗,大部分人均會選擇這個長方形。究竟是什么原因導致大部分人會認可同一個長方形呢?此時教師可引入正題,讓我們帶著這個問題,一起從“比”的角度出發進行研究吧!簡單的教學情景,可以充分激發學生學習的樂趣,為枯燥的課堂增加了幾分活躍的色彩,這是構建有效課堂的常用措施。
此外,當代社會是信息社會,需要加強新方法在數學課堂的應用,如多媒體、網絡資源等。學生可借助網絡資源獲得更多有用信息,對提高學習效率而言具有積極影響,多媒體教學可促進學生多感官綜合利用,可增加記憶深度。例如《角和鈍角》的教學中,借助多媒體動態演示可直觀形象的為學生展示新知識。這種方法既快速解決了教學難點,提高了教學效益,同時還可激發學生興趣。但是需要引起重視的是,不是所有教學內容均需要進行多媒體展示。教師要結合教學內容、學生狀態等合理利用課件,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才可達到更好的教學效果。這是構建有效課堂必不可少的方法,也是今后創新性教學發展的基礎做法。
四、加強激勵評價機制的落實
傳統數學教學中,一般是借助考試、測驗等檢查學生對概念、公式的掌握深度,這種方法枯燥單一,容易抹殺學生的好奇心,對學生求知欲、創新欲等具有負面影響。新課改的要求下,需要充分加強多種教學方法的嘗試,綜合評價學生的學習能力,包括知識技能、創新實踐、情感態度等方面的進步。教學中,教師需要盡量及時做出正面評價,以調動學生主觀能動性為目的進行處理,保證學生有成功后的自信、失敗后的勇氣。例如“百分數的應用”教學中,教師在講完書本知識后,設置了一道應用題:某工廠想招收一技工,篩選后兩名技工進入最終考核,后期考核結果是:相同時間,甲完成了80個零件,合格零件76個;乙完成了75個零件,合格的72個,請問經理應該招收哪名技工呢?此時,部分學生會計算合格率,甲的合格率是95%、乙合格率是96%,所以招收乙技工。也有學生會提出新想法,相同時間,甲生產80個零件,乙是75個,則甲工作效率更高,應招收甲。上述兩種想法都有道理,即使有錯誤,教師也不應直接否定學生的想法,可以提出新答案:兩位工人均試用一個月后,再做最后決定吧,這是一種開放性的回答,對兩方學生均具有一定的激勵作用。借助數學語言與學生進行交流,并充分解決實際問題,是數學教學的重要意義,對學生后期發展具有一定的影響作用。
五、結語
結合本文內容可分析得出,小學數學是基礎學科,其教學質量十分重要。教師需要加強對新教學理念的理解,以激發學生興趣為目的進行師生互動、情境教學、創新方法的應用。其重點在于構建有效課堂,為小學數學的學習提供更加有效的方法。
參考文獻:
[1] 王偉.如何提高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的實效性[J].教育教學論壇,2013(37).
[2] 孫利明.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如何構建高效課堂[J].中華少年,2015(20).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