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路
摘 要:隨著基礎素質教育的發展,英語教學已有了成功的教學經驗,教師也開始運用各種方法來讓學生學習英語,增加他們學習英語的興趣。由于這門學科發音和聽寫的難度,學生堅持不了多久熱情很快就會消失,所以教師必須探討如何讓學生有持續興趣,養成認真的態度,通過多種手段實現教學目標,提高教學成績。
關鍵詞:小學;英語教學;運用
中圖分類號:G6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132(2018)04-0101-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8.04.059
經過幾輪課改實際教學,小學英語教學已步入高效課堂實施階段。在具體實施中,我們認為課堂教學才是實施素質教育的有效手段,只有熟知英語教學規律,了解課本基本要求,才能為進一步實施優質的課堂,建構知識打好基礎。對于小學英語學科來說,課堂教學尤為重要,因為學生的知識主要來源于課堂學習和平時的語言交流,語言積累。因此,教師必須發揮創新能力,積極探索教學方法,豐富教學資源,通過各種教學方法與手段來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提高小學英語課堂教學效率,從而提高教學質量。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作為一名小學長期從事英語教學的教師,在課堂上我經常針對不同年級的學生,根據他們的心理特點來展開豐富多彩的教學活動,以此來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提高學習效率。例如,課前唱英語歌提起注意,讓學生意識到英語課馬上開始了;課堂上根據小學生的心理特點,我利用色彩鮮明的教學圖片或和具體的實物作為教學工具,合理使用教學課件,加深學生對課本知識的理解記憶;利用音頻、視頻課件,糾正發音和讀音;根據他們好動的天性,我讓他們邊說英語邊配以夸張的動作,或演一演課本小對話,看看哪些孩子最具表現才能;記憶十二個月的英語單詞,使用動畫片加深印象,利用十二個月的英語歌曲唱會讀音,找到快速記憶的方法;根據他們好勝的心理特點,我在組與組或班與班之間開展有趣味的競賽活動,由于注意力集中了,他們的課堂學習效果也在不知不覺中提高了。在此我談幾點個人的看法。
一、培養學生良好的習慣,提高聽課效率
小學英語知識首要任務是“四會”內容,注重聽說讀寫的基礎訓練,“四會”內容要求達標。在個別學生看來,英語課上教師和藹可親,上課很有趣,也樂于參加學習活動,可是有時就會坐不住,幾分鐘之后,東倒西歪,干什么的都有。比如,要求學生上課時將書本放在課桌上,其他物品不要放;手里不要拿任何東西;坐姿要端正,精神飽滿,心情陽光;隨教師而動,隨教師開展教學活動等。當然教學活動要多樣化、興趣化,重點知識要精細化、簡單化、生活化。在課上講到名詞復數用法時,我明顯感到全神貫注聽講的學生能根據教學內容輕而易舉地把題目做出來,而不認真的學生則“呆若木雞”,不知所措。十二個月單詞的記憶,認真學習的學生可能會在5-10分鐘內記憶達標;可是個別學生一周學習完畢也無法完成達標記憶。由此可見,課上是否認真聽講能帶來立竿見影的效果。
二、養成天天預習的習慣
課前預習就是要求在平時要聽讀課文,提前進入學習狀態。教師和學生一起制定預習的時間,每天早讀十分鐘,晚上再讀十分鐘,堅持做到天天讀,不放棄。預習內容主要以課本為主,所有的書面知識必須讀到,不要有遺漏,不要挑容易的知識預習,而把重點的課本知識放一邊。可以先看看教師發的課堂小視頻、學習提示等,提前了解哪些是重點的知識。在讀的過程中,帶著問題去讀,去預習。對于長篇的課文主要記住四個要素就好了(who,where,what,when),并依次展開簡單的圈圈點點,做到基本理解就好了。
三、養成勤于讀練的好習慣
小學英語學習中,有些學生養成不良習慣,即不按時完成教師布置的聽讀任務。英語聽讀很重要,而個別學生在聽讀時馬馬虎虎,走過場。教師布置聽讀任務時要有針對性、目的性。聽讀內容最好不要多,簡單的跟讀單詞也是浪費時間,而應該把聽讀任務布置為以聽讀為主,口語練習為主,重點放在讀讀畫畫、連線、選擇、口頭轉述方面。加強對課文知識的朗讀,重點知識的記憶,這樣,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就會積累知識要點,學習目的就可以達到。
四、運用多媒體教學加強學生的想象力
在教學中,我利用多媒體技術,調動豐富的音像資料,注重教學資源的整理和積累,并配合自己的積累,把培養學生的興趣和提高學生英語能力作為首要任務,提高朗讀能力,以激發學生豐富的想象和深刻的體驗。這樣做不僅可引導學生快樂學習,而且可以深入領會課文內容,使學生始終處于興奮狀態,還豐富了學生的想象力。因此,我在教學中巧借多媒體輔助教學,把自己積累的優質教學資源、教學方法進行合理的整合,快速適應不同學生的心理變化,牢牢抓住認知規律,教學環節層層有序,教學過程高潮迭出。
五、積極探索有效的教學評價方式
英語教學活動已經有了評價表,就是可以隨時給學生積極的評價。教學評價關系到課堂知識的升華及為學生今后的學習提供發展機遇,教師的評價應以賞識激勵為主。不要簡單地給予等級評價。在交流過程中,教師可以使用不同的激勵方式,比如小紅花、小禮物、全班大聲喝彩、班級小組評價表等。小學英語課主要以活動話題為主,每個學期12個對話,必須達到自由交流,隨時能說的目的。設立創優小組,組內互幫互學,共同進步。特別是大班額的年級,教師要合理建立學習小組,選好帶頭人,并以此為基礎開展小組學習活動。教師的任務角色就是監督者、指導者、師范者。在進行小組學習匯報時,教師注重培養學困生進行學習交流,給每個學生平等的機會,以小組集體評價使多數學生得到表揚。每個周末教師在交流平臺上給予積極的評價也是一個好辦法,樹立典型人物和典型事跡,有針對性地進行表揚。
英語教學給教師提供了良好的發展平臺,同時也給教師提出了挑戰。只有順應時代潮流,積極探索教育革新措施,才能順應教育教學的不斷變化。
參考文獻:
[1]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制定.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2011年版[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1.
[2] 胡春洞.英語教學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2.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