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適
2016年,我在澳大利亞塔斯馬尼亞州(簡稱塔州)的霍巴特市羅茲尼高中(Rosny College)任教一年。這一年中,羅茲尼高中創新、實用的課程設置,個性化的課程咨詢及職業規劃,鼓勵思辨的課堂等都給我留下了深刻印象,也讓我對澳大利亞的中學教育有了一個更全面的認識。
創新實用的課程設置
在課程設置上,澳大利亞的中學基本上是由教育主管部門設定學習領域和目標,學校則根據各自地域特點和資源優勢進行獨立開發設置。羅茲尼高中根據霍巴特地區電子科技和商業發達的特點和師資方面的優勢,除提供常規課程外,還創新性地設立了如電子、商業、化妝品銷售、老人看護等覆蓋13個領域的139門實用技能課程,供今后想從事職業技能工作的學生選擇。
與我國中學階段課程不同的是,澳大利亞的中學課程中同一科目內仍有細分,以滿足不同學生的興趣和需求,如英語有基礎英語、實用英語、英語文學、英文寫作等。這樣,英語基礎較差的學生或畢業后想進入技能學校學習的學生可選擇基礎英語,畢業后想從事文秘工作的學生可以選擇實用英語,而英語水平較高并計劃到大學更加深入學習英文的學生可選擇英語文學和英語寫作。再如,自然科學課程不僅包括物理、化學、生物,還包括生命科學、環境科學、農業企業和農業系統等;社會科學不僅包括歷史、地理,還包括法律研究、哲學、亞洲研究等。
學生只要在兩年內修滿120學分即600個小時,成績合格即可畢業。也就是說,如果學生只想高中畢業,可根據興趣從眾多課程中選修8-10門課程;如果學生準備進入大學,則須選擇5門高考科目(申請塔斯曼尼亞大學沒有必修科目,申請澳洲大陸的大學僅英語為必修科目)。
個性化的課程咨詢及職業規劃
首先,學校設立了專職的課程咨詢顧問,并創立了個性化的學生課程咨詢機制。一是入學前,在初中四年級的下半學期,羅茲尼高中課程咨詢顧問會深入到其所在學區的公立初中,通過講座和與學生一對一交流的方式講解羅茲尼高中的課程設置情況,并結合他們的興趣提供建議。二是在學生報到注冊的時候,家長和學生可以與各科教師進行溝通,進一步明確所選科目與自己的特長和興趣一致。三是入學后,學生如發現所選課程并非自己的興趣,可隨時與學校課程咨詢顧問溝通交流,尋求幫助。
其次,學校還設立了專職職業咨詢顧問,并建立了一套個性化的學生職業規劃機制。學生入學后,學校會對所有學生進行一次職業傾向測評。之后,學校專職職業咨詢顧問將根據這一測試結論,與每一個學生進行單獨談話,結合他們所選修的課程進行充分交流,明確其職業意向。在確定自己未來想從事的職業后,學校會在11年級為學生提供兩個星期的“職業體驗”——學校停課,學生到所選行業進行觀察體驗。如果對警察的工作感興趣,學生可以每天跟隨不同的警察體驗辦案過程,感受警察的工作內容和性質;如果想行醫,學生可在醫院的某個科室體驗一天,進行觀察,體驗醫生或護士的工作。“職業體驗”結束后,職業咨詢顧問會再次與學生談話,了解其感受,繼續幫助學生分析其課程選擇和職業發展的方向,并就是否需要調整提供建議。最后,為每一個學生出具一份未來職業發展方向的報告。通過這種方式,學生進一步明確了自己的課程選擇,也基本了解了自己適合做什么,將來能夠做什么。
此外,在12年級高考前,學校還會組織職業展——邀請政府部門、大專院校和職業技能培訓學校設立展臺,介紹各個行業和本校的情況,為學生求學和未來的工作提供指導。同時,學校提供現場職業咨詢服務。一系列的措施,幫助學生明確了自己未來的職業發展方向,乃至人生的發展方向。
鼓勵思辨的課堂
在課堂教學方面,羅茲尼高中鼓勵學生獨立學習,培養學生的批判性思辯。比如,在生物課上,教師采用杰羅姆·布魯納的“發現學習法”,要求學生自己探索、實踐,并提出問題。如講螞蟻時,教師會先給出一系列的思考題,如螞蟻的外部形態、生理習性、繁殖習性等,讓學生自己到學校圖書館和互聯網上查找資料,并在生活中進行觀察。然后,在課堂上結合自己的觀察和思考,發表觀點并提出問題,教師再進行點評。這樣的學習方式,充分調動了學生學習的主動性,促使其不斷進行思考。
為培養學生的思辨能力,羅茲尼高中的社會學、亞洲文化、環境科學等學科,常常在課堂上就一些社會熱點問題組織學生進行辯論,如“我們的政府應不應該歡迎難民?或難民值不值得我們同情?”“婚姻是不是一個過時的概念?”“澳大利亞的優勢是不是在于它的多樣性?”“澳大利亞在保護環境方面做得夠不夠?”等。學生們首先根據自己對這些問題的看法,選擇小組,尋找素材,挖掘論點;然后進行小組討論,重新篩選、組織素材和論點,醞釀辯論的策略,并分配各自的辯論角色;最后,在課堂上小組間進行辯論交鋒。辯論的整個過程也是學生學習的一個過程,他們對這些問題有了更加全面、深入的認識和了解,其思維能力和表達能力都得到了極大的提升。
編輯 _ 汪倩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