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甲+李詠豪+趙萌
摘 要:隨著電子信息、計算機網絡技術的快速發展,一些計算機軟件需要軟件工程師去開發,軟件開發的方法至關重要。面向對象框架軟件隨著市場的需求量的增大,類型越來越多,給其開發技術方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所以掌握面向對象框架的軟件開發方法至關重要。本文根據個人的經驗首先對框架的特征進行了教育分析,然后重點研究了基于面向對象框架的軟件開發過程。
關鍵詞:面向對象框架 軟件開發 方法
中圖分類號:TP3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3-9082(2017)10-000-01
前言
在近些年,基于面向對象框架的軟件開發方法隨著市場需求量在不斷增大,軟件復用成為軟件開發的重點項目之一。現在市場上的面向對象框架已經有不少了,但都是小型的模塊組件,本文根據個人的經驗來研究能復用的大型組件就是基于面向對象框架軟件的開發方法。
一、框架的特征分析
1.模塊化
為了讓組件更具有模塊性(化),要對框架多變封裝,然后在利用固定接口來完成。框架模塊化后,方便已有的軟件維護和理解,也可以對應用程序的質量進行局部的改變。
2.可復用性
類屬組件指的是框架的固定接口,新的應用程序的開發要依賴于類屬組件,類屬組件可以讓框架軟件的復用性在很大程度上加強。框架軟件可復用性可以聘請專業知識強、經驗豐富的開發工程師來避免軟件的后續開發做重復工作,這樣不僅可以把軟件開發的效果提高,而且還能提升框架軟件的功能性、可靠性及質量。
3.擴展性
框架軟件應用程序固定接口的擴展性需要利用顯示的鉤子方法來實現,這樣一來就可以大大提高框架本身的擴展性。框架根據需要要想制定新的應用程序服務必須要依靠框架的這種擴展特性。
4.反向控制
框架在運動體系中被稱為“反向控制”,框架派發機制激活的事件處理對象可利用反向控制來一步步制定標準化的應用程序。框架(非應用程序)的外部事件響應必須要反向控制才能決定那種方法被激活,本文中的外部事件比如是用戶發出的windows信息或者是傳輸到通信端口的數據包等等。
5.黑盒框架與白盤框架分析
黑盒框架與白盤框架是常見了兩種框架,其中白盒框架要想得到擴展,通常來說,大多都需要依靠面向對象的語言特征(動態與繼承綁定)。白盒框架對應用程序研發人員的要求很高,研發人員必須要在對其框架的內部結構十分了解的基礎上才能進行應用程序研發。
黑盒框架獲得擴展性需要利用對象組合技術把組件定義接口嵌入到框架內來實現。同比與白盒框架,黑盒框架的應用程序研發更加困難,因為黑盒框架擴展性不是繼承的,是代理與組合的,黑盒框架要想擴展更加容易,黑盒框架的鉤子方法與接口必須要程序開發者來定義。
二、基于面向對象框架的軟件開發過程分析
基于面向對象框架的軟件開發過程主要包括以下幾個階段:
1.領域分析
領域分析簡單來說是在給定的領域內把全部應用程序共有的對象及類分析查找出來,然后創建領域模型,領域模型要求要包括該領域內所有的需求關系和須域內的相關概念及其相互關系。領域模型不是集中于實際細節,要側重于領域的實體。
2.需求分析
需求分析的目的是把所有有效的需求給捕獲,然后給出一個理想系統可以全部滿足這些需求,要想構建這個理想系統需要結合領域分析,把該系統的共同點找出來,羅列出理想系統需求說明書。
3.框架設計
框架設計是面向對象框架軟件開發的和諧核心環節,框架設計一半都是分為詳細設計于框架體系的結構設計這兩大塊。要進行體系結構設計,首先要很好的與設計模式相結合,給予定義很抽象類,這樣設計出來的理想結構更具有靈活性。在詳細設計階段,在把這些抽象類的定義給精確化、具體化。
4.框架實現
在面向對象框架軟件開發過程中框架的實現,簡單來說就要對框架具體類與抽象類進行編碼,通常編碼方式是自頂至下進行。要想整體框架得以實現必須要定義一個十分完整的實現標準,這樣才能保證編碼統一。這樣開發出來的框架更容易被利用,讓應用程序開發人員更容易理解。
5.應用程序設計與實現
框架實現之后,需要開始設計應用程序,獲得應用程序在該領域的特殊要求,然后讓應用程序得以實現。在這個階段,必須要通過框架來實現應用程序的設計和實現,所以開發設計人員要跟隨系統來學習,這個開發效率和質量可以大大提高。
6.測試
一般來說,對框架應用程序的功能進行測試是分為集成測試于單元測試這兩款,整個框架的單元測試又分成了功能測試與結構測試這兩塊,要進行結構測試的前提調節是要對單元內部結構非常的熟悉,對單位分支結構與單元代碼展開測試,主要目的是對單元的可靠性進行檢驗;對功能的測試側重于單元功能的實現,比如輸入某些特定響應,對單元的功能要求進行檢驗。集成測試側重于把很多單元集中結合在一起,其功能能否實現,能否滿足系統的要求。
基于面向對象框架的軟件開發和其他類型的軟件開發基本一樣,上述階段是相互重疊的,需要不斷反復上述操作,才能確保功能實現。
三、結束語
隨著軟件市場需求,軟件系統越來越復雜多樣,基于面向對象框架的軟件的應用也越來越廣泛,作為該類軟件的開發者要掌握正確的開發方法,才能確保做好該類軟件開發工作。
參考文獻
[1]云超,李小民,鄭宗貴,劉品. 面向對象與應用框架的飛行仿真軟件開發方法[J]. 探測與控制學報,2013,(04):58-62+67.
[2]邢瑜琨,劉超,高仲儀,金茂忠. 基于構件和框架、面向方面的軟件產品線開發方法CFB-AOD[J]. 微計算機信息,2006,(27):290-292+274.
[3]王麗娟,孫西超,底松茂,王哲光,馮志慧,劉倩. 軟件復用與基于面向對象框架的軟件開發方法[J]. 鄭州大學學報(工學版),2003,(03):24-28.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