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大數據時代,互聯網將從網頁相聯走向“數據相聯”和“知識相聯”。大數據技術應用將是圖書館服務創新、提升服務價值的重要手段。現階段,圖書館的核心競爭力將轉變為用戶資源,文獻資源趨向于同質化,衡量圖書館競爭力的將是用戶數及其服務效益。
關鍵詞:大數據 圖書館 服務創新
中圖分類號:G25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1003-9082(2017)10-00-01
一、大數據時代的來臨
近十多年來,數字圖書館(DL)、信息共享空間(IC)、IFRD、機構知識庫(IR)、移動圖書館(ML)、云計算等等輪番登場,成為熱點。從去年開始,大數據(Big Data)開始成為熱點。2012年3月29日,美國奧巴馬政府宣布推出“大數據研究和發展計劃”( Big Data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Initiative),該計劃涉及NSF等6個聯邦政府部門,投資超兩億美元,研發采集、組織和分析大數據的工具及技術。美國政府大數據計劃的出籠,表明大數據技術已經上升為國家戰略。
傳統資源被數字化只占數字資源的很小部分,原生數字資源(Born –digital resources )不斷產生,每個用戶、每臺終端都在產生信息。Google Glass Explorer Edition 4月16日開始對2000位測試者發放,進行用戶體驗。預計2014年大規模上市,這是微型投影儀+攝像頭+傳感器+存儲+傳輸+操控系統的結合體。
據 IDC (國際數據公司)統計,全球數據量以年均50%的速率增長。2011 年全球所產生的數據總量是 1.8 ZB(10 的 21 次方)。根據美國南加州大學學者的研究結果,人類信息儲存量每18個月就提高一倍 。非結構化的數據(圖片、聲音、視頻、地理位置信息等等),已成為數字資源的主體,約占數據總量的80%以上。數據中蘊藏的巨大價值引發了對于數據處理、分析、挖掘的巨大需求。這樣催生了大數據的概念與相關技術。大數據技術的宗旨就是從海量、多樣性的數據中,快速獲得有價值的信息。
二、大數據對圖書館的影響
商業或經濟領域的觸角一般來說是最靈敏的。大數據已經對商業企業產生影響。樂購公司(Tesco)通過挖掘分析會員卡用戶的購物數據,對顧客分類,有針對性地發廣告郵件, 每年節省 3.5 億英鎊的廣告費用。圖書館的服務推廣能否這樣精準?智能手機可實現號碼(身份信息)的一對一鎖定,空間的一對一鎖定(LBS平臺)、時間的一對一鎖定(“時間軸”)、資金流的一對一鎖定(支付數據平臺),提供精準廣告與銷售。圖書館能否借鑒應用?樂購公司在韓國地鐵站的墻面展示所售商品的圖片,每張圖片上附有一個二維碼。消費者可用智能手機讀取二維碼,并將選好的商品放入虛擬購物車中,下班回家就可坐等送貨上門。曾經被浪費的等車時間成了便捷的購物時間。借書能否如此?
數據處理分析將成為許多行業的主業。例如,在網上支付中,數據業務已成為主業,而金融業務(刷卡、轉賬等)將走向免費化。在商業流通中,數據分析已成為主業,柜臺服務則日益邊緣化。
圖書流通業務也將有這樣的趨勢,即主業應是分析流通數據,而不是流通操作本身(用戶自助),從而提高服務的針對性、有效性和質量。
三、大數據對圖書館的機遇與挑戰
大數據為圖書館帶來的機遇是:大數據提供了采集數據的不竭來源,提供了分析問題的思想方法,提供了采集與分析處理數據的技術工具。大數據技術研究的主要目標就是開發、提供技術工具。
大數據為圖書館帶來的挑戰有:
1.用戶眼球的爭奪將更加劇烈
用戶的時間是有限的,太多的媒體與內容吸引著他們,導致高校圖書館不僅紙書流通和到館讀者量處在下降通道,而且數字圖書館網站對用戶的吸引力也在下降。
2.人才缺乏
限于人才與技術水平,圖書館對于文獻數據庫以外的數字資源的采集、處理、保存、挖掘和服務,還沒有引起足夠的重視。對于非結構化數據的采集、處理、管理與利用,圖書館基本上還沒有作出反應。
3.用戶隱私保護難度加大
個人隱私的泄漏和濫用的可能性在增大。隨著移動互聯、社交網絡、物聯網、電子商務等的迅速發展,人們在互聯網以及物理空間上的行為軌跡、檢索閱讀、言論交流、購物經歷等等都可能被捕捉到。
4.數據安全、知識產權、商業利益、公共安全受損的威脅增大
大數據的發展,信息開放度加大,新的信息采集、數據分析、數據挖掘技術以及海量數據存儲技術和設備將不斷涌現,云計算將更加普及。帶來的副作用是IT基礎架構將變得越來越一體化和外向型,對數據安全和知識產權、商業利益甚至公共安全構成較大的風險。
四、大數據時代圖書館發展的對策
1.更加關注特色資源建設
不同圖書館數字館藏趨向于同質化。在大數據時代,圍繞特色優勢學科進行專題數據采集,建立特色數據庫并實時更新數據變得十分重要。因此,我們需要從新的視角來看待數字圖書館的特色數據庫建設。在特色數據庫建設中,不僅要重視結構化的文獻數據,更要重視非結構化數據的采集、分析、管理與服務,如dataset、圖片、視頻等
2.引進、研發與應用數據挖掘、分析和發現工具,加強數字資源的整合、分析和挖掘,提供高質量的信息服務
關聯度分析、Hadoop:大數據處理軟件框架、大數據一體機、硬件軟件一體化的數據處理平臺、大數據處理的云服務。用數據說話。目前圖書館積累的數據:書目數據、用戶數據、流通數據、參考咨詢數據、OPAC查詢數據、圖書館網站利用數據、數據庫利用數據、門禁系統數據等等。對這些數據進行分析挖掘,是改進資源建設與服務的重要依據。
參考文獻
[1]譚影虹.從數字圖書館到數據圖書館--大數據時代的圖書館服務范式轉變,圖書與情報[J],2016年3期.
[2]郗勤,傅永平.大數據,圖書館的新機遇[J],集寧師范學院學報,2016年4期.
[3]劉明,李娜.大數據趨勢與專業圖書館,中華醫學圖書情報雜志[J],2013年2期
作者簡介:李欣容,女,漢族,河南省洛陽市,本科,職稱:圖書館員,研究方向:圖書情報。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