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建邦+馬興偉
摘 要:本文通過實踐調查,找出當前部隊體能訓練中存在的對體能訓練的輕視及訓練內容單一不科學等一系列問題,并對部隊的體能訓練提出可行性的對策,為我國部隊的體能訓練及部隊的更優化發展做出貢獻。
關鍵詞:部隊 體能訓練 存在的問題 對策
中圖分類號:G87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3-9082(2017)10-0-01
一、體能在部隊生存中的重要性
1.當代信息化戰爭需要體能
現代部隊需要的是高素質的人才,這種高素質體現了軍人的綜合能力,要求軍人在軍事體能、軍事技能、智能及心理承受能力都達到一定的水平,具備單兵及集體作戰的多方面的能力。在美國與阿富汗、伊拉克的戰爭中,雖然美軍依靠高尖端的軍事裝備及精準的擊打獲得了戰場的主動權,但為了獲得最終的勝利控制伊拉克,還是要派遣地面部隊進駐,在進駐的過程中他們將面臨各種環境,這就充分考驗了其進駐部隊的綜合素質,特別是行軍過程中的體能,因此當代的信息化戰爭也需要體能。
2.守土衛國需要體能
在我們國家雖然現在處于和平狀態,但我國的海陸空還受到其他國家不同覬覦,并不是處于完全安全狀態,未來的守土衛國的過程中,我軍將士還將面臨高山、湖泊、沙漠、高原、時差等各種惡劣的環境及條件的影響,沒有良好的體能就不能客服各種惡劣環境對身體造成的損害,完成要完成的任務。因此,體能是保障其在惡劣環境下完成守土衛國任務的基礎。
3.國際支援需要體能
隨著我國國際地位的日益提升,在國際上所要承擔的責任也會越來越重,未來的維和及作戰任務也會越來越多,我軍將面臨的環境挑戰也越來越嚴峻,國外的高溫、熱帶雨林、沙漠等多種惡劣且我軍可能沒有遇到過的環境都可能出現,而體能是我軍戰勝一切惡劣環境的有力保障。
二、當前部隊體能訓練中存在的問題
當今社會一個國家的軍事實力在很大程度上決定著國家的政治地位和經濟發展,部隊的發展也越來越需要高素質的軍事人才。這種高素質的人才隨著軍事科技的發展,也逐步由原來的完全人的體力化發展轉為當今的坦克、導彈等操控技術的智能化發展。 隨著這種現象的產生,使得部隊的體能訓練出現了一定的問題。
1.對體能及體能訓練的輕視
國家根據需要在逐步的進行軍事改革,迎合著軍事的機械化、信息化、智能化發展的需要,將訓練方向轉向重視軍事技術,使得部隊信息化學習的時間增長,整體的體能訓練時間減少。同時部隊內往往掌握信息化技術的兵較為受重視,使得官兵們都沿著信息化的方向學習發展。因此,全國部隊從上到下,無論是官還是兵,都對信息化作戰無比重視,進而忽視了體能訓練及重要性。
2.體能訓練缺乏科學性
除了特種部隊的體能訓練注重有針對性的環境外,其他普通部隊的訓練還是以早晚各一個的5公里耐力跑為主,以及其他的攀爬、跨越障礙等固定模式的循環訓練。在日常的訓練中我們不難發現,當我們做一個動作形成動力適應后其訓練的效果會明顯下降,一個循環模式的訓練也是同樣的,當這種循環的模式變成為習慣,其訓練的效果也會明顯的下降,因此在一個模式的循環系統訓練下,即使運動量再大,身體也會達到一定的適應,體能也不會有更大的提高。
三、對當前部隊體能訓練的對策
1.擺正體能訓練在部隊建設中的位置
所有人都應該清晰地認識到,良好的體能是部隊戰勝各種環境的重要保障。我們也該清楚地認識到,在現代化的戰爭中,雖然有大規模的高科技武器,但要想獲得戰爭的真正勝利還是需要投入兵力進行圍剿的,同時在武器不能完全覆蓋的山林、高原等地區,還是需要部隊人力進行深入的。深入部隊就可能面臨高原反應、抗寒能力、蚊蟲叮咬、抗缺水能力等多種環境的考驗。因此,現代戰爭對部隊體能的要求更高,要求人體的承受外界環境的能力更加強。如面對高原反應,沒有良好的體能來客服,即使有再好的機械武器,沒有人去發揮作用,整個部隊的戰斗力也將無從發揮,使部隊失去戰勝的機會。
在部隊的作戰能力中,體能也是部隊間相互較量提高士氣必不可少的重要手段,也是磨煉軍人意志力、集體凝聚力、心理承受能力的重要手段。在實踐中,我們應該充分認識到體能在在部隊的建設中重要性,優化體能訓練,保障部隊的戰斗力的有效提升。
2.設計科學的體能訓練方案
體能訓練的形式多種多樣,有速度、力量、靈敏、協調等多方面的訓練,每個的其中又可分為多種訓練方式。我們部隊需要的體能訓練主要表現在有氧耐力、速度素質、力量素質、靈敏素質、柔韌素質。
其中有氧耐力除了通過重復的操場5公里跑以外,還可以通過爬山、設定距離目標及完成時間等不同的部隊官兵不適應的體能訓練路線、環境、方法等來幫助完成有氧耐力素質的訓練。
速度素質可通過現有的障礙跑及不同身體部位的輔助器材進行練習,可設計原地與移動相結合的訓練方式,如原地高抬腿+短距離加速跑。
力量素質可通過客服自身的重量的俯臥撐、兩頭起、立臥撐及身體負重的深蹲、仰臥起坐等來進行練習。
靈敏素質可通過設定條件反射來幫助完成,如指出方向,讓士兵們朝指出方向向反方向跑來練習,及通過讓士兵們練習不同的單個動作來增加其肌肉的靈敏感覺,幫助其靈敏素質的鍛煉與發展。
柔韌素質在體能訓練中雖然占有不太重要的位置,但在克服各種障礙及惡劣環境時,柔韌素質也充分的發揮著重要的作用,可以通過日常的自己壓腿及拉伸來達到,有些專門的柔韌還需要其他的輔助器材來幫助完成練習。
在不同素質的訓練中,要保持一定的尺度,如耐力的訓練一周保持在3-5次,力量的訓練保持在一個月1-2次,速度的訓練保持在一周1-2次,靈敏的訓練保持在一周1次,此外還要有適當的休息放松的時間,保障官兵的體能恢復,以更好的完成后期的訓練及實踐任務。
從上述分析中可以看出,每一部分的體能素質都有不同的訓練方法和手段,在實際訓練中,同樣的訓練目標可以通過多種的訓練途徑來獲得,因此在實踐的訓練中需要廣大指戰員充分發揮自己的聰明才智,結合環境與實際有效科學地進行訓練計劃的制定。
結論
當今我國部隊的訓練,應該充分重視體能訓練,且把部隊的體能訓練放在實踐環境中,科學地進行部隊體能訓練方案的設計,滿足部隊整體速度、耐力、力量、靈敏等部隊素質全面快速的提升,同時使部隊更能滿足國家在國防、外援等建設中的需要。
參考文獻
[1]劉壯生.公安現役部隊體能訓練研究[M],武警學院學報,2014.
[2]劉壯生.公安現役部隊體能訓練研究[M],武警學院學報,2014.
[3]李艷.淺談部隊體能訓練與心理訓練的結合[M],軍事體育進修學院學報,2000.
作者簡介:張建邦(1991.6~),男,漢族,山東濰坊人,石家莊機械化步兵學院2016級警衛勤務專業本科生。
馬興偉(1991.10~),男,漢族,安徽合肥人,石家莊機械化步兵學院2016級警衛勤務專業在讀本科生。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