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力皮婭古麗·阿不力米提
摘 要:目的:選取不同的胰腸吻合方式用于胰十二指腸切除術中,分析其對于術后并發癥的影響作用。方法: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60例在某醫院行胰十二指腸相關切除術的患者抽取為研究樣本,參考胰腸吻合方式差異分組,參照組(n=30)行胰管的空腸黏膜相關吻合方式,實驗組(n=30)行捆綁式的胰腸相關吻合方式,統計2組的手術耗時數值、出血量數值、胰管直徑數值、胰腸吻合時間數值及術后并發癥數值。結果:實驗組手術耗時數值、出血量數值、胰管直徑數值、胰腸吻合時間數值比對參照組,P<0.05的統計學顯著意義形成,實驗組胰漏例數、肺部感染例數、腹腔感染例數、胃潴留例數、腹腔出血例數等術后并發癥數值比對參照組,P>0.05,統計學顯著意義未形成。結論:在胰十二指腸切除術中應用捆綁式的胰腸相關吻合方式和胰管的空腸黏膜相關吻合方式均具有優勢和不足,需結合患者的實際情況將胰腸相關吻合方式選取。
關鍵詞:胰十二指腸切除術 胰腸吻合方式 術后并發癥
中圖分類號:R57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3-9082(2017)10-0-01
胰十二指腸相關切除術是腹部外科的特大手術方式,對患者的創傷比較大,具備比較高的并發癥發生概率,合理選取胰腸吻合方式十分關鍵[1]。筆者將2016年1月到2017年1月60例在某醫院行胰十二指腸相關切除術的患者,對胰十二指腸切除術不同胰腸吻合方式術后并發癥進行分析。
一、一般資料與方法
1.一般資料
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60例在某醫院行胰十二指腸切除術的患者納入本文研究目標,依據胰腸吻合方式的區別予以分組,30例患者納入參照組,男性與女性之比是16:14,年齡從37歲到75歲,其年齡的平均值是(46.59±3.24)歲;30例患者納入實驗組,男性與女性之比是17:13,年齡從38歲到74歲,其年齡的平均值是(46.53±3.25)歲。2組基線資料統計學軟件檢測,P>0.05,顯著數據區別不具備。
2.方法
胰管的空腸黏膜相關吻合方式用于參照組,胰腺的斷端部位背側相關胰腺組織和空腸漿相關肌層行縫合,對主胰管的后壁加上部位的胰腺組織和空腸后壁的整層予以縫合處理,對主胰管的前壁和空腸前壁的整層予以縫合處理,對胰腺斷端的腹側相關胰腺組織和空腸漿相關肌層予以縫合處理。捆綁式的胰腸相關吻合方式用于實驗組,于擬切線的近處胰腺的上邊和下邊分別縫合一針,于接近1根患者的終末動脈部位行空腸的離斷處置,連續縫合患者的腸斷端以及胰斷端,對于其腸端的縫線僅對黏膜予以縫合,對空腸的斷端以及胰腺予以間斷縫合,在接近患者空腸斷端的2根動脈之間相關系膜上面將粗腸線穿過,將其環繞患者的空腸予以結扎處置,對患者的空腸和胰腺予以捆綁處置。
3.指標觀察
(1)記錄參照組和實驗組行胰十二指腸切除術的患者手術耗時數值、出血量數值、胰管直徑數值、胰腸吻合時間數值。(2)記錄參照組和實驗組行胰十二指腸切除術的患者術后并發癥數值。
4.統計學分析
對本研究60例行胰十二指腸切除術的患者臨床資料輸入統計學軟件(SPSS 21.0)檢驗,胰漏例數、肺部感染例數、腹腔感染例數、胃潴留例數、腹腔出血例數采取例數(n)或率(%)表示,行卡方檢驗,手術耗時數值、出血量數值、胰管直徑數值、胰腸吻合時間數值采取均數±標準差(±s)表示,行t檢驗,P<0.05,證實統計學研究意義。
二、結果
1.參比兩組患者的相關指標
實驗組患者手術耗時數值、出血量數值、胰管直徑數值、胰腸吻合時間數值參比參照組患者數值,P<0.05檢測結果出現,統計學顯著比較意義形成。(如表1)
2.參比兩組患者的術后并發癥數值
實驗組患者胰漏例數、肺部感染例數、腹腔感染例數、胃潴留例數、腹腔出血例數等術后并發癥數值參比參照組患者數值,P>0.05檢測結果出現,統計學顯著比較意義未形成。
三、討論
胰十二指腸相關切除術中的胰腸吻合方法存在多種,各胰腸相關吻合方式存在優點和缺點[2]。胰管空腸黏膜吻合術優點是,對于胰管以及空腸黏膜相關通暢性、連續性具有保證作用,對于吻合口通暢性以及胰腺的外分泌相關功能存在保障作用,缺點是,不適合用于胰管太細小以及壁薄者[3]。捆綁式的胰腸相關吻合方式優點是,對于吻合相關密封性具有保證作用,對于胰漏情況具有減少作用,缺點是,對于胰腺的殘端太粗者不適合[4]。
筆者經統計后發現,實驗組患者手術耗時數值、出血量數值、胰管直徑數值、胰腸吻合時間數值優于參照組,有P<0.05的顯著數據差異,2組患者的術后并發癥數值參比,P>0.05,無顯著數據差異。
綜上所述,在胰十二指腸切除術中采取捆綁式的胰腸相關吻合方式和胰管的空腸黏膜相關吻合方式均存在優勢以及不足,應將患者實際情況綜合考慮后將胰腸相關吻合方式進行選取。
參考文獻
[1]劉巍,花榮,孫勇偉等.胰十二指腸切除術胰腸吻合方式的選擇及術后胰漏危險因素分析[J].中華外科雜志,2014,52(1):16-19.
[2]李斌,羅祥基,易濱等.一種極簡主義改良胰腸內陷式(Jiang式)吻合法的臨床研究[J].中華肝膽外科雜志,2017,23(6):395-400.
[3]胡平海,金焰,喬鷗等.胰管支撐外引流管在胰十二指腸切除術胰腸吻合中的臨床效果分析[J].中國現代普通外科進展,2015,18(10):799-801.
[4]黃佳飛,張倜,周洪淵等.胰腸吻合方式對胰十二指腸切除術后胰瘺的影響[J].中國腫瘤臨床,2015,42(8):441-445.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