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才蘭
摘 要:在國內現代化建設進程不斷加快的時代背景之下,建筑工程得到了極為迅猛的發展,但受多種因素影響,在建筑工程建設過程中,仍然存在較多的問題,嚴重危及的相應工程的質量,所以必須加強對建筑工程的質量監督管理工作。而伴隨著國內建筑行業的不斷規范,傳統的建筑工程質量監督模式顯然已經不能滿足于當下質量監督的切實需求,所以必須加強對監督管理模式與內容的創新。為此,筆者針對現今建筑工程質量管理所存在的問題,提出了幾點有關質量監督管理的創新策略,以供建筑界同仁參考。
關鍵詞:建筑工程 質量監督 管理 創新
中圖分類號:TU-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3-9082(2017)10-0217-02
依托于國內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人們對基礎設施也提出了更高的標準。再加上現今工程學技術的不斷進程,建筑工程隨之得到了極為迅猛的發展,國內工程建設步伐持續性加快,在一定程度上也推動了我國的現代化建設的進程。但就建筑工程施工來看,受技術、人員及管理模式等諸多因素的限制,容易出現較多的工程質量問題,所以必須加強對建筑工程質量的監督與管理工作。
一、目前建筑工程質量監督存在的問題
1.監督單位在定性上存在的問題
就現今國內建筑工程質量監督單位實質來看,其只是被相關部門委托完成工程質量監督與管理職能的檢查機構,只有對工程質量監督與管理的權利,并不能制定出相應的處罰措施,所以在工程出現質量問題的情況下,監督單位只能以口頭警告、停工整改或報給上機主管部門的方式來行使自身的職能,這就導致其行政執法的效果達不到預期。此外,現今國內大部分工程質量監督機構多屬于自收自支的事業型單位,但停收了相應的質量監督費用,其行政執法權利也大打折扣,這就導致了其由于定位模糊,所以監督效果不理想的問題。
2.監督機制與實際工程的相符性問題
在國內建筑行業不斷規范的背景之下,雖然質量監督單位已經制定了相應的監督機制,但究其機制內容來看,仍然存在不少的問題,與實際工程質量監督需求存在較大的差異。首先,由于監督機構屬于事業單位一類,未被劃分為公務員管理,所以在質量監督高素質人才的吸納時,往往沒有較大的競爭力。再加上建筑工程規模的不斷擴張,監督單位在實際質量監管的過程中,相應的檢查項目也只是停留在形式上,這就使監督效果大打折扣、其次,由于質量監督管理單位在開展實際工作的過程中,多不會深入工地一線,也不會對市場信息進行有機整合,所以難以發現參建各方在工程施工過程中的違法信息,這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約了質量監督效用的發揮。
3.質量監督人員工作壓力過大
在國內城鎮化建設不斷加快的背景之下,工程建設的規模與體量不斷擴張,工程質量監督單位需要監管的范圍也越來越寬,且伴隨著工程技術的不斷發展,質量監管的技術含量也不斷提升,這就給質量監督人員帶來了更大的挑戰。而在質量監督單位監督費用取消的情況之下,小型監督單位多存在經費不足的現實問題,這就更加挫傷了監督人員的工作熱情,工程質量的監管力量也變得更加薄弱。而伴隨著政府部門對建筑行業規范化發展提出了全新標準,質量監督人員面臨的工作責任與壓力又上升了一個新的臺階,這就導致監督機構處于一個非常尷尬的境地,監督工作的開展面臨的較多的全新問題。
二、建筑工程質量監督創新管理措施
在國內現代化建設步伐不斷加快的時代背景之下,為促進建筑行業的規范化發展,必須加強對工程質量的監督與管理工程。針對現今建筑工程質量監督所存在的實際問題,必須從創新質量監督管理措施入手,制定出符合市場與社會經濟發展需求的全新監管對策,也只有這樣才能夠切實保障質量監管的實際成效。
1.完善質量監督管理法律法規
工程質量監督管理法律法規是開展質量監督管理工作的主要依據,針對現今質量監督機制所存在的問題,必須切實落實對監督管理法律法規的完善工作,以此確保質量監督管理人員在開展相應工作時能夠有充分的依據。必須加強對《建筑法》、《建設工程質量管理條例》等的完善工程,提高其可操作性,以法制建設為基礎提高相應建筑質量監管人員的自發能力。其次,還需要將監管與處罰權利同時下放給質量監督管理單位,確保其能夠根據建筑工程建設實際情況制定出相應的整改建議與處罰對策,以提高監督管理的實際效果。此外,還應該促進監督過程的規范化發展,拓寬監督內容,加強對建筑工程全壽命期的監督與管理工作,以此為建筑工程質量監督工作的有效開展打下堅實的基礎。
2.革新現有工程質量監管模式
就國內工程質量監督實際情況來看,通過政府部門實現對工程質量的監督雖然能夠切實保障建筑工程的質量,保障相應人員的合法權益,但無疑會給質量監督管理部門帶來更大的壓力,從長遠來看,是不利于工程質量監督管理機構的規范化發展的。為此,可借助于市場化手段,利用市場變動對建筑工程建設過程進行約束與引導,確保參建各方能夠更好的投入到工程建設過程中,以此切實保障工程質量。此外,還應該為質量監督管理機構提供相應的工作經費,政府部門應該結合質量監督部門的實際情況為其撥發相應的補助經費,同時在合法的條件下盡可能拓寬質監部門的資金來源渠道,以此為其質量監督工作的開展提供充分的經濟支持,并以此為基礎避免質量監督過程中出現暗箱操作問題。
3.明確質量監督管理單位工作職責
為確保工程質量監督管理工作的高效開展,促進建筑行業的規范化發展,政府部門必須發揮其監管職能,加強對質監機構工作內容與模式的監管。首先應該對質量監督機構的工作職能進行明確劃分,在相關政策性條款中明確標示監督機構的工作職責、任務、程序與標準,為其提高可參照的質量監督管理執法工作流程,確保其能夠嚴格按照相關規范落實質量監督管理工作。此外,還應該加強對質量監督管理機構的監督,規范其監督行為,堅決打擊質量監督過程中所存在的違法違規行為,以此確保工程質量監督能夠形成良性循環。
4.加強質量監督管理團隊建設
質量監督管理工作的高效開展依賴于高素質的質量監督管理團隊,所以必須加強正臉監督管理團隊的建設工作,必須組建一批執業能力與職業素養較高的質量監管團隊。而在監督團隊建設的過程中,首先應該加強后期的教育與培訓工作,加強對其監督技能的培養,確保其能夠嚴格按照程序進行執法。其次,還需要將監督管理的責任進行具體化,將具體責任落實到個人頭上,提高執法者的責任意識,并將其執法過程納入考核之中。另外,還應該不斷加強對質量監督手段的完善,引進高科技檢測設備,以參數化檢測代替傳統人工判別的傳統檢測方式,以此全面提高質量監督管理實際成效。
三、結語
總而言之,為促進建筑行業的規范化發展,保障監督工作開展的實際效果,相關人員必須在結合工程質量監督現有問題的基礎之上,制定出相應的創新管理措施,并將其合理應用于質量監督過程之中,以此在進一步發揮出監督的實際成效的同時,提高建筑工程的建設質量。
參考文獻
[1]任春剛,朱士燦,謝阿明. 建筑工程質量監督管理及對策[J]. 中國新技術新產品,2011,14:171.
[2]林星友. 新時期建筑工程質量監督創新管理措施[J]. 中國科技信息,2011,19:86.
[3]周斌. 新時期建筑工程質量監督創新管理措施的分析與思考[J]. 中外建筑,2010,08:170-171.
[4]張惠賢. 芻議建筑工程質量監督管理及創新對策[J]. 江西建材,2016,19:296+300.
[5]劉志軍. 新時期建筑工程質量監督創新管理措施的分析與思考[J]. 居業,2016,05:160-161.
[6]陳平文. 建筑工程質量監督管理及對策[J]. 黑龍江科學,2017,02:108-109.endprint